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第14章


石兽都用整块巨石雕成,形体硕大,气势非凡。其姿态大都仰首垂身,有的蹲伏待命,有的欲进还停,骨劲肉丰、矫健雄浑、极富生气,与汉代石雕那种呆板、古拙的作风已完全不同。
石柱或称华表,结构分为三部分。下部为柱础,上层雕口内含珠的两条相交螭'chi吃'龙,下层四面浮雕各种动物。中部为圆形柱身,表面饰直线瓜棱纹(24—28道)。柱上部有长方形石额,刻墓主人某某之神道字样,上下雕蛟龙纹、力士等装饰,其上部为仰莲形圆盖,盖上立一个圆雕小兽。整体造型浑然一体,亭亭玉立。
石碑顶部饰双龙交缠,环缀于碑脊。碑身两侧刻神怪、珍禽、瑞兽等图案。碑座为龟趺'fu夫'形,碑文多已漫漶不清。
至于陵前建筑,现在已无遗迹可寻,据《南齐书·始安贞王道生传》记载:“建武元年追尊为景皇,妃江氏为后,立寝庙于御道西,陵曰修安”,可知陵前原建有寝庙,作为守陵和祭祀之用。
第八章 北魏帝陵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公元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至孝文帝时(公元494年)又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故城),其间历五帝,史载葬于云中金陵,具体地点不详。孝文帝迁洛后至公元534年魏亡,共历七帝,史载均葬于洛阳以北邙山之上,具体地点所记简略。本世纪70年代以后经过多次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才使大同的文明太后永固陵和洛阳的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的具体所在得以确定。其中,对永固陵、景陵进行了清理、发掘。
文明太后冯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孝文帝祖母,两度“临朝专政”,前后10余年。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卒,年49岁,葬于永固陵。陵址由冯太后生前选定并已建成。《魏书·皇后列传》记载:“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群臣曰:‘……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公元484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永固陵(图7)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25公里的梁山(古称方山)南部山顶上,基底为玄武岩。坟丘底平面方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17米,高23米。墓砖石结构,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南北总长17。6米。前室平面梯形,顶拱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四壁呈外凸的弧线形,顶为四角攒尖式。甬道两端各有一道大型石券门。门楣浮雕捧莲蕾童子,门柱浮雕一只孔雀,门墩前部雕成虎头状,造型优美、制作精细。墓室结构坚实,壁厚1。3米,共用砖约20余万块。条砖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7。7厘米,每块重约12。5公斤。铺地大方砖边长50。6厘米、厚7。2厘米,每块重约30公斤。砖皆青灰色,坯质细腻,制作规整,扣之作金石声。该墓多次被盗,随葬品残留不多,出有石雕武士俑一件,以及石雕镇墓兽残腿、小型铜、铁、骨器和陶瓷碎片。
图7 北魏永固陵平面图(采自《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
陵南约600米有围绕回廊的佛寺塔院遗址,回廊基宽约10米。将陵墓与佛寺结合的布局是永固陵的特点,这种作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佛寺北有永固堂的遗址。永固陵因袭东汉遗制,在陵前建石殿称永固堂,作为举行祭奠的场所。《水经注·'氵櫐'〔lei垒〕水》记载:“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可见当年石殿之宏大、豪华。附近尚有其他附属建筑的遗址,面积共约10万平方米,地面残留有柱础、龟趺及砖瓦等遗物。
孝文帝在迁洛以前对自己陵墓的营建即非常重视,因孝于文明太后,在营建永固陵时在陵北为自己预建了寿宫,名万年堂。万年堂现存封土平面方形,边长约60米,高约13米。墓室结构与永固陵相同,规模略小。残存甬道石门西侧门框,正面浮雕一尊武士。武士侧身向右,身佩长剑,右手握剑柄,高1。32米。万年堂之北有较小墓冢两座,应是永固陵的陪葬墓。孝文帝迁洛后此陵废弃,另在洛阳建陵,“乃自表瀍'chan缠'西以为山园之所”(《北史·后妃传》)。
孝文帝长陵位于洛阳市瀍河西邙山的高地上,面对洛河,地势高旷。宣武帝景陵在长陵的右前方,孝明帝定陵在瀍河以东距长陵较远的左前方,孝庄帝静陵则在景陵右前方。各帝陵按世系分昭穆左右排列。对这个范围广大的陵区,一些出土墓志称为“金陵”或“西陵”。各陵均有高大的坟丘,各陵园建筑及布局目前尚不清楚。陵区内规划安排有许多贵族墓葬,含有陪陵的意义,主要有元氏皇室、“九姓帝族”、“勋旧八姓”以及内入的“余部诸姓”和重要降臣。
1991年对景陵进行了清理发掘。封土夯筑而成,平面略呈圆形,直径105—110米,现高24米,顶部较平。墓南向,砖石结构,全长54。8米,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斜坡状。甬道砖砌券顶。墓室平面近方形,边长6。8米,顶作四角攒尖式,高9。36米。墓室西半部为石砌棺床,石面平整。四角留有石质帷帐底座各一个。各室均用石板铺地,石板一般0。5米见方,厚7—10厘米。墓砖青灰色,每块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六厘米,坚实细密、制作规整。外露部分涂成黑色。随葬品已被盗,仅存残碎青瓷器、陶器等。在景陵和静陵的前面各发现石刻武士一尊,头部残失,残高分别为2。89米和3。14米。
景陵的形制、结构与永固陵基本相同,反映了北魏陵墓修建的制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面有高大坟丘,其平面由方形演变为圆形;墓室均为砖石结构,建筑材料皆以特制优质青砖为主;整体由墓道、前甬道(或称前室)、后甬道(或称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壁均无壁画。永固陵墓门雕刻武士或墓内随葬武士雕像演变为坟丘前树立大型武士石雕像则反映了迁都洛阳以后陵墓建制的变化,显然是受到东汉陵前树立石刻的影响。
第九章 唐代帝陵
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自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至907年灭亡,前后近300年,共历21帝。其中除武则天合葬于乾陵,昭宗李晔和陵和哀帝李柷'chu触'温陵分别在河南渑池和山东菏泽(具体地点不详)以外,其他18个皇帝的陵墓都在陕西省关中盆地,渭河以北的黄土原(俗称二道原)和北山各岭顶部。陵区西起高宗乾陵,东至玄宗泰陵,分布于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六县境内,绵延100多公里。黄土原海拔500—800米左右,原高土厚;北山山脉海拔750—1200米,山峰南北成陡坡,东西为深谷,多属圆锥形的孤山。这种背依山原、两翼展开,面临平川、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的布置体现了唐王朝的博大气势(图8)。
唐代陵园建制,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中轴线南北向,东西对称布局。兆域内帝陵玄宫、神道和乳台至鹊台之间作三级台阶状。陵墓所在的内城偏北,外设外城,陪葬墓多在陵园东南,内外分为三重。这种布局自乾陵开始形成定制,其设计思想显然受到都城长安城布局的影响,并且影响了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帝陵的设计。各陵占地面积很大。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昭陵和贞陵周围120里,乾陵周围80里,泰陵周围76里,定、桥、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简、靖等13座陵周围40里,献陵最小,周围20里。
图8 唐十八陵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采自《关中唐十八陵》,《文物天地》1988年第5期)
唐代18陵的构筑分为“积土为陵”和“依山为陵”两种形式。积土为陵的有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僖宗靖陵四座,都分布在黄土原上。这类陵丘用夯土筑成,呈覆斗形,类似汉代陵墓,但规模较小。其余14座则依山为陵,分布在北山山脉。这类陵墓利用山势,玄宫开凿于山峰南面的山腰上,上部不筑坟丘,前面有一条长墓道,气势十分宏伟。经过勘察或试掘的乾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