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第378章


人中的异类,也不认为跟着了个反贼出身的总兵会有什么发展。
对于这一点张楚早有准备。当一本保安军初中的物理课本摆在宋应星面前时,宋应星简单翻阅后马上被吸引了。而当听说这书为张楚所著,他那里还有更高深的高中课本时,宋应星不淡定了。立即收拾东西和来请他的人走上了北上辽东的路。
宋应星顾不得北方的苦寒,也顾不得纷飞的战火。古语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能明白张楚所写的这些高深的知识,吃些苦、冒点儿险也是值得的。
张楚专门跑回了旅顺来接宋应星,同时到达这里的还有孙元化和汤若望。现在崇祯皇帝已经死了,孙元化这个大明的罪臣,曾经的死人可以复活了。
这两年张楚可没有让孙元化光隐姓埋名的过逍遥日子。孙元化被张楚安排在兵工厂负责火炮的研制和改进工作。这次来见张楚一是要在东北地区建立新的兵工厂,同时也是来向张楚报喜的,新式的火炮制退机可以投入实用了。
这种新式的火炮制退机张楚也只是在论坛上看到过基本的原理,真正要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不过孙元化必竟不是常人,张楚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子,他就给张楚一个新的世界。
孙元化这两年来从材料到工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的克服,终于试验成功了可以用于实战的火炮制退机。
张楚和孙元化之所以在火炮制退机上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发明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别的不说如果战舰上的火炮安排了这种制退机,在开火后就可以迅速的将火炮复位,火炮的射速可以提高好几倍,一门火炮的威力相当于过去的好几门,而且迅速复位的火炮没有太大的位移,能够很方便的修正火炮射击的参数,会使火炮打的更准确。安装了这种火炮的保安军战舰在现在的大海上将鲜有敌手。
汤若望怀着一颗布道天下的心到了山西,最终他却被张楚的种种神奇构想所打动,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制新奇机械之上。这次来他也给张楚带来了一批战略物资,那一箱箱的是他新制造完成的望远镜,张楚的人连年不断的烧银子进行试验,最近制造出了透明玻璃,张楚立即让汤若望用这批玻璃试制望远镜,有了透明玻璃制造望远镜对汤若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他很快就制造出来了一批望远镜,完成之后和孙元化一起到旅顺给张楚送来了。
宋应星乘船到达旅顺还没有上岸就被这里的一切震惊了,在港口中停满了各种船只,其中有的十分庞大还是宋应星从未见过的样式。
跟随宋应星的人向他介绍他才知道那是保安军的战舰。其他的小船则是大量的运输粮食的货船和一些要出海打鱼的渔船。张楚为了解决东北地区人们吃饭的问题不但造船从江南运往粮食,而且还造了大量的渔船下海捕鱼。可算是为使灾民们有一口吃的想尽了办法。
宋应星听后心中很是欣慰,他本以为武将多是粗俗之人,没想到这个张楚不但懂得许多高深的知识,而且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一心都在想着怎么能够让灾民活命。
宋应星走下海船码头见到了来接他的张楚和孙元化,宋庆星首先震惊于张楚的年青,本来他以为有这么多知识的人应该是读了多年书的老人,而张楚却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即便是从娘胎中就开始学习又能学到多少东西。
更使他震惊的是他竟然见到了孙元化,这个已经被宣布死去了的人。徐光启和孙元化都是在这个时候科学方面的泰斗级人物。
宋应星也是醉心于科学技术的人,前些日子还为失去了徐光启和孙元化这样的人物而伤心,没想到孙元化这次能够死里逃生。
张楚将宋应星接到了自己的总兵衙门,与他没有太多的客套而是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按照张楚的想法他将在旅顺开办保安军的科学院。这个院长自然是由孙元化来当,宋应星作为孙元化的助手来协助他的工作。
“你们看我的想法能行不能行?”张楚向众人问道。
“发展科学是应该的,不过这进行科学探索是花费极大的,还有可能失败。”宋应星提醒道。
“花再多的钱,经历再多的失败,也要推进科技的发展。”张楚来自未来,更知道科学技术水平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多谢大帅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宋应星急忙说道。
张楚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没用多长时间科学院就选好了地址开始了开工建设。张楚为了保证科学院的先进性和方便使用,在建造时采用了很多新的建筑技术。连平常用来建设城堡的水泥和钢筋都运过来,按照张楚的图纸一栋三层的科学院大楼建设了起来。
孙元化和宋应星都很激动,这下子有了一个能够安静做学问的地方了。
可张楚并不想让他们俩在这里安心的搞研究,而是想让他们解决农民种地的问题,研究出怎样能够使粮食增产。
第四百八十八章 蒸汽机
作为被饿怕了的广大饥民中的一员,张楚十分重视粮食的生产,见识过后世粮食产量的他知道现在的粮食还有大幅增产的可能。
在张楚刚刚能站住脚吃饱饭的时候就命人开始了对粮食种植的研究。那里张楚很难找到有学识又懂得耕种的人才,只能让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和一些年青的读书人一起不断的摸索记录总结经验,张楚能够给他们的帮助也只有告诉他们尽量从种子和肥料这两个方面想办法。根据后世的经验总产量较高的作物要数甘薯和玉米这些外来的作物。在明末这些作物已经传入,但种植的范围还不十分广泛,单产也不是很高,徐光启等人还曾做过推广,但因为各方势力的阻挠最终没有成功。
张楚的想法是让宋应星来继续干甘薯和玉米种植推广的事,现在这两种作物的产量不是很高,但却也表现出来了耐旱,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的优点。通过不断进行种子的优化,今后这两种作物没准能成为农民的救命粮。
宋应星对此当然不会推辞,济世救人的情怀在这个年代大多数的读书人心中还是很强烈的。
“张大帅,对我不用客气,只要能让穷苦百姓熬过饥荒,让我干什么都行。您的那些农作物在什么地方带我去看看。”宋应星听了张楚对当前这些农作物研究的情况,立即决定跟着张楚要把这功在万世的工作做好。
“不急,那些农作物还在山西,我正派人运过来,看能不能适应东北的气候环境,宋先生一路上舟车劳顿,先休息一下,再开始工作。”张楚知道这人才的保贵,可不想将这不可多得的人才累坏了。
“我不累,听说您这里有许多新奇的机械和物品,带我去看看。”宋应星虽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通过在船上听随他而来的保安军队员的介绍,他对张楚所做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这时显得精神十足,恨不得马上见识到那一切。
“好吧,宋先生既然不累我就带您到各处转转。“张楚当然会答宋应星的要求。
接下来张楚和宋应星等人也没有休息,在张楚带领下参观了在旅顺的保安军的纺织厂和兵工厂,宋应星一下子就被工厂中的各种神奇的机器所折服了,他真没想到人可以将自然的力量利用到这种程度,那流动的溪水竟然也是人们最好的帮手,飞转的织机可以替代大量的人力。人举不起来的千斤重锤被水力高高举起不断的锤打着钢铁,锻造出大量的武器和农具。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宋应星以为这些只能在神话中出现。
张楚看到宋应星对这些机械很感兴趣于是说道:”我们刚制成了一批更神奇的机械,您要不要去看看?“
“看,当然要看。”这些东西都如此奇妙,那张楚口中的更神奇的机械会是什么样呢,宋应星的好奇心更强了。
张楚带着宋应星来到码头上一个大仓库的外边,这里有人正在调试机械。
“这是我们最新型号的蒸汽机,这种机器我们已试制了多年,经过不断的改进设计使用新材料,现在机器的运行已经很平稳了,跑、冒、滴、漏已不那么严重了,可以投入实用了。”张楚热心的向宋应星介绍着。
“这个有什么用?”宋应星看着这个需要烧煤,还有许多轮子的机器,真不知它可以干什么。
“这个的用处可大了。我现在主要是用它来带动水泵。”张楚指了指旁边的有着长长管子的机械接着说道:“这就是水泵,它在蒸汽机的带动下,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有了它们我们就可以将河谷中的水抽到高处灌溉干旱的土地,这样天旱时照样能够保证粮食的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