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我爱林妹妹》第21章


宝玉点头受教。
柳湘莲命家人安排酒菜,三人痛饮。
宝玉这副身边,打小练就的,酒量不错;柳湘莲也是能会吃酒的。
然两人绑在一起,不及武松一半。没多久两人伏案沉沉睡去,只留吴松一人自斟自饮。
武松盯着宝玉的头顶左看右看,喃喃自语:“师父他老人家素日不喜纨绔子弟,怎么就看中这小子了。巴巴儿的托人带信儿,命我代收为徒。”
仰头灌下一碗酒,晃晃空酒坛,回头叫:“去打酒来!”
门外焙茗和柳湘莲的小厮杏奴相视苦笑。焙茗伸手入怀掏了半天掏出一块银子,肉痛道:“二爷给的钱都打酒了。这个是我攒的老婆本儿。”
杏奴喜道:“我的哥哥!老婆本儿以后再攒,当下先打发了这位太爷是正经。”遂接了钱去打酒,顺便买了几个包子,两人分着吃了。
三更时分宝玉醒来,已经在怡红院自己的床上了。袭人、晴雯、麝月三人守在床边。
细问原来是焙茗辛辛苦苦把自己背回来的。
钱都打酒了,没钱雇车了。
焙茗一进园门就累瘫在地上,说了一句“快去告诉袭人姐姐”,头一歪直接睡着了。
宝玉暗道惭愧,心中大不忍。
第二天叫来焙茗骂道:“糊涂东西!没钱雇车不知道回家来要吗?这么远的路,累坏了你,要我如何自处?怎么跟你爹娘交代?”
焙茗又感动又委屈,嘟着道:“小的累点没要紧。要把二爷一个人丢下,自己回来叫车,这如何使得?万一,要是……小的这颗脑袋还要不要了。”
宝玉一时语塞。
是啊,这是古代,等级森严,主仆有别。
只得好言安慰道:“是我考虑不周,错怪了你。以后出门多带点钱,多留个心眼儿就是了。”
焙茗红了眼圈道:“二爷说哪里话来。小的人是二爷的,命也是二爷的,骂两句算什么呢。别人家的奴才谁不是朝打暮骂的,是小的有福,托生到咱们家,又跟了二爷。”
一番话说得宝玉又笑了。遂命袭人拿了几两银子并一包点心瓜果给他,命他回家休养两天。
焙茗感动的眼泪汪汪,打了个千儿,自去了。
宝玉盘算一回,自去贾母这边,将如何结识柳湘莲,柳湘莲如何引荐吴松,一一说了,只不提拜师一事。
贾母沉思一回,道:“你放心去跟你老爷说。有我呢,成与不成,不教你老爷打你就是了。”
遂命一个婆子去打听贾政在不在家。
宝玉笑嘻嘻的忙上前去,替贾母捶腿献勤儿。
一时婆子回来说:“老爷在书房看书呢。”
贾母命两个老妈妈跟着宝玉去见贾政。
外书房。
贾政笔走龙蛇,宝玉侍立一旁。
宝玉嘻嘻笑道:“父亲这幅字写的好,方正刚直,恢宏大气,就赏了儿子如何?儿子回去贴在墙上,就当父亲每日督促儿子念书一样了。”
贾政嘴角微微上扬,并不抬头,道:“说吧,何事?”
宝玉笑着将前话说了一遍,道:“以儿子冷眼看来,那位壮士当个护院恐怕屈才,不如请来做武师。我们兄弟叔侄除了骑射,还可学些拳脚刀剑功夫,早晚强身健体也好。”
说着奉茶。
贾政吃茶不语,只是思量。半晌方道:“后日这个时候,你请了人来,我见一见。”
宝玉大喜。又略站了一回告退出来,不忘讨了那幅字,带着两个老妈妈出来了。
打发了两个妈妈去回复贾母,自己去找贾琏。
贾琏出去了,便同凤姐说了几句话,逗着大姐儿玩了一会子。
回至怡红院,一头扎进书房,写了一封信,命麝月亲手交给李贵,命他亲自送去。
这边安排妥当便去潇湘馆找黛玉商量。
两人将丫头婆子支开,远远在外间候着,只留紫娟服侍。二人谈谈讲讲,写写画画,直到晚饭时分。
两天后,外书房。
贾政与姜先生相谈甚欢。
自从姜先生来了,贾政一有空就命人请来谈讲,或亲自去梨香院拜会。倒把原来那些清客幕僚冷落了。
姜先生不但学识渊博,且早年常年游学在外,游历山水,所见所闻甚广。
两人或谈学问,或说些朝堂民间趣闻轶事,乐此不疲。
今天因贾兰生病连日不曾上学,姜先生闲来无事,便来与贾政闲话。
忽小厮进来回说:“宝二爷带了一个大个子来,求见老爷。”
贾政命进来。
一时吴松随了宝玉进来,请安问好毕,猛抬头看到姜先生,脸色大变,心头一阵狂喜。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吴松的形象,是参照;梁山好汉武松来设计 的。
第26章 吴松进贾府
话说吴松见了姜先生,欣喜若狂,行跪拜大礼。
姜先生笑吟吟受了,上前扶了,上下打量着道:“贤侄,一别数年,向来可好?”
吴松虎目含泪道:“师……是啊,师……伯父,我,我很好,很好。您老人家安好?”
姜文抚其肩笑道:“托老朋友的福,我很好。也多谢贤侄挂念。”
姜先生又笑向贾政道:“这年青人,是我一位至交好友的后人,不期在府上相逢,实在是意外之喜啊!”
贾政大喜。
一面请坐看茶,问了几句话,愈发欢喜,遂传命厨房准备酒宴。一方面庆贺姜先生故人重逢,一方面为吴松洗尘。
而宝玉,凭借前世看了太多电视剧的经验,瞬间做出判断:这两个人,有问题!
莫非姜先生与令狐影大侠有极深的渊缘?或者姜先生就是令狐影本人!
念及此,不由心中雀跃。面上却不动声色。
越来越有意思了哈!
吴松顺理成章的在贾府留了下来,充当武师兼护院。住处就安排在姜先生的梨香院。
很快吴松的妹妹吴小妹也被接进府来。小丫头十三岁,皮肤有点黑,模样与吴松有几分相似,笑起来憨憨的。微胖,看起来很结实。
宝玉做主暂时留吴小妹在怡红院,命袭人等将府上规矩慢慢教给她。小丫头倒十分乐业。
没几天,吴小妹无意间在灵儿小丫头面前露了几手功夫,可把灵儿迷住了,天天缠着要学。吴小妹也乐意教她。
灵儿送的手工小挂件小荷包,吴小妹也稀罕的不得了。
一来二去两个小丫头成了好基友,一胖一瘦,一黑一白,一文一武,特别有喜感。
有时贾母不开心,灵儿就和吴小妹合作耍一套拳给老人家看,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且说宝玉,自从怀疑姜先生就是令狐影,再观其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怎么看都像传说中的世外高人。不过没有确凿依据也不敢点破。
另一个原因就是潜意识里,姜先生此人对自己对贾府都无恶意。索性顺其自然。
而吴松,除了初入贾府那天的失态之外,再无异常,嘴巴紧的如同上了锁。宝玉多次试探甚至直言相问,吴松干脆闭口不言。
只是此后宝玉和贾兰叔侄未免辛苦了。每日早起一个时辰扎马步,练拳。两人拼着一口气,互不服输,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不出一个月,身体明显硬朗起来,骑射功夫也有长进。
后来贾珍命贾蓉每日早起过来和宝玉等一起操练,贾琏也遵从贾政的意思加入进来。
再后来贾珍同贾政商议,专门在天香楼附近开辟出一个练武场来。规定族中青年子弟皆可来切磋交流。一时间吴松的手下多了起来。
吴松性子耿直,见贾政看重自己,越发上心。将府中的小厮分成几组,每日召集一拨或两拨操练一番,教几手粗浅的拳脚功夫,数日一轮。
他身手俊俏,性情豪爽,难得的是守规矩知进退,且又有几分侠义心肠。小厮们都肯服他,渐渐的成了贾府下人中的大哥级人物。
对本家的公子们,吴松一概一视同仁,绝不心软。至于私下里给宝玉开小灶传授一下心法,那另当别论。
那些青年子弟或有知难而退,或有不服输咬牙硬撑的,也有真心好武的。更有习文不成又有心上进的,遂改学武,得了这个良机自然牢牢抓住。后来贾府还真出了几员武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当前,宝玉一面读书一面习武,一头为开铺子做筹划,忙忙碌碌的倒十分充实。
好在买铺面找帮工活计等繁琐事务自有贾琏在外料理,宝玉单考虑主打产品、经营策略、营销方案诸如此类。想到好点子马上记下来反复推敲,或找黛玉研讨,或和贾琏商议。
每天忙来忙去,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两三个月过去,新铺子筹备的差不多了。
转眼到了八月二十日。原来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今日动身。
是日贾政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宝玉眼巴巴目送贾政一行车马渐行渐远,久久不忍离去。
原来学差即提督学政一职,由朝廷直接委派到各省,主持各省的院试和岁考,并督察各地的学官和生员,级别大抵相当于现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