《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第10章


咴?。5米,呈三层台阶状。上部建筑基址可复原为周绕回廊、上覆瓦顶的三层台榭式建筑。墓南北有墓道,平面呈中字形,全长110米。墓室为长方形,南北长14。9米。椁壁石砌,葬具为四层套棺。椁室两侧有放置随葬品的东、西库。大墓以北两侧有陪葬墓,南面两侧各有一座车马坑,西侧有一座船坑。
1号墓出土的陵园兆域铜版上用金银镶嵌出中山王陵园的规划图。图上详注陵园各部位的尺度。图中长方形丘坪上整齐地排列五个享堂。居中为王堂,两侧为王后堂、哀后堂,两端为夫人堂,大小分为两个等级。丘坪之外绕以内宫墙和中宫墙。前侧正中有门直达王堂,后部两墙之间有四座方形的宫。图上王堂标注的尺度与1号墓上建筑址的尺度大体相符。这种以一个国君为中心的墓地布局与魏王墓、赵王陵基本一致。图上标注各墓所用的葬具大体分为三个等级。
两墓虽经盗扰,仍出土随葬品19000余件,主要发现于椁室两侧的库中,包括九鼎、四簋、编钟、编磬等成套铜、陶礼器、乐器和大量用具、装饰品。其中1号墓出土有长篇铭文的鼎、壶,记载了燕王哙禅位后引起内乱,中山乘机出兵伐燕夺得土地的事实,也反映了中山国的政治、文化状况。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十五连盏铜灯、银首人俑铜灯和几件错金银动物形器座(神兽、牛、犀、虎、鹿等)制作精巧,造型逼真,艺术价值极高。
曾侯墓
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的曾国在今山东峄县和河南睢县两地,随国在江汉地区。但江汉地区多次出土曾国铜器而未见随国铜器。1978年和1981年在湖北随州市西郊发现并发掘了两座战国时期曾侯国君的墓葬,其中1号墓主人为曾侯乙,引起人们对曾、随问题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曾即史籍上的随,是东周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汉水下游以东一带。该墓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丰富,年代稍晚于公元前433年,是研究东周时期江南地区葬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墓地原是一个圆形大土坡,名叫“东团坡”,据推测原先应有较大的坟丘。墓室开凿在丘陵的岩石中,形状不规整,面积220平方米,深约13米,无墓道。底部置木椁,周围填木炭,总计约12万斤,木炭上铺青膏泥,再上为经过夯打的填土。
椁室和墓室形状相同,分为东、西、北、中四室,由171根方木垒成,高三米以上,共用木料约380立方米。各室均为长方形,隔板下部有方形小洞相通。这种将椁室用隔板间隔出多室的结构是当时楚地大中型墓的普遍形式。二重木棺放置在东室,制作相当考究。外棺用青铜柱构成框架,其间嵌木板,四周有铜纽。棺内外髹漆,外绘彩色花纹及神兽、武士。随葬品置于北室和中室。东室和西室放置陪葬棺,21个陪葬人均为青少年女子。
此墓共出土随葬品10000多件。在各种青铜礼器中有“升鼎”九件,簋八件。还有全套编钟、编磬,钟64件(加上楚王所赠的一件镈'bo驳'钟共65件)、磬32件,较好地保持着原来的悬挂状况,显示了诸侯行礼作乐的场面。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在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一音列,中心部分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其他各种乐器品类众多,有些是失传多年的古乐器。所出的尊盘造型精巧、结构复杂,其透空附件部分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反映出早在先秦时期我国青铜铸造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曾侯乙仅是当时一个地位不高、疆域甚小的侯国君主,其随葬品竟如此华贵、齐备,充分反映了当时上层贵族生活奢靡、礼制僭越的历史事实。
2号墓在1号墓西约100米处,规模较小,年代约为战国中期,随葬品2700余件,也使用九鼎八簋,并有成套编钟、编磬。
第五章 秦始皇陵
秦始皇名嬴政,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13岁继位,22岁亲政,在位37年。他在位期间,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此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北筑长城抗御匈奴,对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和陵墓,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因此他死后不久,秦朝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秦始皇陵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五公里的骊山北麓,它是保存至今的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开创的陵寝制度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影响很大。1961年国务院公布秦始皇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即位以后,便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天下以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继续修造,前后费时近40年,直到秦亡,陵园尚未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史籍记载:“陵冢”高50余丈,周围五里有余,墓内建筑各式宫殿,陈列各式奇珍异宝,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数殉葬。为防止泄密,参加修造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里。秦亡后,项羽入关中,动用士卒30万人发掘历代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也被大火烧尽。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持火照明,引起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不能灭。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至今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巨大的坟丘。
194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对秦始皇陵园作过多次勘查,大致了解了陵园的布局,发现了一批地下陪葬坑、陪葬墓、修陵人员墓和各种建筑遗址。
陵区位于骊山北麓冲积扇的前部,南到骊山,北到新丰原,东到鱼池水,西到赵背户村西的古河道,范围约40多平方公里(图3)。
图3 秦始皇陵平面示意图(采自《秦始皇兵马俑坑》,文物出版社)
陵园在陵区中部,由内外两重城垣构成,平面呈南北长的回字形。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东北角利用北、东墙另筑一座小城。城墙都为夯筑,基宽约8米。内外城四面各开一门,两两相对,小城只有南北二门。各门均建门阙,内城四角有角楼。
陵墓位于内城的南部。封土呈三级台式覆斗形,顶部平坦。基底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地上现存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约76米。根据钻探,地宫平面近方形,面积约18万平方米,周围有砖坯砌成的墙。三面有门和斜坡状门道:东面五条,西、北两面各一条。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稍后的应劭也有相同的说法。帝王陵园专门设寝当始于秦始皇。寝殿在坟丘西北50余米处。基址平面近方形,面积约3500平方米,中间为高台基,周围有回廊。在寝殿西北,南北长670米、东西宽250米的范围内发现由南向北成组排列的建筑基址,之间有石子路相通。已发掘的一组包括东西横列的四座建筑基址,踏步与室内地面均用青石砌筑。以其规模和形制推测当属“便殿”。内城东、西、南三面还有沿墙建筑的廊房遗址。陵园西北部内外墙之间为供奉饮食的“食官”所在,已发现建筑基址三组,出土乐府造的铜编钟,刻记“骊山园”、“丽山'饣人''si饲'官”的陶器。这些遗址附近发现的建筑用材有石质水道,空心砖、大板瓦以及直径半米多的夔纹瓦当等,可见当时的陵园建筑相当宏伟。
坟丘两侧和内外城墙之间分布大批陪葬坑,已发掘的有珍禽异兽坑和铜车马坑。铜车马坑在西侧20米处,坑平面呈中字形。在一个过洞内出土两乘前后排列的铜车马,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1/2。车均双轮单辕,每乘驾马四匹,车上各坐一名御官俑。车马的鞍具齐备,通体彩绘并以大量的金银为饰,制作华丽精细。坟丘的西北角有一座平面呈甲字形的大墓。内城东北角的小城内发现20多座墓葬,可能是一处陪葬墓区。
陵园东南分布着殉葬墓和从葬坑群。殉葬墓的葬具为一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