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簑烟雨画故里》第25章


“青秋本就是小少爷管家。”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那明儿能见着小少爷么?”
“自然能,小少爷保证。”
“那我去芙蓉苑。”
“晚上不用起夜,一觉天亮,过这边厨房做饭。”
“嗯。”
青秋高高兴兴去了。竹苑一片安静。
“听同行乞儿周进说,青秋的小少爷是曹营县县令古进幼庶子古吉,此人长年卧床,太医也束手无策,去年人已去了。青秋七岁就开始独自侍奉他,人去后,他也疯了,为找小少爷,便跑出了府,沿途很多乞儿怜助他,否则也遇不上庄主。”
梅放叹惜了声。
“古吉这个名儿好像不咋滴呢,古力爷爷并未自取名与我,而是用了奶奶早先欲给孩儿的名儿。你说同名同姓也就罢了,我瞧青秋那眼光子,仿佛我真是他小少爷,我总不能也长个死人模样吧。”
“呸!呸!呸!净打瞎说。单他长年卧床,太医无救,随侍疯巅,哪样能与咱古吉比?”
徐條对古吉可上心了,就差给人改姓了。
“无妨,这般忠心之人,不做管家倒是可惜了。从明儿起,庄子上下所有人都只准喊我古吉,若他在你等跟前提及小少爷,你们也要纠正他,我就不信治不了他。”
众人双眼俱是一亮,应了。
青秋带袁舟白,梅放做了十五人卯放。果然饭间,青秋要挨古吉做。古吉说了句。
“喊我古吉,青秋才可坐古吉左手。”
青秋僵持了一个月,仍是一口一个小少爷,虽说次数有所减,但众人都觉古吉之法已不可靠了。
古吉顺其自然,处处刁难,只五月中旬,青秋说要与小少爷呆一晚,古吉允了。这晚青秋抱着小少爷哭了一整夜。翌日一早,古吉一词终于脱出了口,最高兴之人莫过李鸿,青秋老粘着古吉,他几乎欲拿眼刀子戳人了。
第24章 第 24 章
京城郊县耕牛已满数,北方其他县县令已是结伴到古院访求耕牛,谁也不曾料做成此等大事者竟是一二十岁青年。皆说本县早已备好养牛院,只盼耕牛入驻了,古吉应承牛教上手,立时发送至各县。
五月底,七百八十头耕牛分送至了七县。乌莽查奎带王络,马奔驾四辆马车送三十套牛耕农具,二十大筐冰镇李,六百大柚前往长古院,仲夏,乌莽与王络租了八辆板车,卸了二十五套牛耕农具,带三十二头牛,十二筐冰镇李,三百二十大柚直往大古院。
查奎,马奔租二百板车带八百头牛再次返北,沿途驿站,里正带村民担草,提水相迎送。草与水皆有付钱。
同时,乌莽与王络在海口县坳子市购战奴一千二百人,留三百战奴及一万五干两现银在大古院,提走大古院所有女眷,五十二岁以上男子及十四岁以下孩童,带走全部鱼干,椰粉,五板车椰子,沿县收租空板车二百三十辆,女眷,男子及孩童皆坐板车,返回长古院。留三百战奴于长古院,留银一万二千两,牵走刚入圈九百头耕牛。魏毓十人及新进管事们在中心阁直抽嘴角。
秋闱,古院竹苑除管贤皆有参试。青秋与徐條在客栈一手包干六人吃用睡。
古院,袁菲,乌格,乌蒙带二十战奴前往十一县回收小牛赎。
管贤,梅放三人带战奴等人嫁接未应期果树,收番薯,地蛋等作物。送果入京城及郊县共十袁氏鲜果坊。古吉已策好青秋万古酒楼与曲氏暖吉楼坊,李鸿,徐條,高育正在研模。赵殊四人带剩余战奴教耕牛。
古吉独自在三进门内,七大阁之一的逍遥阁内修剪梅枝。古院内一进门有四轩,二进门为六苑,三进门为七阁。
九月中旬,六人皆已中举,张芝选竟是亚元,古吉排名最后。青秋莫名凶了古吉一顿,古吉灰溜溜受了,是他小看了青秋,人家可不大稀罕商贾大管家一职。
十月初,仓止,波邢带一百战奴,两百套牛耕工具,新制独营账簿前往长古院,移交牛耕推广中心。往后古院只派人接收北方牛犊教养发送之事,长古院与李氏木工坊直接订制农具,主管并兼管大古院内耕牛,教养南方耕牛,发送至全国及接收南方牛犊一事。
古吉给老古力上香。并据绒冬,鸡毛弹,花草,酱腌,果饮,竹具,酿酒,海味,冰藏制作坊画了各式实物制作步骤图。
十一月底,乌莽、王络带六百一十五战奴,一百四十大古院人,九百头耕牛抵达古院,战奴由乌干,乌蒙安排在了西仪护院。
叶康,古占,仓显培,顾庸,朵明卫皆已上五十五岁,也全入住海棠苑,约九十女眷全入了西仪佑院,三十男童及十三中老男子入了东仪佐院。
十日后,古吉按年龄,性别做了长古院人的详细安排。除六岁以下玩耍女童外,女眷全入绒冬坊,弹,压,塞绒由女童做,其他女子做针织。除六岁以下玩耍男童,剩余全入私塾,十三中老男子入花植培育坊。五十岁以上老妪入鸡毛弹制作坊。
六百一十五战奴熟练耕牛,嫁接,窖藏,釆摘,搬运。同月底,京城城门立专道,主管战奴进出事宜。
古吉收走三堆银票,取来酒楼策图,经营律文与李鸿、青秋、高育等人细看,他则和王络细谈回购牛赎、教养牛一事。
李鸿看了酒楼策图递与了高育,高育接过后,他则继续翻看经营律文,看过前十来张,便忍不住瞧了身侧正浏览着菜名的青秋,又去看了正与王络闲谈的古吉。
赵殊四人及管贤也来了。堂子稍挤,古吉立即起身道。
“诸位聊着,我与青秋下厨去。”
青秋先去芙蓉苑找人去大厨房搬来食材并打下手。古吉去了竹苑小私库搬了各三斤暑粉与椰粉,做了一大锅滑肉。不过一个半时辰,院内大桌上已摆放齐了三大主菜粉蒸薯苋骨,软滑舒酥肉,飘香圆子片及十小菜。
桌上每人摩拳擦掌。古吉与青秋并肩落坐,对面是管贤,张芝选。两侧自然是李鸿,徐條,高育,赵殊及姚叶霄,巩凡。
“此桌饭菜市价五百两银子,今儿请大家免费品尝。”
高育笑道。
“你这吓人呢。”
古吉也笑道。
“青秋万古酒楼三道招牌菜在此,往后诸位宴请贵客,酒楼一律七折价,值与不值,先试吃,后定夺。咋这么香呢,开饭,开饭。”
一群人皆笑拾箸,朝菜夹去。
十二月底,长古院,仓止,波邢带最后一批入古院之九百头牛再次北上,沿途驿站也仅能供部分草料,官道附近村民担草相迎送。
年初,南方长古院设教耕所及教耕场,牛棚圈齐牛已近千头,牛芒山中野牛有闻牛犊及母牛声下山,亦有战奴从深山所赶,互调主管人事员后,南方各县亦开始推广牛耕。
北方牛耕已覆盖近三分之一良田肥地区。乞丐,官奴,战奴无自由身以长工待之,难民可自由留去。乞丐,难民几乎往南北官道集聚,古院一时呈收容所。朝廷喜闻乐见。
二月中旬,京城万古青秋酒楼与最大曲氏暖吉楼坊,古氏酒坊,果饮坊,鸡毛弹坊,花植坊,百味坊,海味坊几乎同时开工。李鸿,徐條与青秋、高育,管贤,赵殊四人皆各行其行。
三月,四千亩所拥果品,竹品,菜品,饮品之釆摘,加工,运送,储售皆需大量人手。长古院两百战奴分送千头耕牛南下、北上。入二十二岁古吉独行于官道,租车捡人,沿途可见牛耕已然普及尚明国境内。
管贤得秀才第一,伍木圭,秦化已过府试童生。
七月李氏木工坊,魏氏鸡毛弹坊,高氏酒坊,曲氏暖吉楼坊,马氏竹品坊,袁氏鲜果坊,梅氏海味坊,徐氏果饮坊,叶氏花植坊,王氏百味坊,袁氏冰藏坊十一坊于尚明国遍地开花。
“古院,长古院,大古院共纳税三十万两银。青秋万古酒楼,古吉占七成,酒楼老板青秋占三成。李氏木工坊,古吉占四成,其它十坊,古吉皆占六成,剩余四成由其他三方异姓管事分成,举仕者皆非坊主,而是盈利分成之人。
古院,长古院,大古院三大院于民间声望仅限于尚明国牛耕衍繁之地。南来北往所管人数近六干五百人,车辆七百之数。战奴达二千八百人之多,其余皆为村中孤寡,境内乞丐,官奴及贫县村民。”
御书房,年轻帝王墨华并三阁老,两辅臣,一御史皆沉默。其实六老皆知年轻帝王之欲,无非是管控古院。四千亩山地,已富敌一大县。这块膘肉竟出自一二十岁青年之手,牛耕一途足以固一国之本,且其仅用五年之期。
墨华揉了揉额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