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我是哲宗》第216章


“父皇,话虽如此,但是儿臣仍有疑问,”二皇子赵牧走出班位对赵煦拱手说道:“经过战争,虽然大量的塞尔柱百姓以及那些被占领国的百姓数量大量的减少,但是从整体数量来看,他们仍然有着极为庞大的群体,难道我们就这么放任不管?恐怕,一但我军主力撤退,这些被占领国的百姓就会反咬我们一口,虽然文化的侵蚀是做有效的方法,但是,从时间上来看,这似乎久了一些。”
赵牧的话正好说中了赵煦心中最为矛盾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不再那么锋芒毕露,嗜杀成性,想的更多反而是如何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过得更好,但是诺大的占领地,复杂的宗教关系,有让赵煦的心里变得极为矛盾,若是以前的赵煦,他会毫不犹豫的将那些伊斯兰教长钉死在城门上,但是现在的赵煦更多的会考虑到一但这么做了之后的后果,因为在伊斯兰地区,教长和学者的权威性甚至比当地执政官的权威性还要高,所以赵煦需要他们为自己效力,由此看来,对这些人的洗脑工作就得抓紧时间进行了。
赵煦一手托着下巴,一手不断的敲击着自己面前桌案思考着,过了许久,赵煦对自己的长子说道:“骐儿,将我们占领地,所有的教长,学者,统统请到这里来,朕有话对他们讲。”
赵骐躬身领命说道:“儿臣遵命。”
“卢俊义。”
“微臣在。”
“通过军驿,传旨身在玉门关的徐亮,命令他加快修筑水泥大道和植树造林的效率,同时通知户部柳石海,下达户部榜文,鼓励百姓西迁,西迁越靠西者,给予安家费越多,纹银三十两至一百两不等,且朝廷免除整个新占之地五年的农业赋税,和两年的商业赋税,以便这些地方商贸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微臣遵旨。”
下了朝,赵煦回到自己临时的御书房,而被私下召见的铁虎已经等在了这里,“臣中情局铁虎,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见到赵煦走进房间,铁虎赶忙对赵煦躬身施礼道。
“坐吧,喝茶自己倒,这没外人,朕有些事情需要你去替朕做。”赵煦一边走向房间里边坐塌,一边对铁虎说道。
“谢陛下,臣恭听陛下圣训。”
“我国的中情局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可观的规模,同时,这其中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非我汉民种族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衷心如何,朕不想过问,这是你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中间出现逆反,这就是朕的事情了。”赵煦端着茶杯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茶杯中碧绿的茶叶说道。
“陛下放心,所有不是我汉民的谍报人员身边,都至少跟着三到五名隶属于微臣的谍报人员,如果这些外族工作人员一但有任何叛逆之心,微臣的属下们会直接将这名叛逆的人员就地诛杀。”铁虎对赵煦解释道。而站在赵煦身边的小豆子早已习惯了自己这位皇帝老爷,而且保密工作,他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他已经跟在赵煦身便三十多年了,而且他还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影,以及影所领导下拥有大量忍者的暗部,同时小豆子也非常的清楚,一但赵煦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那么他的生命恐怕也就要被画上句号,因为他知道的却是太多了,但是他却不后悔,自己的皇帝老爷给了自己一切,家人,孩子,财富和地位,作为一个太监,他已经得到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他已经很满足了。
“很好,今天朕再给你一个任务。”赵煦停下手中拨弄茶叶的杯盖对铁虎说道。
“旦请陛下吩咐。”
赵煦喝了一口茶说道:“今天的朝会你也听到了,朕已经命令太子将占领地内所有的伊斯兰教长和学者们全部都请到这座行宫里来,朕需要你给他们洗洗脑,让他们全部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也好为朕所用。”
二百九十九章 耶路撒冷
赵骐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塞尔柱国所有大城市的教长和学者们全部被请到了伊斯法罕城,而在这一个月的期间,二皇子赵牧,三皇子赵烈的二路军和呼延灼的五路军齐头并进,将塞尔柱国中西部的雷伊城,尼哈温城,哈马丹城,加兹温城,马拉盖城,大不里士城,纳希切万城,曼西克特城,阿尼城,都已经全部拿下,除了在曼西克特城遭遇了塞尔柱军队的殊死抵抗之外,其他所有的城市几乎全都是不战而降。
还是这座被临时改为皇帝行宫的城主府大殿内,同样还是一群在商量事情的人们,只是唯一不同的是,坐在里面的人除了赵煦和自己的几名贴身侍卫之外,其余的人全都来自各个城市的伊斯兰教长和学者们。
“各位尊敬的教长和学者们,你们好,”赵煦端起桌子上的一杯从自己的帝都汴梁运送而来的宫廷御酒,向在座的教长和学者们遥遥一敬,极品官窑白瓷的酒盅,烧制的如同一缕薄纱,在灯光的映衬和酒水的波曵下显得如同是一件羊脂玉石的工艺品一般璀璨,在所有教长和学者们将自己眼前的酒盅端起来之后,赵煦又接着说道:“朕,乃大宋帝国的皇帝,同时,在这片土地并入我大宋帝国之日起,朕,也就成为了你们的皇帝,朕在这里欢迎各位教长和学者们加入我大宋帝国,希望在我大宋帝国的治下,各位学者能够各按其职,为了帝国将来的繁荣和昌盛添砖加瓦。”
说完,赵煦一口喝掉了自己杯中的御酒,而在场所有的教长和学者们也只得随着赵煦喝下自己手中的酒。赵煦的话说的很隐晦,希望所有人能够各按其职,其实告诉他们,都在自己该待的地方老老实实的呆着,而这话虽然隐晦,但是在场的却没有一个是笨蛋,所以所有的人自然是都听明白了赵煦的意思。
赵煦看着他们一个一个面容之中带着愁苦,自然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所以赵煦也没跟他们废话,直接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命令,是的,你们看错,就是命令,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是大宋帝国的子民了。
“各位教长,各位学者们,作为大宋帝国的皇帝,朕不得不亲自向你们这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们讲明一下我们帝国的一些基本的律法,详细的内容,朕会找专业的官员来教导你们的,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第一,身为我大宋帝国的子民,原有的种族语言一律废除,必须习得我大宋帝国所通用的汉语,不论是说,还是写,第二,所有子民必须穿我华夏汉民的服饰,并且将我华夏汉民所有的节日全部加入到你们原有的节日中去,第三,原塞尔柱国法律全部由我大宋帝国法律代替,而其他的像你们原有的伊斯兰教义,都可以保留,不过你们在学习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也要接受与我汉民族文化的交流,毕竟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等到你们回去之后,告诉你们治下的教民,未来五年的农业税和未来两年的商业税,朕全部给你们减免了,希望大家能够安居乐业,尽快的回复稳定祥和的生活。”
赵煦并没有直接废除伊斯兰教义,那是因为他不想,同时也没有必要,多元文化碰撞,才能出现如同春秋战国时代一般的百家争鸣,文化大发展的繁荣景象,同时,在儒家和道家文化潜移默化的交流之后,恐怕像后世那些极端的伊斯兰教民,就会很难在出现了,而赵煦还告诉他们直接为他们减免农业税和商业税,直接关心了农商的发展,让这些教长和学者们都甚是为之感动,只是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文化侵蚀的可怕一面,纷纷向赵煦这位新君主谢恩,不论真心还是假意,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教长和学者都是愿意默认这种国家的改变,有些教长和学者联合起来,准备随时迎接率军杀回来的奥利安丁苏丹陛下的圣驾,只是,他们太过小看了宋帝国中情局的谍报能力,以及赵煦手中那支被命名为“晓”的秘密组织,在他们生出联合起来抵抗宋帝国想法不久,便在自己的家中暴毙身亡,而幸存下来的那些教长和学者们,自然是跟着铁虎给他们安排的老师,开始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宋帝国百姓。
而当这一切发生过去之后,赵煦所率领的一路军,已经渡过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路向西,来到了世界上出产最有名的刀具的地方,大马士革城,不过由于战争的缘故,这里执政官和自己麾下的军队早已经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而留下的只有一些不愿意离开的百姓或者是没有能力逃离的老人和孩童。
在这里,赵煦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停留,简单的视察,留下三千驻军之后,赵煦带着自己的军队,向着自己向往已久的城市耶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