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良配》第290章


“何止不易,能活着回来都是侥幸了,多少人没回来,徐阳就把命交代在那了。要不是致远来得及时,估计我们全得完蛋。”颜明德直率地说。
两人边聊边说,进了城中,颜明德送镇南王到了别院门口,镇南王看到别院门口挂着的素色灯笼,一声长叹。
颜明德顺着他目光,也看到了那两盏灯笼。因为元帝驾崩,城中如今还在国孝中。两人想到元帝,心中有些怅然。才两年未见,京中已经物是人非。
楚洪心中的感觉尤其复杂,他卧病多年是拜元帝所赐,但是少年时,他在京中又得元帝照顾良多,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也不知是恨是悲。
颜明德将镇南王送到王府别院后,先告辞回去了,“改日来我府中喝酒!”
镇南王也没多虚留,回到王府,梳洗过后,也顾不上歇息,叫楚谟叫了过来,“你私自带兵去玉阳关之事,圣上真的不追究了?”
“父王,我信里都说了。圣上是在早朝上当众说的,以后自然也不会追究了。”
镇南王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当初楚谟私自点了二十万大军,一路北上到玉阳关,幸亏因为有三皇子楚昭业的事,不然路上人家不知道的,不得说他要谋反了?
虽然救颜家他没话说,但儿子擅自调兵,楚昭恒没借着这事拿捏镇南王府,就这么轻飘飘地放过了?他原本以为此事没这么好过关呢。
“父王,还有个事儿,圣上前些日子论功行赏后,太后娘娘将颜宁认作女儿,圣上封颜宁为长公主。”
楚谟当时听了这道旨意,想法和颜煦一样,圣上这是怕颜宁出嫁后受委屈,要给颜宁撑腰啊。
这件事镇南王因为还在路上,还是刚听说的,听完之后,倒是沉吟了片刻。
“致远,圣上看重颜宁,是因为颜宁的功劳?”
“孩儿看着,颜宁心思单纯,一直都是一心为圣上谋划的。她自小出入宫中,圣上还是储君时,在宫中并不显眼,颜宁对他一直像对静思那样,圣上主要应该是顾念着自小的兄妹情谊吧。”楚谟想了想,跟父亲说了一半的实话。
大家都是男子,楚昭恒对颜宁的心思,他也不是看不出来。但是,他认了颜宁为妹妹,自然就是兄妹之情相待了。
“父亲,当今圣上,不简单。”
楚洪与楚昭恒接触并不多。
他常年在南州,前年进京时,楚昭恒还是太子,他为了避嫌,也没有多到东宫拜访。所以,对这位新君的脾性,还不是很了解。
来京的路上,楚洪就听说了楚昭业被封为忠亲王和在灵前烧信之事,如今再听楚谟如此说,倒也赞成。
为了大局能够如此隐忍,登基才几个月就下旨开恩科取士,而新任的户部侍郎封平,是当年封家的人。封家,是当年出了名的生财有道。
君主雄才大略,对臣子来说总是好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或许也该让位了。
楚昭恒以颜宁的名义为楚谟脱罪,又封颜宁为长公主,太后娘娘亲自督促宫中绣娘为颜宁准备嫁衣,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显示圣上对颜宁的爱护。
当年王妃去世后,镇南王府的内院不能没有主事之人,加上当时先皇和太后的意思,自己才把韩氏扶正。韩氏的性子,尖刻自负,他原本没细想,如今细想起来,颜宁进府后,还真难保韩氏不给颜宁脸色看。
细论起来,韩氏不是楚谟的生母,也不是颜宁的正经婆婆。
颜宁顶着大长公主的名头,韩氏也就不敢无礼了。
只是,圣上给了这些暗示,自己是不是该再做些什么呢?
“父亲,您是不是再去一趟颜府,跟颜伯父将婚事章程给定一下啊?”楚谟好不容易等到父王进京,觉得这件大事要催着父王先办。
“有了媳妇忘了爹,我才刚进京,连口热饭都没吃呢。”镇南王一看楚谟那猴急的样子,想着将来这儿子,八成是个妻奴,没好气地说道。
“儿子已经吩咐人准备晚膳了,您吃好了,要不晚上就去颜府?”楚谟立时谄媚地说。
“我就不明白了,颜家那姑娘是不错,可要说好的,也不是没有。”
“父王,天下好姑娘多得是,谁让你儿子就遇上颜宁了呢?”楚谟脱口接了一句。
他只是觉得,若是能和颜宁一起过日子,那日子,应该会过得很舒心才是。
楚洪懒得再说了,“还不让人上菜?不吃饱我怎么去颜府啊?”
“父王,索性您就去颜府吃饭,刚好和颜伯父边喝酒,边把事情给谈了?”
楚洪看儿子那副样子,实在气不打一处来,一甩手站了起来,大步往外走去。
“父王,父王,您去哪儿啊?”
“去颜府,找颜明德喝酒去。”
411章 新君新臣
镇南王到了颜府,颜明德有些意外,不过有老朋友陪他喝酒,他还是高兴的。
秦氏安排人送上一桌酒菜,镇南王和颜明德两人坐下来边喝边聊,两位即将结成亲家的人,倒是没再叫对方外号了。
楚谟和颜宁的婚事,是元帝在世是定下的,日子自然是不能变了。所以,一顿酒下来,婚事敲定得七七八八。
楚洪打着酒嗝回到王府别院,让人将楚谟和颜宁的八字送到钦天监,请钦天监择定了下聘等日子。
歇了两日,楚洪进宫面圣。楚昭恒在勤政阁召见了他。
年轻君王面容英俊,但当年的温润之风,如今被磨砺掉了不少,端坐御案后,好像一把藏于鞘中的宝剑。不出鞘则已,出鞘必定是石破天惊。
楚洪三跪九磕大礼后,楚昭恒让招福端了椅子赐座,问起沿路辛劳。
楚洪一一答对后,站起来,跪下说道,“圣上,臣有一事启奏。”
“皇叔请起,有事只管奏来,何必行此大礼,快坐下说话。”
“圣上,臣年迈体弱,近日只觉精神不济,想恳请圣上答应,将王位传于犬子。”
“皇叔年富力强,怎么要早早享清福了?”
“不瞒圣上说,臣前几年病了后,如今虽说看着好了,可精神到底不如从前了,王府中的事,大部分都是致远在料理着。臣进京前,就想着索性将王位传于致远,臣一边休养,一边在边上督促着。”
“皇叔既然是要静养,朕倒不好再劝了。”楚昭恒微笑着说道,又请楚洪坐下,聊了聊南诏战事。
“皇叔,朕打算对兵将之事做个调整。”楚昭恒将颜宁的主意择了一部分说了,“自从玉阳关和南州两战后,朕觉得大楚在调兵遣将上,实在是有弊端。就想着将统兵和练兵之事分开,也免得再有济安伯谋反之事,您看如何?”
楚洪练兵统兵都是熟悉的,听楚昭恒说完这打算,就知道,圣上是打算将军权收回,免得再有士兵跟着主将造反之事。
现在圣上问自己意思,自然不会是管自己同不同意,而是希望自己率先表态吧?
“圣上英明,臣觉得此法甚好。只是如此一来,练兵的将军必须得选经验老道的。”
“嗯,皇叔所言甚是。朕打算明日早朝时,将此事让百官朝议一下。”
“臣唯圣上之命是从!”镇南王站起来,躬身说道。
楚昭恒满意地点头,“皇叔,镇南王府常年镇守南疆,对王府,朕很放心。将来南边,还是要靠镇南王府来镇守。”
“这是臣的本分,为国效力,臣万死不辞!”楚洪放心了,楚昭恒终于给了句实在话。看来自己提早让楚谟继承王位,圣上很满意啊。
楚洪回到府中,将继承王位之事,告知了楚谟。
楚谟一愣,“父王,为何做此决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圣上是太子时,你帮圣上做事。父王早些让位,也好让你大展身手。父王今日看了,圣上比起先帝,多了几分仁心,也念旧重情。论收服人心,手段比先帝高多了。”
楚昭恒不论是为了颜宁日子舒心考虑,还是为了朝政治理考虑,肯定都希望尽快让楚谟继承王位。
“再说你反正是镇南王府的世子,这王位迟早都是你的。王位传给你,父王还能轻松几年,走走看看。”
楚谟听了父王分析,知道此事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第二日大朝议上,镇南王当众又上本启奏,要把王位传给世子楚谟。
楚昭恒准奏,让钦天监选了六月的好日子。
众人没想到镇南王居然这么快就要让位了,都有些吃惊,看天顺帝没有挽留,直接答应了,众人有些明白了。
有些有子侄已经为官的,不由盘算自己是不是也该告老,为家中子侄让位。
楚昭恒没管大家心中思量,而是又将军权之事,让郑思齐当众读了,让大家朝议,“朕觉得大楚调兵练兵有些不妥之处,想按此法完善,众卿觉得如何?”
军权变革,文官们并不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