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第3299章


早到来。
中央已经决定由陆为民接任自己的省委*书记一职,秦宝华破格提拔,几乎是从常务副省长直接晋位省长。
这个安排中央也征求了尹国钊的意见。
说实话对中央的这个安排,尹国钊也是纠结了许久,陆为民接任********没什么说的,这是中央既定方略,不会有变,但是秦宝华来接任省长就有点儿出乎意外。
之前包括尹国钊在内的大伙儿都以为会是奚春秋来接任,但是没想到奚春秋这虚晃一枪却又拍拍屁股走人了,秦宝华出人意料的站了起来。
尹国钊倒不是觉得秦宝华不好,事实上在陆系人马中秦宝华算是和他关系处得最好的一个,毕竟在之前他和秦宝华也还有一段香火渊源,也是自己把秦宝华从宋州市*委书记提拔到省委组织部长这个要职上来的。
秦宝华能力均衡,协调能力不弱,但是尹国钊觉得秦宝华还是有些弱点,比如魄力还是弱了点,当然在女性中她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比起一般的男性干部也不差,但是要和与她搭档的陆为民比起来就有点儿强弱分明的感觉,相信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看法。
但是换一个个性更强或者魄力更大的干部来担任昌江省长久合适么?未必。
尹国钊轻叹一口气,自己和陆为民的搭档不就是如此么?磕磕绊绊,两个人都应当算是比较克制了,可是仍然难以说是配合得多默契,这两年的情形恐怕中央也有所了解,所以才会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或许陆为民强势了一些,但是作为女性干部,秦宝华的韧劲儿和她以前和陆为民搭档的经验,能够使得她更好地成为陆为民辅佐,而一旦陆为民离开,秦宝华也能更快更好的进入角色掌控全局。
中央对昌江的日渐看重尹国钊是清楚的,昌宋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蠡泽新区的冲击国家级新区,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与昌宋经济带的先进制造业融合,已经隐隐成形,假以时日,昌宋经济带加蠡泽新区未必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可以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媲美的大型经济区,当然这个愿景与实际距离还有些远,但这毕竟也是一个希望。
这种情况下,用一个相对默契和稳定的班子来搭档,确保未来三到五年昌江省委省政府班子能够在一个相对圆融的氛围下开展工作,更好的推进工作,应该说中央的这个构想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想到这里尹国钊也有些自嘲,看来中央仍然是更看好陆为民,希望利用陆为民在经济工作能力上的突出优势来为下一步昌江发展定向,在这一点上,自己和陆为民的较量还是终归于失败了,当然这个失败还要看怎么来说,或许这只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所以对这一点尹国钊倒也没有太多失落感,他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这几年的表现就差了,不要老是把自己和别人比,占位不同,考虑问题不同,自然也有差异,陆为民在经济工作上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这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他倒是真心希望陆为民能够摆脱一些功利和投机的心态,扎扎实实的做点儿对昌江发展有益的事情。
“卓越机械污染事件”以一个大家都很难看懂的方式收场,大家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包括已经离开的奚春秋,但尹国钊还是觉得陆为民有一些政治投机的味道在里边,没错,十八*大的精神在发展理念上有所变化,但这也需要结合各地实绩,在尹国钊看来,昌西州的问题是有过则改,有功则奖,而不应当混淆是非,弄成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弄得大家想干不敢干,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当然他也理解陆为民的一些想法,但如果站在省委*书记的角度上,这就不太可取了,或者说,这仍然是一个回避矛盾的短视做法。
只不过处于当时那种状态下,尤其是奚春秋的突然出头,尹国钊都觉得的确不太好处理,只是这件事情过去了回过头来总结经验,尹国钊才觉得自己当时还是欠缺了一些刚性果决。
不过这一切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是陆为民表演的舞台了,自己在昌江的舞台表演也到了谢幕的时候,伤感中,尹国钊也有些明悟,每个人都需要走到这一步,无愧于心就好,起码他见证了昌江这一个转折时期的蜕变,他很自豪。
“书记,闻部长来了。”秘书的声音将尹国钊从沉思中唤醒过来,他点点头:“请他进来。”
即将谢幕,谢谢兄弟们!(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节迎难
闻一舟的消息也并不闭塞,作为组织部长,他自然也有他的消息渠道。
尹国钊要离任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是客观现实的必然结果,年龄和任期所限,这是一个很正常循环过程,但是真正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仍然会带来很大的震动,尤其是给那些一度和尹国钊息息相关的人,闻一舟觉得自己应该要算是一个。
当然,闻一舟也觉得自己虽然和尹国钊息息相关,但是他自认为自己的独立性要比别的人更强,无他,凭借自己的工作和思路,他已经成功的组织部长这个职位上干出了成绩,这个成绩不仅仅是赢得了尹国钊的认可,也同样赢得了陆为民的尊重,以及中央的认同。
不是谁都能在这个夹缝中求生存的位置上干得这样出色的,闻一舟也知道姚放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不动声色的调整着,潘晓良也在工作中不断向秦宝华靠拢,他能理解,但是不屑于如此去做,在他看来这种调整反而容易让人觉得你这个人缺乏基本的准则,而缺失了这一点,你的成就终究有限。
“尹书记。”看见尹国钊背负双手脸色平静,闻一舟也感觉到了一点什么。
“唔,一舟,中央已经通知我了,下一周,嗯,周二。”
没头没脑,但是闻一舟却明白是什么意思,身体微微一震,“这么快?”
尹国钊有点儿好笑,摇摇头:“一舟,怎么说呢?这不是快慢或者早晚的问题,从中央角度来说,宜早不宜迟,我也这样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本来也就早点儿定下来也有利于你们各自进入岗位,尽快熟悉工作。”
听到尹国钊话语中的意思,闻一舟心中也是一热,为自己的问题,尹国钊也真的是“余热燃尽”了,两度赴中组*部交换意见,应该说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否则即便是陆为民也认同自己,这个省委副书记也未必轮得到自己,有大把的人想要更进一步,而且为此绞尽脑汁。
“这一轮,会大动?”闻一舟忍不住问道,在关乎自己前途的问题上,没有谁可以做到心如止水,虽然尹国钊话语中流露出了一些意思,但是闻一舟还是想要确定。
“嗯,昌江会动得比较大,但是只要党政主要领导确定下来,其他都在其次了,你也算是在昌江工作几年了,情况也相对熟悉,三驾马车,对稳定昌江就不在话下了。”尹国钊还是比较满意,为闻一舟争取到了省委副书记这一角,不容易,但是尹国钊觉得这是符合当下昌江实情的,连陆为民也认可自己这一推荐,当然这也得益于闻一舟和陆为民较为融洽的关系。
闻一舟心中抖了一抖,尹国钊言不轻发,一旦出口,那也就意味着基本上是定了板的事情,按照他的意思,下一步就是陆为民、秦宝华、自己三人作为书记以及两名副书记来担起省委班子的大格局了。
见闻一舟默默点头,尹国钊倒也没有拿捏,“你担任省委副书记,唐天涛可能会在这一轮人事调整中离开昌江,具体去哪里,暂时还不清楚。”
唐天涛和闻一舟是这个省委副书记最具竞争力的两个候选人,唐天涛在昌州的表现不俗,风头一度压过了闻一舟,但是最终中央还是决定由闻一舟来接任副书记,但唐天涛也会有一个妥善的安排,无论是到国务*院部委还是其他省市,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去处。
“老潘……”闻一舟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一句。
他知道尹国钊比较关心自己和潘晓良,而恽廷国因为年龄原因离任是必然,而姚放显得过于摇摆,让尹国钊有些不悦,准确的说尹国钊近期对姚放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所以也有点儿冷淡的趋势,所以他也没问姚放的情况了。
“晓良这一次不会动,不过我相信他会拿出合格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尹国钊也考虑过潘晓良,但是潘晓良资历太浅了一些,现在要动潘晓良难度太大,中组*部那边也不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