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第24章


け付又薪姓蕉费盗罚ㄖ饕茄菹埃┑挠?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2个坦克集团军,其中,7个集团军中就有47个步兵师和骑兵师、5个坦克军和4个机械化军。
战争末期,有些后备兵团和部队被改编成作战兵团和部队,上了前线。在这些兵团和部队中举行了一系列战术演习,着重演练了突破防御,强渡江河和展开快速进攻。
在我国领土上组建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及其他国家的兵团和部队也举行了战术演习。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部队准备与实施防御战斗,消灭突入的敌坦克部队,在被围的情况下战斗和突围,打坦克和飞机。后来,主要是训练部队实施进攻战,特别是注重演练突破防御和紧跟在己方炮弹的弹幕后面实施不间断的进攻,演练进攻战中步兵,坦克兵和炮兵的协同动作,步兵和坦克在行进间实施射击,封锁最强固的敌支撑点和火力点,把坦克兵团和部队投入突破口并迅速向纵深发展战果,以及训练指挥员和司令部对部队实施强有力的指挥,解决战争中出现的许多其他问题。在前线条件下举行的所有演习都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明确,具体实在,最大限度地接近于部队当前战斗任务的实际条件。在进攻前的准备中,先在浅近后方构筑与敌大致相间的支撑点,然后让部队在这里演练攻击方法。在防御战斗的演习中,演练击退敌人的冲击以及实施反冲击的方法和预备队向受到威胁方向实施机动。
在所有营、团和师的战术演习中,都有炮兵、工程兵和其他加强兵器参加,和步兵一起完成战斗任务,这样就能协同作战部队的指挥员在战斗中的行动更加协同。
实弹射击演习,紧跟在弹幕后面冲击、让坦克从步兵藏身的堑壕和掩体上面碾压过去,投掷手榴弹、设置与克服防坦克障碍和防步兵障碍等,对于部队的训练和精神战斗素质锻炼有着巨大的意义。在勃列日涅夫的《小地》一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述了一个战斗训练的例子:各突击队在格连吉克细岬进行训练。他们练习带着机枪跳入水中,攀登峭壁,在不方便的位置投掷手弹弹。战士们掌握了缴获的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洼,学会了投掷匕首,用枪托击打、包扎伤口和止血,熟记了约定的信号,练习了蒙着眼睛往冲锋枪的弹匣里装弹和根据枪声确定火力点的位置。没有这种训练,就不可能有登陆兵的勇猛行动,特别是第一夜的英勇搏斗,因为所有行动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着进行的。所有演习,其中包括在大后方的演习,都是在根据前线敌军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工程构筑的地形上进行的。军队的训练是根据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进行的。在这方面,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和各兵种司令的命令、训令和指示,根据战争经验修改的条令,起了特别大的作用。1942年,制定了《步兵战斗条令》。1942年秋,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了关于按一个梯队组织步兵战斗队形的第306号命令和关于坦克兵团和部队的战斗使用的第325号命令。关于组织炮兵和航空兵进攻的命令也有巨大的意义。
1943年制定的《红军野战条令(草案)》总结了苏军在战争第二个阶段的战斗经验。1944年新制定或修订的有《红军野战条令》、《步兵战斗条令》、《强渡江河指南》、《山地部队行动指南》、《突破阵地防御教令》以及与军队作战和训练有关的其他教令和细则。
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司令,各级指挥员,政治机关和司令部非常重视总结战争经验并将其及时传达给部队。在他们下达的命令和细则中,分析了战斗和战役经验,列举了完成战斗任务的实例,剖析了失利的原因,提出了让部队掌握新战斗方法的具体任务。与此相应的,是在部队的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视分析以往战斗和战役的经验,讲述并演示完成战斗任务的最有效方法和出现缺点的原因,研究德国法西斯军队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强、弱点。
可以作一个比较:在法西斯德国的军队中尽管战前制定的条令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很不相称,但是在它进行6年的战争中,却未修改过一个对军队来说比较重要的条令。
大多数方面军和集团军在整个战争期间的战斗训练与平时一样是经过周密计划的。在两次战斗的间歇时间,明确提出具体的训练任务。战斗训练考核结果以命令方式公布。
例如,1944年8月中旬,即在东喀尔巴阡战役开始之前,乌克兰第4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制定了《关于组织部队进行山地作战训练的指示》,接着又制定了《军队在山林地带作战细则》。这两份文件总结了在高加索、克里木和喀尔巴阡山的山前地带作战的经验。作为对这两份文件的补充,方面军炮兵,工程兵和装甲坦克兵司令部又分别制定了关于本兵种在山地作战的指示。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还颁布了关于部队做好在喀尔巴阡山地区展开进攻前的准备工作的训令。训令要求根据具体的战役情况和下达的任务利用相同地形演练进攻中将遇到的所有问题(其中包括步兵同炮兵、工兵和坦克兵协同动作,以便在山地进攻战中按统一方法使用炮兵火力的问题),要求每一个集团军都举行得到炮兵(包括迫击炮)和工兵加强与支援的步兵营的试验示范演习。军事委员会要求所有部队都组织从加强排到加强营的分队进行昼间和夜间夺取高地、实施正面进攻和迂回包围的训练,进行沿隘路或无路地形、多林狭谷、山坡和山脊运动并攀登山峰的训练,等等。所有演习的基本课目,都是加强排、连、营和团以迂回和包围动作进攻高地。在演习中注重演练连和营在山地的独立行动。各师都按照敌人的样式在高地上构筑了支撑点,然后让所有连和营及加强兵力在此进行训练。
近卫第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和兵团从8月16日起至26日止都完成了100小时的战斗训练计划。演习连续进行两三个昼夜,参演兵力完全脱离本部队。组织了长时间的山地行军,演练了进攻高地,特别重视小群活动。某山地步兵师建立了一处靶场,试验各种战斗技术装备以及驮载工具。在靶场以直观形式研究了步兵重型武器和炮兵武器的系载和卸载问题。炮兵、侦察兵、工兵和后勤分队与部队进行了一系列专业操练和演习。
1943年3至G月,即准备库尔斯克会战期间,近卫第1、第2和第5坦克集团军的主要训练内容是:抗击敌庞大坦克集群的冲击,实施反冲击和反突击,向受威胁方向迅速机动兵力。考虑到击退敌人的进攻后,坦克兵部队将进攻敌预有准备的防御体系,就进行了坦克兵与步兵、炮兵和航空兵协同突破防御的训练。在向集结地域行军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了分队、部队和兵团的编成问题。在准备博尔霍夫战役(1943年)期间,步兵部队除练习进攻支撑点外,还与即将合同作战的坦克旅一起举行了合同演习。维堡战役(1944年)之前,各兵团和部队利用在森林沼泽地形建立的有各种障碍物、纵深达15公里的训练场举行了演习。在白俄罗斯战役、利沃夫一桑多梅日战役,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满洲战役以及其他战役之前,担负战斗侦祭和突防任务的各先遣营、先遣部队和所有配属以及担负支援的炮兵,工程兵及其他专业部队(经常还有航空兵)一起进行了4至5次或10…12次演习。
在准备东普鲁士战役(1945年)期间,利用我军夺占的敌人永久火力点,战斗技术装备和障碍物举行了突破筑垒地域的演习。在白俄罗斯战役以及后来的东普鲁士战役之前第5集团军所属各兵团举行的实弹射击演习中,大部分目标是用缴获的武器显示的,坦克兵,炮兵和防坦克枪班进行了摧毁目标的实弹射击。
其地方面军在演习中也使用了大量缴获的坦克,火炮及其他技术装备。例如,在准备白俄罗斯战役期间,刚装备了新式带85毫米火炮的T…34型坦克的第4和第42近卫坦克旅对缴获的位于直射距离上的“虎式”和“豹式V坦克进行了射击。高炮分队不仅进行了打敌机训练,而且还进行了射击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训练。在进行一系列操练之后,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司令决定对敌阵地实施总结训练实弹射击。1944年10月26日深夜,各高炮连荫蔽占领了发射阵地,次日,即对发现的真实目标实施了射击。所有这些措施提高了军人对手中武器的信心。在后来的战斗中,这些分队的军人与敌人最新式的战斗车辆进行了勇敢搏斗。在举行战术演习之前,只要时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