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算什么》第463章


还没等到他们达到昆仑,半途上就遇到了惊惶逃散的小仙。
“是南显天尊来攻打昆仑。”
“仙宫好像也遭受了攻击。”
这些消息只是让罗波真人心重重的一沉,又飞了一阵,迎面遇到的仙人,说出的话就令他慌乱了。
“天河出事了!河水将仙宫都压垮了!”
这些仙人都散居在昆仑附近山脉,能逃出来的,显然没看见事情的来龙去脉,话说得颠三倒四,更不愿意多谈,都要急着离开。
看着眼前越积越厚的浓雾,南鸿子催动法器,直接扎了进去。
瀑布般的水流声,轰鸣不休。
灵气灌得众仙脸色发青,根本无法调用真元,经脉膨胀灵气乱窜,神魂动摇。
这种深陷泥沼之中,动弹不能的滋味!灵气本是仙界之源,但在这世上,任何东西多了,泛滥了,都是灾厄。
法器慢吞吞的飞起来,又不听使唤的掉下去,更是眼睁睁的看着防御仙器一点点下滑,最终扣到地上,被灵气冲刷得变形崩裂。
两位天尊属下,当然有出身在仙界的人,他们茫然的站在原地,竟是完全不受影响。
“你没有用灵石?”一个挣扎的仙人质问看似无事的同伴。
“我用了——”
微弱的辩解毫无用处,立刻被淹没在成片的愤怒叫喊里。
“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故意不用天河灵石?”
“元承天尊已经说了,要杀死我们这些飞升的仙人,将仙界留给他们!”
原本仙界就存在的这种分歧,忽然被无限放大,尤其当看着一个又一个仙人防御仙器破裂,被卷进河水里,极快的神魂俱灭后,恐惧化为怒意,几欲发狂。
昆仑之巅上,整座仙宫面目全非。
仙人们不断后退,逐渐聚集在一起,一条条长廊跟殿宇楼阁被放弃,仙宫的面积正在不断缩小,北玄天尊以此来减少消耗。
于是这座巍峨华美的仙宫,很快就成了破碎的断壁残檐,一块块的崩塌下来逐渐毁去,被河水冲得七零八落。
寒松仙君伤恸万分,然而他被压在河水里,站立不稳自身难保。
清合仙君没有心思挂念这些,他挣扎着,拼命用神念传出断断续续的声音:“宗主,天尊…别管这边了,快逃!”
姜初一个字都听不到。
他双眼微闭,气息与残留的仙宫化为一体,神魂依附在冰凌之上——破开汹涌的水流,穿透灵气,将这股毁灭的力道化为乌有。
纵有脱落的冰凌,很快又从别的地方蔓延生出。
杨心岳回头看了一眼慌乱不安的众仙。
世上之事,就是这般巧合,他们最后退守的地方,竟然就是那座绘满清霓峰画像的殿宇,这是北玄天尊下意识的选择,绝不会让它毁去。
壁画上意态悠闲的仙人,有的曾在万年前,庇护了修真界诸多宗派,接纳了他们留下的典籍,应允了那些即将渡劫师门没落的人代为择选传承。
北玄派,成为修真界重新复起的希望,然而最后——
再重的恩情,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消退,倘若北玄天尊死了,今日的这份维护,同样会在遥远的将来,如纸片般软薄。
“尔欲何为?”
这句没有多少情绪的质问,让杨心岳回过神来。
他有些吃惊的看着朝这里走来的释沣,蓦地笑道:“姜初相信陈禾能看得住我,陈禾倒跟天河较劲去了,他这样放得下心,看来是指望你?”
杨心岳语气里并无轻蔑,只是有种傲慢挥之不去。
就像千年前在南海时,他张口就是“北玄派的小辈”。
南合宗的宗主,曾经的仙界天尊,不管哪一种身份,养出了他这样的性情。即便只是好奇诧异的问几句,听起来也像讽刺。
“无论仙界谁胜谁输,对杨宗主其实并无影响。”
杨心岳失笑:“话不能这么说,我岂知仙界的变化,是不是元承又给我设下的新陷阱?”
“原来杨宗主的无动于衷,其实是畏惧?”释沣不动声色的暗讽了一句。
“随机应变,有何不妥?”
“连对自己忠心的门人,也不在意死活?”
“清合不会死在这里,他又没用灵石。”
杨心岳话锋一转,就带到了南显天尊身上:“这位想要付出些代价,除掉自己的死对头,现在代价比想象中更多,你说他会甘心放弃原来的想法吗?”
只要北玄天尊一死,南显天尊转头就能召集幸存的仙人,借着众仙满心怨怼,与元承天尊两分仙界。
“姜初若是死了,对你们也很有好处…”
杨心岳瞥了释沣一眼,发现后者毫无意动,不禁心想这对师兄弟是装得太好,还是真的不在意这些。
释沣也就算了,说陈禾毫无野心,整个仙界的人都不信。
“杨宗主还是留在这里,勿要有什么让我误会的举动。”
释沣说得轻描淡写,杨心岳只觉得好笑:“你——”
他只说了一个字,就突然住口。
杨心岳感到,原本他可以随意来去的仙宫,他连灵气都透不出去了,四周并无阵法限制,也没发现释沣做了什么,就是存身之地,突兀地变得狭隘窄小。
第406章道天解
杨心岳古怪的看着释沣:“你这功法的路子,如果我没看错,是学令师?”
“并非如此。”释沣见杨心岳没有异动,也不在意多说两句,“只是心境所致,原本不显,现下被这样充裕的灵气一激,才出现了不同,原本连我也不知道。”
杨心岳的神情,就像被吞云鲸照着脸扇了一尾巴。
——非但不能生气,还要露出平常的样子。
他回过神又问:“那南鸿子?”
释沣不答。
并非不想说,是真的不知道。
杨心岳试着驾驭真元击出,周围禁锢他的无形屏障,立刻出现了变化,尽管出现了破损,但很快就填补上了。
不是符箓,就像自然而然流动的水波。
浑然天成。
“你可知道当年走这‘原道天解’修炼路子的人有多少?”杨心岳没有继续出手,反倒是怅然若失,自问自答的说,“曾在浮初小世界非常盛行,不,其实三千世界都有,只不过称呼不同。”
释沣没有心情听,他挂心的是外面陈禾的境况。
杨心岳却还在说:“大道三千,自成其道。仙人感悟功法,传于世人,但是有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不要功法,凭心修炼就成了,不愿说出自己的心得,也不认为自己的修炼之路适合所有人,所以他们绝口不提自己的功法,更宣扬道法自然,每个修士都应该自己参悟天道才对。”
“杨宗主多虑。”释沣不感兴趣,因为他是参照着北玄功法修炼的,并没有想太多玄奥之理,随后在困阵里修炼又一直不顺,但也是心结的缘故,后来另外另求突破的路还是看不到曙光,哪里拐到玄之又玄的大道至理上了?
“是吗?你现在的状况与普通仙人一样?”杨心岳反问,“北玄派那么多仙人,除了姜初,还有哪个可以的拦得住我?”
“我师弟。”释沣想也不想。
“……”
杨心岳失笑,他摇头说:“许多修炼原道天解的人,自己并不觉得,他们天赋卓绝,意志坚毅,有的是自己放弃功法参悟天道,有的则是阴差阳错炼岔了功法,没有走火入魔,反而摸索出一条新的途径,他们还自认炼着原先的功法。跟原本功法最大的区别是,无法书录成章,供给同门,因为那种修炼路子,换成其他人根本不成,与根骨资质无关,修士本身以为是自己的经历造成的。”
释沣眉头微皱。
北玄派功法每个人修炼都有细微不同,这事释沣从未放在心上,但是北玄派宗门确实有总纲并分支法术大约十七八种,象征着诸多变化的大方向,是北玄派修士的修炼心得,口口相传,供给后辈揣摩。
因为只有陈禾需要他传功法,陈禾少年时又总是记不清事,功法都是释沣用灵气引导成的循环,由他为陈禾择选了最合适的路子,没有多做传授。
北玄派覆灭,他也没有动过再收徒弟的念头,且觉得当年功法是炼错了,毫无可取之处,难道——
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
道说不清、讲不明。若要求道,道在哪里?其实就在身边不远处,转个身就能看到了,只怕不去找,或者怎么也看不清。
修炼原道天解的人,一度被认为异想天开,后来又被疯传为其实是得了“天书”启迪,但天书无字,缘法注定。
只有少数人知道,天下真的有一脉不走寻常路的修士,随心所欲,功法善邪不一,但都是有大毅力,悟性根骨上乘的人。
比起那些循规蹈矩的修士,走这条路的人很难出现一个成功飞升的,还有修着修着不想成仙的。
原道天解,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