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413章


“要是再加上一直以来流落朝鲜、心向大明的50,000万辽东流民,已有100,000民夫为我各路大军运送粮草,搬运军械,可以说此战胜利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哪怕黄台吉率领50,000鞑子和蒙古叛逆赶回来参战,也无法承受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两败俱伤最后我军惨胜,三个月内,辽东必将重新回到我大明军民手里!”
“到了那个时候,微臣将会功成身退,恳请皇上恩准微臣带上老婆孩子,离开大明返回海外。”
满堂一片惊呼,宝座上的崇祯皇帝震撼之下霍然站起,凝望着再次跪下匍匐不起的朱道临,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
PS:谢谢山青盈大大的打赏,谢谢小小花123和长时人大大的月票!
第五〇八章一意孤行
关键时刻,崇祯皇帝优柔寡断的多疑性格再次显露无遗,尽管朱道临一次次的鼎力支持让他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尽管他已被朱道临的慷慨激昂和坦荡无私深深感动,但反复权衡之后仍然无法做出决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道临只能跟随徐弘基、张拱薇等人恭敬告退,跟随等候在宫门外的一群京中子侄,前往英国公张之极府上安歇。
一路上朱道临神色凝重,沉默不语,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眼高手低却总想将一切掌握在手中的崇祯皇帝,知道年轻的皇帝对自己戒心深重,若不是需要自己的巨额钱财填补空空如也的内库,需要自己的东江新军牵制后金兵力以减轻边关的沉重压力,需要自己扩充水师增加海船以弥补名存实亡的漕运,他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不断壮大,更不会授予自己镇海伯的爵位和海防总督一职。
至于所谓的朱家血脉以及要授予自己亲王的说法,朱道临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只要千疮百孔的大明皇朝还没到即将倒下的那一天,只要崇祯皇帝没有被逼到濒临绝望的边沿,他绝不会授予自己王爵。
马车在十余名将校的护卫下,徐徐进入英国公府邸大门。
穿过园林式的宽阔前院,马车缓缓停下,消息灵通的英国公张之极等七家公侯早已在正院门前含笑迎接。
朱道临在张拱薇提醒下终于回过神来,勉强打起精神,跟随张拱薇走下马车,执子侄之礼恭恭敬敬地逐一拜见名震天下的八位京中勋贵,很快就被这群乐呵呵的老家伙拉进正堂按在酒桌旁。
笑声朗朗的接风宴非常热闹,轮番端上的美酒佳肴极为丰盛,强作欢笑的朱道临却没有半点儿胃口。
接连被灌下十几杯酒喝下半碗燕窝鱼翅汤之后,张之极终于问起了突然入京面圣的原因,已经承诺谨守秘密的徐弘基和张拱薇相视苦笑,随后望向埋头喝汤的朱道临。
朱道临很快调整过来,捡起洁白的餐巾,擦了擦嘴,幽幽一叹:“身为长辈也没个担待,关键时候还是把小侄给卖了,痛苦啊!”
勋贵们惊讶片刻随即哄堂大笑,徐弘基和张拱薇也乐得不行,仿佛朱道临一语双关的感叹说的不是自己,反而感觉心中沉重的压力随着朗朗笑声减轻许多。
笑声逐渐停下,早已属于勋贵阶层的朱道临环视一圈,恭敬地回答:“此次突然进京面圣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请求皇上给予我们江南各军更大的主动权,以便更好地守护江南和江北重地。”
“第二个原因是,五天之后,小侄悄悄聚集的十万兵马将会对鸭绿江北岸的九连城、辽东湾沿海重镇庄河口和西面的金州卫展开进攻,随后不管不顾杀入辽东腹地。”
“小侄已经在皇上面前做出承诺,毕其功于一役,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收复辽东,也借此机会把老婆孩子送入宫中,向皇上、皇后和天下人表明心迹,省得某些心怀叵测的势力继续将‘包藏祸心、割据分裂、招兵买马、密谋造反’等等诽谤污蔑强加在小侄头上。”
惊呼声骤然响起,一双双不可思议的眼睛全部望向神色平静的朱道临,随后便激动地热议起来。
徐弘基和张拱薇再次相视一眼,暗自叹息,知道朱道临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最重要的驱狼吞虎的惊天计策,就连皇帝也不敢做出这样的决断,所以两人只能严守机密,谨守向朱道临做出的承诺,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勋贵们紧张的议论之后,掌管京营二十万禁军的成国公朱纯臣转向朱道临:“贤侄啊,虽然我们都知道后金主力远离辽东,正在宣府和大同北面的草原上蠢蠢欲动,可后金鞑子在辽东各地仍有五万左右的留守兵力,就算你偷偷摸摸聚集了十万兵力,恐怕也难以攻入辽东腹地啊!”
“是啊,贤侄,哪怕你真有十万兵力也不够啊!更不要指望龟缩在锦州和宁远一线的关宁军帮你,关宁军的财路已经被你断绝了,不但得罪了整个关宁军,还得罪了十几年来靠关宁军巨额军饷升官发财的大批朝中文臣,他们早已对你恨之入骨!”
性格直率的曹国公李邦振的一席话毫无遮掩,却引来阵阵附和声,没人愿意看到重振大明勋贵荣耀与地位的后起之秀朱道临铩羽而归。
朱道临感激地逐一施礼:“谢谢诸位前辈的关爱,关宁军的确是个大祸害,这支军队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比后金鞑子还可恨,小侄从来不把他们看作大明军队,更不指望他们帮忙!”
“恳请前辈们不要担心,收复辽东正是时候,要是再拖个三五年,辽东鞑子必然会借机吞并整个蒙古,并通过一次次破关南下疯狂劫掠而迅速壮大,所以必须尽快消灭这个最大的敌人!”
“至于此战怎么打,能不能达到目的,小侄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前辈们只需回忆一下当年登州平叛的过程,就能明白小侄的仰仗是什么。”
众勋贵立即想起两年前朱道临半天之内攻破登州的平叛壮举,想起传闻中近百门威力巨大的攻城火炮和上万支燧发火枪,以及数十艘装满火炮的巨大战船,很快明白朱道临的底气所在。
但是,除了张拱薇和徐弘基之外,没人知道朱道临经过一年多的疯狂扩军日夜训练,麾下将士急剧膨胀到十余万,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远远超过当年登州之战的东江新军,就连装备最差的北海舰队也拥有二十余艘新式战舰和大型运输船,五百吨级以下的小型战船和运输船更是高达百余艘。
哪怕一时半会儿无法攻入辽东复地,收复九连城、孤山镇、庄河口和金州卫等沿海战略要地绝无问题。
勋贵们再次热议起来。
在大家的询问下,张拱薇和徐弘基分别透露自己麾下今非昔比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为朱道临分忧的同时也为自己打气。
可直到这时,仍旧没人知道,朱道临已经把关宁军列入必须消灭的名单之中,收拾完后金鞑子,马上就会轮到关宁军。
**********
PS:谢谢山青盈大大的打赏,谢谢小小花123大大的月票!
第五〇九章连闻噩耗
英国公府邸,正堂。
等到众多勋贵稍微冷静些,英国公张之极终于问出了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贤侄,此次辽东之战你打算怎么打?”
成竹在胸的朱道临如实回答:“正奇结合,强攻与偷袭同时展开……”
“鸭绿江那边的东线战场,无须太过担心,一年来东江新军四万将士日夜苦练,两年前就已组建的三个突击营持续不断地向辽东腹地渗透,开战之后还有近十万民夫助战,所以哪怕付出的代价高一些,也会在战役发起的五天内打到辽阳。”
“中路两万人马袭击庄河口之后,将直插盖州,尽可能吸引留守辽阳等地的鞑子兵力。”
“西线从广鹿岛出发,两万将士将在数十艘战舰协助下,强行登陆,合围2,000鞑子和3,000辽东叛军镇守的金州城,然后集中两百多门各式火炮同时展开轰击……”
“你不要金州城了?”
众人听了大吃一惊,徐弘基和张拱薇也被吓一跳,之前心事重重的两人都没问过朱道临会怎么打。
朱道临正色道:“这座金州卫城我真不打算要了,不管城里住着多少无辜百姓,我都要轰平它,随后全军挥师北上,绝不停留!”
“实不相瞒,离开刘公岛赴京之前,我给此次参战的各部主官和军法官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战前告诉所有将士,这么多年来后金鞑子是怎么残杀我大明军民的,我们就怎么对待他们,血债血还,绝不含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