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摄政王穿越》第100章


!”
贺渊每一句都认真听了,最后抬手示意他们安静,不咸不淡道:“这只是名誉官职,不用他们管理具体事务。”
众官员一头雾水,心里默默想:不干活儿?白拿俸禄?
贺渊几乎都能猜到他们的想法,轻轻勾了勾唇角:“官不是白做的,俸禄也不是白拿的,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贡献出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担任教师一职,在学校公开授课。”
底下的人默默将他话语中的意思体会了一番,再次炸了,这回倒不是激动的,而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能行吗?不会有人愿意的吧?”
“要真有人来,会不会被家族或师门其他人乱棍打死?”
贺渊淡淡道:“怎样才能将这个计划顺利实施,这就需要各位群策群力了。”
一句话瞬间堵住所有人的嘴。
“你们先商议,回去之后也好好想一想。”贺渊扔下一句话就起身走人,留下一地官员呆若木鸡。
这件事在小朝堂上酝酿了许久,反对的人越来越少,大家似乎也渐渐开始期待这条新举措将要带来的变化,到后来一众官员配合贺渊将措施进行细化,最终新政还是颁布出来了。
这次贴出的告示与以往大不相同,每行字上面都有标注拼音,旁边站着的人也不再逐字逐句地念,只在大家有疑问的时候出声解释,一时间城门口围观的人都挤着往前看,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参照着拼音缓慢读出声。
因每个人都想上前读一遍,燕王府又赶紧派人多贴了几张告示,同时将准备好的传单分发到百姓手中。
这种在现代烂大街到让人厌恶的宣传手段放到古代却非常有效,尤其是青州这种学习气氛正浓的地方,每个人看到传单都恨不得主动讨要,回去之后一家老小都看一看读一读,有孩子的人家还督促孩子拿着树枝在地上照着传单学写字,这样一份传单对于家中没有任何笔墨书籍的普通百姓而言竟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结果让贺渊有些意外,他刚来这个世界时带着冷漠旁观甚至俯视的角度,有了薛云舟和孩子之后才生出牵挂,如今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他又生出几分喜欢,头一回真正发自内心地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告示贴出来,虽然全城都在讨论,却没有一个匠人前来应征,据探子回报,这些天许多匠人都生出了心思,奈何家族或师门的规矩摆在那儿,一旦有人表现出想要应征的苗头,马上就是一阵内部争论。
贺渊耐心等待了好些天,终于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这第一个应征者让贺渊有些失望,此人是个编箩筐的,但他编出来的箩筐除了实用就是实用,稍微手巧一点的琢磨琢磨都能做,而且很多家庭都是自己编箩筐,根本不需要买,此人的技艺想要发光发热实在有难度。
遭到拒绝,这个人倒也没有失落,他搓着手小心翼翼道:“我……我其实就是来探个虚实……要是学校真的需要编箩筐的……先生,我祖父可以过来试试,他编的箩筐特别好看,想要什么花色就能编出什么花色。”
他对“老师”这个名词暂时还有些难以接受,仍然习惯性说成“先生”。
接待他的人点点头:“你可以让你祖父过来试试,不过……他身子如何?”
此人连连点头:“身子很硬朗,还能种地呢!”
到第二天,此人果然带着他的祖父过来了,一通考量过后,新编的箩筐被送到贺渊与薛云舟的面前,两人研究了一会儿,给老人出了个难题:一张康氏随手画出来的绣花的花样子,不复杂,但对于编织箩筐来说绝对不简单。
他们以为会把老人难住,毕竟编箩筐再精细也细不过绣花,可没想到老人回去研究了几天,竟然真的编出来了,那上面的花纹虽比不上花样子精细,却也足够传神了。
薛云舟一拍桌子:“高手在民间!就他了!”
于是,“云舟技校”招到了第一名技术老师,燕王府官职名单上添了一个名字:赵三喜。
接下来就是为这个专业招生了,考虑到流民中有许多腿脚不便之人,招生公告中特别强调了一点:优先接受残疾者报名,学费视情况有相应减免。
那些腿脚不便的普通百姓,一来没有文化,二来不能劳作,几乎成了家里的负担,脆弱的人甚至都得了抑郁症,现在陡然看见一条生路摆在面前,激动得嚎啕大哭,家里人也都高兴得不行,立刻就带着人来报名了。
“箩筐专业”很快就开课了,这专业名听着搞笑,可看着那些残疾人瞪着眼竖起耳认真上课的模样,任谁都无法不动容。
赵三喜当官与箩筐专业的开课引起了全城轰动,更多的匠人蠢蠢欲动,燕王府在考验择选这些匠人的同时,又开始安排建立箩筐工厂的事宜。
这个工厂自然不能和现代化工厂的规模相比,其本质还是个手工作坊,但因为有商人的经营与南来北往的牵线,这个作坊比家庭作坊的规模要大上许多,也专业许多。
商人天生就有敏锐的嗅觉,几乎不用燕王府怎么动员,早在“匠人为官”的新政刚摆上台面的时候,就有商人盯上了其中潜在的商机,并且在与燕王府打过招呼之后得了一批新颖的样品,迅速投入准备工作,等那些学生拿到证书毕业之后,现成的工厂与早已打通的销路就在等着他们了。
毕业生们激动得大哭,纷纷对赵三喜与燕王府磕头谢恩,他们如今才学了个皮毛,却已经能养活自己了,毕业后他们还会继续向赵三喜请教,将来技术越来越精湛,日子也就会越过越好。
工厂一开工,赵三喜又兼任了技术顾问,在第一批成品卖出去之后,他同样激动得老泪纵横,拿着分红哭得稀里哗啦,以前编个箩筐无非就是周围的不会编的人买回去用用,没有谁稀罕上面的花样,他编那些花样也仅仅是自娱自乐,没想到还能有获得如此丰厚回报的一天。
他觉得自己又当官又当先生又当什么顾问,不多做点贡献实在是心中难安,于是又开始琢磨编织点新的东西,什么席子啊,帘子啊,箱笼啊,灯罩啊,想到什么就研究什么。
于是,箩筐厂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开始渐渐向工艺品厂转型。
有了赵三喜和箩筐厂的成功,那些观望的匠人再也坐不住了,当初受到冷遇的新政陡然火爆起来,薛云舟又忙成了陀螺。
☆、第84章 新消息
有了更多匠人的参与,技校逐渐火热起来,再加上商人的积极奔走,青州建立起一家又一家工厂,在燕王府的有意引导下,青州的士农工商等级区分开始不知不觉地弱化,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发光发热,幸福感爆棚。
坐拥金矿,燕王府本就不差钱,如今再加上逐年提高的税收,更是不用为财政问题烦恼,因此被拨出来用在军政上的费用比之前高了许多,边关将士的阵容壮大了,装备提升了,伙食变好了,家属待遇也提高了,将士们没了后顾之忧,对燕王府的忠诚度大大提升。
再加上贺渊在军政上做了不少融合现代军事理念的改革,军队将士的作战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一次应对突利扰边的战斗中几乎将对方全灭之后,青州将士的士气大受鼓舞,之后面对突利时不时的小规模骚扰全都摩拳擦掌、干劲十足。
贺渊如今在军中的威望更甚以往,有不少人甚至对他产生了个人膜拜,这种膜拜与以往那种对上级的忠诚、对皇权的敬畏完全不同,按照薛云舟的通俗说法就是:二哥最近表现太好,圈了一大堆脑残粉。
当然,薛云舟的脑残粉也不少,而且因为薛云舟平日里嘻嘻哈哈平易近人得很,没有贺渊那么大架子,他的脑残粉几乎囊括了上至八十岁老太、下至八岁幼童的所有青州百姓,俨然已经成了全民偶像,说他是第二个楼永年都委屈他了,毕竟楼永年当初虽然政绩优秀,但圈粉靠的主要还是个人魅力,而薛云舟虽然也有与旁人截然不同的讨喜气质,但他圈粉靠的是他为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有了这样喜人的发展势头,青州一天一个样,就在贺渊考虑为军队扩建马场的时候,江南来了一封信,康兴为表示要带着全家老小到青州来看看。
此时天气渐渐转暖,青州正是气候最怡人的时候,而青州与江南两地之间的道路也已经修完,薛云舟看到信之后高兴不已,算了算时间,康兴为等人直接走他们修好的大路用不了多久就能到,比上回来青州能节省一半多时间。
康兴为在发出信之后不久就收拾东西带着家人赶赴青州了,他在这两年间早已对青州的变化有所耳闻,更因为“青州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