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城市闯战国》第229章


赵无铭看向黄皓:“有劳宦者令遣人到城外汉军大营,召集汉国一应官员前来信都王宫议事“。
“遵旨“。黄皓心中一喜,当即转身往前面走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再起波澜
赵国百官以及韩信等人鱼贯而入,主位之上不知何时早已并排安放了两张席位赵语和赵无铭两人并肩而坐。
众人见状躬身对着主位上的两人躬身一礼:“参见大王“。
“秦国与中山国联手来袭,不知寡人应该如何应对“。赵语环视百官对着他们询问。
薛礼对着赵语躬身一礼:“秦国来袭大王可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齐国,协助魏国使节在齐国释放魏国大将军庞涓等将领,待齐王放人之后可立即对魏王呈利害复夺河西上郡“。
“出使齐国需要时间,服齐王释放魏国将领也需要时间,待魏国出兵则更需要时间。而我国却恰恰并没有时间“。赵疵对着赵语分析。
赵语缓缓点头:“赵疵统领此言在理,我国并没有时间,如今秦国和中山国来袭又为之奈何“。
“我国目前只有五十万兵马,挡住一国以是勉为其难,若同时抵挡两国只怕败多胜少。所以为今之计,只能向他国求援“。兴平君想到目前面对的局势,对着赵语分析。
赵语看向兴平君:“求援自然是刻不容缓,只是待他国援兵赶到恐怕邯郸已经不保“。
兴平君等人嘴唇动了动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目光看向韩信等人最后又移向和赵语并肩而坐的赵无铭身上。
赵无铭看着兴平君等人的目光,随即对着赵语出言:“秦国和中山国,孤愿和大哥一人选择一国,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不知四弟想对战那一国“。赵语见赵无铭挡着点赵汉两国官员问出这番话,心中大舒一口气。四弟在汉国是否如他的一言而决,等会自然一目了然。
赵无铭看向站在下首的陈平:“军师对此事有何看法“。
“臣提议赵国对战秦国,我国对战中山国“。陈平对于此事早有预案当即回复。
此言一出赵国百官顿时哗然,赵语难掩心中的震惊对着陈平询问:“此事可当真“。
“大殿之上怎能戏言?“。陈平对着赵语反问。
赵语压下心中震惊的情绪:“中山国想一举吞了我赵国,其心坚如磐石。且不此时其国内任在聚兵,就单七十万大军又如何抵挡“。
“能不能挡住中山国就看赵王如何抉择“。陈平把这个问题重新踢给了赵语。
赵语感觉一阵迷糊:“难道此时寡人还能有选择?“。
“外臣有上下两策供赵王参详。先下策,我国在信都巨鹿一线固守待援。等魏国出兵之后赵王当即回军,中山国必会退去“。陈平对着赵语缓缓出第一天计策。
赵语稍稍思索,陈平所的就是他目前所想之事,可是看陈平的神态好像还有更好的选择:“那不知上策又是什么“。
“吞中山国“。陈平不急不缓的出这四个字。
大殿之中顿时掀起轩然大波,顾不得还有外人在场,赵国一众官员当即议论开来。
“中山国来势汹汹,百万大军整装待发,我国又如何吞的了中山国“。
“如今秦国和中山国遥相呼应,就算我国这些年实力没有大损,也不可能在如此危局之下全身而退“。
“虽如今有汉王相助,但双方兵力相加也不过百万,或许能勉强能战退一国。此时吞并中山国,岂不是有些过了“。
赵语目光环视,见汉国一众官员并没有出声,随即心中升起一丝好奇。汉国之人是不知道中山国实力狂妄自大,还是的经过一番谋划:“不知如何吞中山国“。
“若赵王舍得赵、燕、齐三国交界之地的武恒、饶、安平诸地,我汉国愿助赵王一臂之力,趁此良机让你赵国吞了中山国“。陈平对着赵语解释。
赵国百官皆是一愣,汉国要这些地方做什么?难道他们想要这块飞地?这未免也太远了吧。
赵语好像猜到了什么,却又不敢肯定:“燕国?“。
“中山国为赵国的国中之国,其中三面都处于赵国疆域,唯有东北方向和燕国接壤。若赵王能把这些地方当着条件,让我国以赵国使节的身份和燕王商谈此事,燕王或许会出兵。彼时燕国突袭后方,我国在前面阻难。一旦魏国出兵,秦国退去。赵王当即回师,三国联手攻入中山国,中山国焉有不败之理“。陈平对着赵语缓缓解释。
赵语心中一喜,可仔细推敲却又摇了摇头:“燕王不可能出兵“。
“若是弟以赵国使者身份前去燕国呢?“。赵无铭对着赵语回复。
赵语一愣:“你亲自前往燕国?“。
“东胡欺压燕国无数年,燕国早已恨之入骨。我汉国居于东胡以西,此时若孤以汉王的身份兼赵国使节前往燕国,不知燕王又会作何选择?况且此事对大哥而言有益无害,就算燕王不出兵。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大哥回军,中山国退去维持现状而已“。赵无铭对着赵语解释。
赵语细细思索赵无铭这番话中的可能性。
赵无铭再次对着赵语解释:“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面对东胡这个强敌,他难道就不想看一看汉国的兵马究竟如何?是否值得他燕国倾全力灭东胡?“。
“四弟之言在理“。赵语缓缓点头:“只要燕国能出兵,别仅仅只用赵、燕、齐三国交界之地的武恒、饶、安平诸地,就算将中山国割给燕国一半又有何妨“。
“弟不仅是汉王也是成王四公子,此事就交给弟“。赵无铭对着赵语请命。
赵语露出感激的神色:“此事就劳烦四弟了“。
“大将军何在“。赵无铭微微点头,目光环视最后看向韩信。
韩信大步走出对着赵无铭躬身一礼:“听凭大王旨意“。
“大将军为主将、陈平为军师率领我汉军迎战中山国“。赵无铭当即对着韩信吩咐。
韩信、陈平等人躬身一礼:“诺“。
“各地空虚,此时事不宜迟,还请大哥速速出兵迎战秦国“。赵无铭对着赵语提示。
赵语目光环视看向百官:“传寡人旨意,立即点兵奔赴石城诸地“。
“遵旨“。赵国一众官员躬身一礼,随即鱼贯而出。
赵无铭和赵语从主位上站起来,赵语对着赵无铭一礼:“燕国之事当以汉国为重,切不可因我赵国误了大事“。
“大哥是王者、弟亦是王者自然分得清轻重“。赵无铭对着赵语回礼。
赵语不在多言,当即往大殿之外走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燕王的反应
燕国蓟城王宫之中,一名老者正在观看竹简,双目之中不怒自威。
脚步声响起一名面容和老者年岁相仿的宦者双手捧着竹简走了进来,面露笑意让人忍不住生出亲近之感:“大王“。
“何事让你如此高兴“。姬正听见声音放下手中的竹简,对着宦者令左志询问。
左志把手中的竹简递给姬正对着他解释:“刚刚收到赵国发来的国书,故此老奴欣喜异常“。
“赵国的国书?“。姬正接过左志递来的竹简并没有立即打开,反而是低头沉思:“天下列国乱做一团,先是齐魏之战。紧接着赵成王驾崩,二十万安阳之兵围攻邯郸,赵语登基为赵王。秦国突袭河西,魏国惨遭大败。如今更有消息传来,赵国代云君举四十万大军南下,因汉国突袭惨遭兵败。秦国举兵六十万会同中山国倾国之力,意图瓜分赵国。此时接到赵国、国书,又有何欣喜?“。
“大王应该在加上两场大战,楚越之战以及韩国灭郑“。左志对着姬正这番话做补充。
姬正也不恼怒,只是疑惑的看着左志:“既然知道,那你又何喜之有?“。
“方才大王不是了吗?汉国突袭,赵国代云君兵败“。左志对着姬正提示。
姬正疑惑的神色更加浓厚了几分:“寡人方才确实了这番话“。
“汉国“。左志见姬正还没反应过来,对着他再次提示。
姬正好像明白了什么:“听此国居于赵国以北、东胡以西,前段时间据我国派往赵国的眼线汇报,据汉王正是赵种的四公子赵无铭“。
“那不知大王对汉国的实力又了解多少?“。左志对着姬正再次询问。
姬正稍微思索:“具体实力并不知晓,但据传此国以征服娄烦,此次南下有又近四、五十万大军。寡人猜测汉国的实力,应该不下于当今天下任何一国,只是未被证实而已“。
“赵国、国书上有言,此次出使我国之人是赵成王四子、汉王赵无铭“。左志对着姬正解释。
姬正一愣,当即一喜随后又摇了摇头,紧接着一阵叹息。
左志对于姬正的反应有些疑惑:“大王何故如此?“。
“若来的是汉王,汉国的具体实力也被证实。寡人可率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