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在非洲》第440章


多。
至少标题党的事情是没有的,不过,他们的标题有着一个浓浓的政治味道,看起来稍稍有点奇怪,大概是他的阅读品位还达不到吧,这样的标题虽然没有UC的震惊体那么讨人嫌,但是却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林全一字不落的看完了,正如王兆文所说的那样,这份报纸里面确实是对他们目前研究的这个东西进行了一些介绍,但是可能是之前的研究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所以介绍的并不是很多。
………………………………
588 沙漠革命
报纸媒体林全也不是没有打交道过,比如说早些年在尼日尔的时候,他接待过纽约的时代周刊的采访,要论影响力的话,那一个在全球范围之内的影响力显然是更大一些的。
而之前在乌海的时候,他也遇到过其他的媒体,又一次南方周末的一个记者就来采访过,而且那个家伙还混进了前来体验农场的市民队伍里面去了
“行,这件事情干的很不错,那些人呢?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
虽然钱钟书说过,喜欢吃鸡蛋不必要去看一看会下蛋的老母鸡,但是林全心中却还是对倒腾出这样成果的那个团队很感兴趣!
在他看来,对方显然也是明白这个技术的意义的,但是对方却还是把这个技术交给了自己,从这一点上来说的话,林全都必须要好好的感谢一下人家才行!
这个技术从商业角度来考虑,简直是无价之宝!
对方却一点都不留恋,这说明对方淡泊名利,至少淡泊利益,这样的人让林全很感兴趣。
大概,这些就是那些专门研究技术领域的专家们的风范吧!
“他们已经回去重庆了,易教授本身还是一名大学教授,他除了搞科研之外,还有代课的任务,而他的那些学生,很多已经快要毕业了,这个项目是他们毕业论文的参与项目,论文答辩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这里面的东西,所以他们也帮了很多忙!”
王兆文稍稍的有点遗憾,这些人虽然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对方是专门研究技术的研究人员,但是王兆文对这些人却很是喜欢,跟这些人相处的时候,尽管在习惯甚至是沟通上都稍稍的有点障碍,但是对方的脾气很好,相处起来很融洽,而且这帮人真的是工作狂人,一天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泡在实验室!
要不是王兆文担心他们的身体,每天都会来拉闸断电,逼迫他们回去休息的话,这帮家伙怕不是要天天熬夜了!
“这样啊!赶明我亲自去一趟,看看有没有可能聘请他为我们的技术顾问什么的!”
林全稍稍有点惋惜,大学教授的收入其实不低了,算是中产阶级了,而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算是不错了,易教授年龄四五十岁,这个年龄已经处于无欲无求一心钻研到自己喜爱的事业之中去的状态了。
所以金钱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他而言毫无意义,给了他反而还有可能恶了他,但是不去表示感谢的话也不合适!
于是林全决定亲自去登门拜访一下,顺便给他们学校或者是给他们的实验室捐赠一点钱,帮助他们改善一下研究设施什么的,这也不错了!
全国的大学都有很多的研究课题,每个大学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实验室,而实验室里面的东西可是非常昂贵的,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都是非常精密的仪器,这些东西的价格很高昂,但是做实验的话,也是必须要使用到的,缺了这些东西就不行!
而为了试验的准确性,这些仪器还必须要达到使用要求才行,稍稍有点偏差的话,都有可能会对试验的研究成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全国的知名大学林全知道的不多,不过重庆的这个应该不算是很出名的大学吧!
而一个大学能够拿到交易部的补贴是根据其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校的评级来决定的,易教授的这个大学,学校的等级恐怕不是很高,能够拿到的补助大概也不会很多,所以他们实验室的器材肯定不是最顶尖的!
林全也不知道最顶尖的器材需要多少钱,但是再多的钱都比不上易教授送给他的这个专利的价值高!
既然这样的话,那他就算是大出血,也要去一次了。
易教授他可能请不过来,但是他的那些学生们如果有想要过来的话,林全还是愿意接收的,一方面可以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的紧密,第二点他们都是在易教授这边帮过忙的,实力肯定是有的,不然的哈易教授也不会带在身边了。
现在的人才科是很难招聘的,能够找到几个人才并且留下来是很困难的事情的。
大一点的企业都开始注重企业的创新和研发了,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每年据说都有投资上千亿进去研发,这样的投资金额,还是非常恐怖的!
王兆文把林全的话都记了下来,还询问了一下其他的事情。
“对了,这个技术一旦可以批量的制造出产品的话,你们就立刻弄一个地方进行实验,第一批次不要搞太多,弄个50亩土地就可以了,如果证明这个技术是可行的,而且成本等综合方面的合算是合理的话,我们在来大范围的推广!”
林全在乌海这边承包了6万亩的土地,这么大的面积他还没有来得及全部消化。
别看乌海农场现在的规模不小,但是实际上乌海农场开垦出来的面积只有不到2万亩而已,而亿利集团那边赠送他们的2000亩土地还没有开发,这一片土地的价值还是很不错的,林全觉得如果要试点的话,可以在这边先弄起来,到时候跟他们这边的新农场一样,弄成一个综合性的展览区。
说起来,这个粘合剂如果真的有效果,并且成本不是很高的话,那么他们一旦实验成功了,当地的其他农场肯定会进行跟进的,而林全一人的力量还不够,要是能够把大家都发动起来的话,那这件事情就成功了。
“嗯,我知道了,我们会处理的,哦对了,老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农场的规模肯定要在扩大一点了。”
王兆文其实是想要开口要钱,但是他不太好明说。
林全笑了笑,他刚才提出来的那些要求没有一点是不用花钱的,对方开口要钱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要是他把事情办成了结果还不要钱的话,林全才会觉得不正常呢!
“嗯,没问题,人员确实是要扩充一些了,另外,农场这边的基础设施也要稍稍的提升一下了,请一个工程队过来设计一下吧,钱的话,我会让张川那边划给农场的,让王玲审核一下就行了。”
………………………………
589 泰勒的灵感
“我原以为你在尼日尔的那个农场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没想到在这边居然还有另外一个奇迹,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对于乌海这边沙漠里面出现的这个农场,泰勒感到很惊讶,她甚至把这边的事情称之为奇迹。
当然了,在林全看来的话,用奇迹这个词来形容多少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他在乌海这边的农场当然是算不上奇迹的。
说起来他在乌海这边的农场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发展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资金上面的投入,乌海农场的起步点就跟尼日尔的林氏农场不太一样。
那边的农场真的是蚂蚁搬家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这边的弄出来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着巨人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两地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乌海农场是林全关注的重点,毕竟这是在国内,他做事情不一定是考虑经济效益的,更多的考虑的是社会影响,也算是拉动就业,促进投资吧,说起来,他在乌海农场这边砸了有接近1500万了!
这笔钱肯定不能算是小数目了。
不过现在的钱太不值钱了,这1500万砸进去还不够,如果按照这个发展趋势的话,他要把6万亩农场都按照这种新技术改造一下,至少需要再花4000万!
“这不算是什么,你如果在二十年前来的话,那个时候的场景才会让你吃惊呢,说起来,我们国家跟沙漠斗争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从汉唐事情,当关中的人口突破了土地承受的极限的时候,耕地的沙漠化就开始了,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防沙治沙也就成为了政府的一个工作了。”
“那边看到没,靠近黄河的那一块!”
林全看她听得迷迷糊糊的,于是伸手指了指远处亿利集团的示范项目,这个项目里面有不少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取得的成就,当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