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秾李夭桃》第310章


这两宗事,觉得在自己意料之外的人并没有几个,三位皇子中,皇长子苏子义是最没有异议的皇太子人选。
郭敏达、郭敏清和郭敏锐兄弟散了朝就被召进了宫,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喜气洋洋盈腮的出来,下午,宫里将郭敏锐嫡长女郭三娘子郭玉蓉指给苏子义为侧妃的明黄圣旨就传到了郭家和太子府,随着圣旨过去的,还有皇上和郭后丰厚的出奇的赏赐。
隔天一早,在册立太子、郭氏女带着皇上和皇后极度重视和宠爱中指为太子侧妃的声势中,靖江侯水清亮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坐车到了柳树胡同,定下了苏子诚和李小幺的亲事。
张嬷嬷、紫藤等人喜气洋洋中满是敬佩,姑娘这么个几乎赤着脚走进开平府的山匪,不过一年,让北平侧目,然后,就这样三媒六聘的要嫁进梁王府了。不过,不管是张嬷嬷还是小丫头们,都没功夫感叹这个,或是说什么闲话了,婚期定在了腊月二十四,李宗梁和范大娘子的亲事定在了腊月二十二,也就是范大娘子除服隔天,这不到两个月里头,柳树胡同要办这一娶一嫁两件大事,李小幺和范大娘子的嫁妆,都是一无所有。这娶也就算了,不是大事,可姑娘出嫁这事,虽说姑娘说不必讲究,可就算不讲究,那也是嫁入皇家王府,可是半分也马虎不得!
李宗梁等人到兵部告了假,魏水生也寻水岩告了两个月的假,回来会了李宗梁等人,忙着准备起这两件大事。
靖江侯的车子刚离了柳树胡同没多大会儿,水莲就急急的进了半亩园,李小幺迎了她进去,一进屋,水莲满脸笑容的曲膝恭喜不已,李小幺笑着拉着她坐到南窗下的榻上,水莲接过紫藤递过的茶,转手放到几上笑道:“今天一大早,二哥就遣人过来和我说了这个喜信儿,还说让我代他还有大哥给你道个喜,本来应该过来当面道贺的,可这会儿毕竟不象从前,姑娘是不好随便见了,他就礼到人不到了,姑娘别怪罪才好。”
“多谢两位水爷。”李小幺一边笑应,一边端起杯子递到水莲手里笑道:“二嫂别光说话,喝杯茶。”水莲接过杯子抿了两口,放下杯子笑道:“从前我还和桐姐姐说过,你和梁王爷才是天生一对呢,你看,让我说中了不是。”李小幺笑着没有答话,想了想,干脆岔开了话:“你来了正好,我正想问问你和水生哥的意思,明年是大考之年,再加上太子监国,”李小幺语调有些含糊着又加一句:“……皇上身子不好,今冬明春,各处必定有大变动,你回去和水生哥商量商量,看看水生哥往后这路想怎么走?从武还是从文,早点定下主意,安置起来就从容了。”
第三百七章忙乱
水莲忙笑道:“本来想过些时候再跟姑娘说,这事,二郎跟我倒真是正正经经商量过一两回,二郎的意思,他的手……用不得刀枪,这武一途就走不通了。”
“嗯,水生哥文才上也不差,人又精细,入六部或是做地方官都不会差,既是这样,你再回去和水生哥商量商量,是从地方一点点做起,还是入六部从小吏做起。”这倒在李小幺意料之中,水莲忙点头应了,看着李小幺问道:“二哥说,你想带桐姐姐到淮南路去?”
“那是从前的打算,如今……事异时移,过了节再说吧。”李小幺含糊的笑道,水莲立时反应过来,忙抿嘴笑道:“我也是晕头了,可不是,皇上身子不好,一时半会的……谁知道,对了,郭三娘子指婚给太子,今天母亲她们过来送蒸饼时还说起这事,还发愁这添妆的轻重,轻了吧,又是圣旨又是赏赐的,怕不恭敬,重了吧,到底那头还有宁王妃在,这么纳人,最让人添烦。”
水莲的话里透着丝丝烦恼,李小幺想了想笑道:“这太子纳侧妃,从前也有过,府上该有定例吧?依定例规矩最好,总不会错。”水莲明了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等会儿打发人回去跟母亲提一提,这事……如今外头声势大得很,宁王府这么多年没纳过人了,这一趟又是圣旨又是厚赏,听说光金玉玉意就赏了两三对,太子侧妃下旨定亲倒是有过,厚赏也有过,可这样又是圣旨又是厚赏的,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先例,那府里……又只一位郡主,宁王妃又是出名的贤良。”水莲的话支离破碎,言下之意却明白之极,李小幺仔细听了,端起杯子,慢慢喝了几口茶,半晌,才放下杯子,看着水莲,声音平平的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若合了缘法,这就是她的福份,也是郭家的福份,总归都是皇恩浩荡。”
“听说随旨赐了白金万两,这是亲王纳妃的例。”水莲低声说道:“也不知道明天过不过敲门礼,满北平的人家都盯着看呢。”李小幺沉默片刻,抬头看着水莲低声道:“皇上身子不好,水生哥手伤还没全愈,明天开春,若真是选了官,写写画画的事就是免不了的,水生哥的左手字得赶紧练一练,这一阵子你就陪着他在家将养身子,好好练字,如今太子监国,外头声势大也好小也罢,与咱们都没什么相干的。”
水莲凝神听着李小幺的话,忙笑着点头道:“嗯,姑娘说的是,嗯,还有件要紧的事,二哥他们让我问一问姑娘,嫁妆上头可少什么东西,姑娘银子必定不缺,就是有些木头什么的,若市面上没有好的,姑娘一定记着说一声,我们府也收着不少上好的紫檀、黄花梨,安远侯和靖江侯两府收的就更多了。”
“我知道了,多谢你,若要,我打发过去寻你。”李小幺笑应了:“你母亲她们一早来一早就走了?”
“还没有,在家里呢,姑娘这是大事,我等不得,先过来恭喜一声。”水莲笑道,李小幺忙直起上身道:“我这哪算什么大事,你赶紧回去吧,有什么话以后再说。”水莲笑着站起来,告辞回去了。
午后刚过,靖江侯打发人过来递了话,八字送了开宝寺合的是大吉大利,好的不能再好了,已经报了宫里和礼部,明天一早,礼部自然遣人照吉礼规矩,上门送礼银及敲门礼,靖江侯府的管事刚走,礼部就来了几个堂官,专程过来教导李宗梁各式答礼和答词。
柳树胡同下人仆妇本来就不多,这两趟喜事叠在一处,就无论如何也调派不够了,张嬷嬷和卢嬷嬷、紫藤、淡月商量了,禀了李小幺,请了水莲、张大姐、孙大娘子和明婉诸人,一起来忙这两件大事。
傍晚,李小幺理完淮南路送过来的折子密信,封好交给来取回复的南宁,刚吃了饭,张嬷嬷就抱着册子进来,见了礼笑道:“有几件大事,得姑娘定一定,一是姑娘的嫁妆,旁的都好,不过多花些银子,就是家俱一样,这只有不到两个月,现做是来不及了,姑娘看,是外头买,还是寻上好的旧件,外头买,一来只怕买不到中意的,二来,上好的紫檀和黄花梨家俱原来就少,只怕买不齐,若寻旧件,咱们府上也就咱们半亩园有几件过眼的,只怕得……”
“分两头,多请工匠,能做几件是几件,再让姜顺才外面寻一寻,能寻到几件是几件,先尽着面子上的东西做,旁的不必太讲究,若诸事顺当,明天春天咱们不见得能在这开平府闲着,旁的东西也是,就是过得去吧。”李小幺想了想答道,张嬷嬷笑着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既是这样,我就有底了,这是一,还一件,范大娘子的嫁妆,怎么个准备法?”
“照张大姐的例吧。”李小幺沉默了片刻答道,范大娘子的私财已经被抄尽了,也只好照张大姐的例,张嬷嬷点头答应,翻着册子正要说话,李小幺先开了口:“那两处庄子,留给大哥,买庄子一共花了一千六百两,再拿出四百两现金给大哥,二爷、三爷和四爷的庄子来不及买了,一家给两千两现银,由他们自己买去,四爷那头你多问一句,是咱们帮他收着,还是他自己收着,明天就给了吧,你多费心,和他们把这几年的帐算清楚,把银子交割清楚。”
张嬷嬷答应一声,合上册子,看着李小幺,感慨万分的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李小幺喝了几口茶,抬头看着张嬷嬷苦笑道:“嬷嬷是觉得给的多了,还是给的少了?”
“看姑娘说的,都是姑娘挣出来的,这一大家子,若没有姑娘……还不知道怎么样呢,给多给少,难不成还有人出来争个多了少了的?”张嬷嬷侧着身子坐到榻上,看着李小幺笑道:“姑娘不象是幺妹妹,倒象是当家的长姐。”
“嗯,”李小幺低低的‘嗯’了一声,手指慢慢划着杯子口沿,半晌才抬头看着张嬷嬷,想说什么话却又咽了回去,半晌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