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无双》第425章


们不要命的全力以赴。
目送项羽离去,李王转身又说:“成都,派快马通传各镇将军,征兵的事情务必加快速度,调集的大军也必须尽早到达麦城。”
事情大条了,从李王的脸色就能看出端倪,他惧怕过,严肃过,但从没有这么小心警惕,这一切都在说明,那封密信传递的消息,惊世骇俗。
没有废话,直接下去吩咐,但各路调军多不胜数,只能多拍一些人过去。
李王转眼又打量起和氏璧来,越看越觉得不凡,似乎和一件东西有着天壤之别,但气息上看,又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黑石?可是看着并不黑啊,反而有些剔透莹润。”
一句话出口就愣住了,旋即脸色有些古怪,还记得当时女娲告诉自己,说李王有一块黑石给女娲吸收了,而李世民有一块,袁天罡也有一块。
当时女娲曾提到过,似乎那传国玉玺就是另外一块黑石,而传国玉玺的本来面目就是和氏璧,这么一想倒真有可能是黑石……
算了,自己也弄不懂它的功效,只能等袁天罡赶到的时候,才能一窥真容。
如果李王猜想是真的,那现目前出世的就有五块黑石,当时在狼显得到黑石的时候,村民曾提到,说有一个道人曾提到过得到了一块黑石,如果算上这一块,就只剩最后一块没有出世了,还不知道在何处。
而李王对那个道人也有猜测,恐怕是左慈无疑,为什么不是于吉甚至是张角?因为这两个人都还有迹可循,只有左慈的踪迹是飘忽不定,没有人知道他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大军再次开动,不过因为项羽带来了好消息,李王倒也没有再选择急行军,尽量控制速度,毕竟战马吃得消,这马背征战的男儿也吃不消啊。
原本单人单骑七日的路程,硬生生增加了一半多的时间,直到六月艳阳正盛,李王军才成功到达麦城。
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曹操于二十余天前就兵出夷陵,往两百里外的江陵行军,此时就驻扎在城下,失去了李世民的庇佑,曹操随时可以取下来,但下一步计划是赤壁决战,兵力不足,只能拖延下去。
而刚到麦城的李王,却和蓝剑卫一起,往西边赶去,并未在大营中停留。
长坂坡,距离麦城并不远,这里是演义中赵云成名的地方,七进七出救下阿斗,赚取了好大的名声,虽然有曹操不愿意杀他的理由在前,但也不能掩饰他一人独斗十多位猛将的辉煌。
李王这一次确实没有别的意图,只为了看一看此地,自己改变了历史,长坂坡是否还会广为传道,实在是难说。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没有曹操的赤壁大败,这赤壁仍旧会流传千古,因为李王已经决意起兵五十万,与李世民决战,史无前例,虽然不知道前世曹操投入了多少实际兵力,但肯定没有他说的那么多,所以光论规模,李王已经站在了巅峰。
当李王回到大营的时候,太阳都快落下了,余晖洒落人间,平添一股凄凉。
“报…陛下,归德将军曹操传来消息,请求陛下定夺。”
李王挥手,下马步行,边走边说道:“念吧。”
“末将归德将军曹操启奏陛下,深入荆南腹地的将士已有数月,粮草难以维系,虽然有言在先,自立根深,但李世民多有围剿,万望陛下下旨,命他们归来。”
李王说道:“朕已自有安排,让归德将军不用费心。”
那人赶忙记下,继续说:“困住江陵已有一月,敌军每日都有接收叛逃者,也有不少将士哗变,当了逃兵,末将窃以为时机正好,可以对江陵发动进攻,争取早已进入江陵,也好为紧随而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李王嗯了一声说:“准了,让曹操尽快取下江陵,刘表的性命能留则留,不能留自行处置。”
根本就没想过留下刘表,这也是在提醒曹操,你杀不杀随你,但是别给我添麻烦就行。
数月来精神紧绷,李王草草用过了晚餐便睡了过去,什么都没有发生,也算是度过了平静的一夜。
不过第二天醒来,便有了一些好消息。
原本在首阳山监视黄河的李靖点起本部将士六万人已经先一步南下,信件所发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宛城补给,算算路程也该进入新野了,不过李靖倒是有心,竟然故意停留在那里,并请命李王,希望能收复襄阳……


第五百七十六章 都在计划之中
李王想了想说:“襄阳守将不足为惧,虽然城内尚有兵马数万,但此城被我四面合围,随时可以取下,若是强攻,倒是会让将士们增加伤亡,可派遣一名能说会道的谋臣为说客,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地。”
那小兵点了点头,记下了李王的口谕,这才转身离去,不多久就策马出了麦城。
失去了李世民的帮助,江陵城内一片哀嚎,荆州集团忧心自身的利益会受到打击,所以他们力求死战,可现在刘表和他的子嗣已经萌生了怯意,哪里还会听他们劝说?
刘表还有两年就60岁了,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他有想法,想要闯出一番天地,可他这个人也仅仅有着一腔热血,论及本事,最多也就是二流的水平,这个天下已经没有他的机会了。
颓然道:“诸位都不用再说了,有暗线来报,李王也率军到了荆州,此时就驻扎在麦城,前次李世民在荆南困住了李王的十余爱将,引起他震怒,放话领百万大军将南下,不似有假,未免受到牵连,我军只有投降,否则二李相争,我们的性命都将受到牵连。”
其实刘表说的已经很有道理了,众人都能明白,但是荆州的刘表体系直接关系士族的祸福,刘表倒了,那么他们这些士族就将在李王的政策下一步步被削弱,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堂下又是一片哗然,力求刘表笼络大军,与李王死战,凭借江陵的城墙,再付出足够的代价,肯定能得到李世民的帮助。
刘表双目浑浊,眼神中极为不安,人越大越怕死,这是不变的定律,而这些将士个个要求死战,分明就是要将自己往火坑里面推,怒气不由涌了上来。
但还没来得及发怒,一个将士却先一步说话了。
“末将以为主公之言在理,我等虽然惧怕李王对待北方士族的态度,但是不要忘了,李王对待益州士族的态度还算温和,而我荆州比起益州,丝毫不会逊色,并且李王现在急需一样宝贝,只要我等拿此物与其商议,必定能保住诸位和主公的安全。”
场面顿时沉默了下来,抬头看去,原来说话之人便是那大都督蔡瑁,此人并非怕死之人,但他本事平平,却身居高位,自然有人嫉妒。
不过作为刘表的忠实拥护者,蔡家和蒯家先一步帮助刘表稳定了荆州,他们的地位无人撼动,这也是为什么荆州势力盘根错节,却一直没有人挑衅他们的原因。
刘表眼前一亮,急促道:“快快说来。”
蔡瑁抱拳说:“水军,我军毗邻长江,水军比起江东还要强横,李王现在需要大量的楼船战舰,而我们荆州的正好符合这一点,曹操虽然来势汹汹,但也不敢违逆李王的旨意,只要主公用此言明厉害,那曹操也必然会接收我们的降书。”
刘表欣喜道:“就依都督所言行事,来人……”
“慢着!”一声喝响起,一个士族子弟走了出来,抱拳说:“如此一来倒是能确定你蔡家的安全,可我们又如何取信于李王,免受那无妄之灾?”
蔡瑁脸色不渝,老子早就和李王密信往来,已经暗中投效了他,老子家族的安危才是首要,我管你们生死?
但此时却不能表露,以免坏了李王的计划,诚恳道:“投降李王,乃是大势所趋,李王如今出了新的法制,自然不会自己来打破,这是其一,这其二嘛,他李王在北方生长,麾下将士十之**都不会水性,既然需要战船,自然也需要大量的水军人才,诸位在荆州根深蒂固,门客不说有一万八千,那至少也得有千二八百吧,只要用这些训练有素的门客来换取安全,相信李王不会拒绝。”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蔡瑁是有了万全的准备,这么看来他肯定早就萌生了投降的意思,只是隐忍得很好罢了。
“大都督所言在理,我周家便唯大人马首是瞻。”
愿意投降的声音此起彼伏,浑然没有先前力求刘表死战的那副模样,看得蔡瑁冷笑不已,暗道:“我只是说了我的猜测,陛下会不会过河拆桥,那就不是我说了算。”
当曹操准备强攻的时候,却收到了刘表的降书,可把他郁闷的不行,但既然能不费一兵一卒,自然是再好不过,连夜将降书送达麦城,自己则仍旧领着将士们将江陵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