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七步成湿》第131章


曹操自然也觉察到了这些。
——他的时间不多了。
三月初五,终于不需曹丕搀扶下地行走时,曹操做了一个决定。哪怕这个决定终将要导致建邺许都鲜血满地、浮尸遍野。
他命人召回曹植与夏侯渊,包括驻守宛城的曹仁张辽一众武将,启程归去许都。
曹植收到这一消息时,大军已追着刘备走出定军山,前往平阳关。
二月汉中已迎来春天,一路春意盎然。比之多年前刘备行军时遇见的断壁残垣,此刻显得颇有些诗情画意。
此前于阵中,曹植应下赵云的单打独斗要求,但事实上他们并未一战。适时夏侯渊赶及此地,用“以大欺小”之名讽刺赵云,临时替换下曹植,最终重创赵云,并将之生擒。
曹植毕竟是曹操之子,如今形势并不明朗,夏侯渊怎敢令曹植深入险境?
至于生擒赵云,完全算的上意外惊喜。毕竟先前他们斩杀黄忠重创关羽,也从未有任何把握能将这些猛将生擒。
现在,黄忠死了,关羽重伤,赵云被夏侯渊所擒。纵使归去平阳关,也顶多与后继无力的曹军相庭抗礼罢了。
汉中之战,刘备大败。
他非但败了,短期内也再无力北上了。哪怕凭借蜀中屏障据守曹军,倘若几年内再无天才横空出世,十几年后也终将固步自封,沦为曹家天下。
这一年战争,刘备岂非正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倘若说刘备衰亡可以猜测,那么曹植崛起终成定局。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初三,帝王立卞氏为魏王后,命其子五官中郎将曹植为魏世子。
举朝震惊!
☆、世子之位
建安二十四年一月末;定军山胜负方定;曹操于汉中军营写下“鸡肋”二字;拉开世子之争真正序幕。
彼时曹操是这么说的。
他将一众谋士唤入军营之中;将这两字丢在他们面前,缓缓道:“近年来;孤久卧病床,了无乐趣;便喜欢上了猜谜解字。现在你们猜猜看,这鸡肋二字是何意思。谁第一个猜中了,孤便赏他一件大礼。”
大礼二字;从曹操口中说出,当然十分具诱惑力。无论解开曹公之谜本身具有的含义;抑或奖赏的金银珠宝、加官进爵,对于他们而言,皆是毕生所求。
郭嘉闻之,微怔。他已完全明白曹操意思了,但正是因为明白,方才怔愣。
杨修皱眉。
魏王之意,他已了然。但自从上一次他想直接说出“一合酥”之意反被曹植婉拒后,他已经明白这是曹操这些举动绝非是为考校军中谋士,而是在考校他的儿子们。
上一次“一合酥”为曹植所破解,那么这一次,定是为曹丕准备。
所以杨修闭口不言。
反观曹丕,却并不明白。
夫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表面上意义曹丕可以猜到,再往深处,又有何深刻含义呢?
他下意识瞧了身旁吴质一眼,见他面色坦然嘴角含笑,显然是明了其中深意。再见一旁司马懿神色虽然镇定,但面色又是奇怪的苍白,心中略有疑惑。
司马懿已无法提醒曹丕。
营长之中十余人,只有他与郭嘉真正明白了鸡肋二字的含义。这两个字,非但是说,定军山之战曹植虽然赢了,但他绝无法再打赢缩头乌龟一般的刘备了;同时,曹操更是在说,世子之争已有结果,任何人都无需再做无谓之争。
曹操于此间说出这两字,甚至曹植大胜尚未归来,世子之位曹操心属于谁,何须争辩?
而这一猜测,更在曹操遣散众人,又独独留下司马懿一人后,完全被证实。
可惜吴质没有想到这一点。
可惜郭嘉绝不会提醒曹丕。
半日之后,曹丕命吴质下达归军之意,命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李,整装回程。当时曹操卧于床中,命人唤来曹丕,询问为何,曹丕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曹操闭目颔首。
不久,以“假传军令”为名,斩杀吴质。
曹植从定军山归来汉中时,曹操已归去许都,只命人在此留守将消息告知曹植与夏侯渊,下令两人速速归去。
夏侯渊不明白曹操之意是为何,不过他向来不会违逆曹操的命令。便将兵权暂交于守城之将,嘱咐其守城要领,与曹植一同归去许昌。
至于曹植,询问守城将领曹操下令前的异常,听闻他走之前杀了吴质,心中大概是明白此行为何。
他心中忽然有了一些怔忡,一些喜悦,更多的却是莫名其妙的彷徨。
……就好像穷极一生之力追求许久的东西,忽然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反而有些朦胧的不真切了。
但不管曹植心中作何感想,半月之后,大军回到许都。
曹植回到许昌的第一件事,便是觐见了曹操。在曹操询问下,尽数交代定军山中他与夏侯渊的所做作为,几乎可以算得上巨细无遗。
曹操连连点头。
不得不承认,倘若当真是他带兵前去,有很大几率就着了关羽黄忠道了。也许届时他也许还能逃脱归去,但夏侯渊的结果,却是不堪设想。
他当真是没想过,曹植的第一次出征,竟就如此顺利,顺利到甚至令人惊喜。更别提他与夏侯渊联手,斩杀黄忠也好,生擒赵云也罢。
当真时也,命也。
他看着这个儿子。
经此一战,他周身温润之气已敛去小半,眼中则添一分果决干练。现在任何人看见曹植,都不会轻易认为他只是一个书生。
“好了,”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道:“连日赶路,你一定也累了。好好去歇息吧……对了,别忘记去瞧瞧豫儿,还有你的母亲。”
曹植到时,曹豫正在院子中,被卞氏与曹睿监督着背书。
曹豫虽聪明伶俐,却生性顽皮,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写字。也不知这是遗传了谁的心性,总之仅凭极宠爱他的卞氏,根本压不住他。
曹豫在背的是《荀子劝学》。事实上,他的记性很好。只是很多时候他都懒得复述这一程序,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没神马用,要是能做到郭嘉故事里那些神将一般,非但运筹帷幄,更能用兵如神,才是真正厉害的。
他百无聊赖地背着,正背到结尾几字,忽然就瞧见了曹植。顿时欢呼一声,蹦蹦跳跳跑到曹植面前,被曹植一把抱起,然后捧着曹植的脸胡乱亲了几口,惹得卞氏与曹睿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等曹豫亲够了,曹植才放下他,与卞氏说了会话。
直至最后,卞氏也只叹了一口气,轻轻摸着曹睿的头,柔声道:“这些日子,母亲时常想起你们小时候,你,你二哥,你三哥,经常在亭子里玩耍。所有一切,就好像昨日一般,一眨眼,你们却都已长大了,甚至连睿儿、豫儿,都已经这么大了。”
“小三儿,母亲并没有多余的要求——只希望,不管你们是谁得到当上了世子,未来你们三人,依然能像年幼时候相亲相爱……”
她说道这里,顿了一顿,然后苦笑道,“罢了,罢了。这或许,也仅是母亲的一厢情愿罢了。”
从院中走出时,曹植遇上了曹丕。
他抱着曹豫,停下脚步,微笑了笑:“二哥。”
曹丕也停住了脚步。
时光翩然擦身,昔日被无数人寄以希望的曹丕在岁月里埋没,渐渐落入劣势。而跟在他背后傻里傻气的弟弟,已长成万众瞩目的青年才俊了。
曹植看着他,目光一如既往的冷静温和;而曹丕与他对视,目光反而陌生锐利。
谁比谁更无情呢?
当晚,因汉中之战大胜,曹操宴请诸位将领,犒赏三军。
晚宴之后,又召夏侯渊、张辽、乐进、于禁、庞德、张郃,徐晃等人入殿。
他们之中有几人是自曹操陈留起义后便一直跟随至今,杀吕布,灭袁绍,夺荆州……征战天下。这些人皆为当世少有的精英良将,任何一人皆足以独当一面。
这么多年,他们依然站在这里,主要是因他们与曹操目的一致,或统一天下,或名垂千史。但更多更重要的原因,反而是他们信服曹操。
——亦或者说,他们只服从曹操。
现在,曹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若是去世,而这些良将正值壮年,便极容易引发两个致命问题。
第一,功高震主,新主难容。
第二,新主无得,旧臣心中滋生不可磨灭的野心。
当然,首先曹植绝非无量之人,相反他比谁都看得清楚自己的缺点与优点。短期内,至少在平定江东与蜀中内,曹植绝不可能因军权问题牵涉到七位将军;其次,这七人心性忠诚,也断不可能在曹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