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很多的风险。
“臣,领旨!”
但是杜如晦明白他也是没有办法劝阻了,刚才李承训不想娶皇后,如今想法转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杜如晦不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对于与李承训相处时的尺度把握的相当好。
“嗯,既然如此,克明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李承训眉头一挑,便是朝着杜如晦下令道,如今李承训计划着等到国力恢复一些的时候攻打******,这个时候稳定文武百官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遵旨!”
领到圣旨的杜如晦退下去了,如今在太极宫前,只有李承训一个人。看着蓝蓝的天空,李承训神色不属。这一刻他想到了后世,常言道,温饱思淫,欲,如今李承训没有了死亡的威胁,心思也是越发的多了起来。
后世自己根本什么都不是,打拼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少将。可是时光变换,如今的李承训眼里放的岂会是少将。大唐帝国的两百万大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李承训此时此刻名副其实的帝国元帅。
两百万大军的执掌者,手底下的少将起码也有几个师的人了啊。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变化,李承训用了七年时间,从沙场争过来的。七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一介小儿如今也是到了婚嫁的年纪。
第371章 五年
李承训登基为帝,改元兴霸。
整个大唐在政务院为首的清明治理下,越来越繁荣昌盛了起来。在李承训与杜如晦交谈之后,下令天下高调择后,为大唐皇室,为文武百官给了一个交代。
兴霸元年,正月。
大唐帝国的主人,李承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适时的邀请四周各国前往长安进行参加婚礼。这一次的婚礼十分的与众不同,在婚礼进行时,李承训以大唐皇帝的名义检阅了军队。
对于周边势力进行一次威慑,这便是李承训在大婚之日进行党卫军与国防军检阅的最大原因。根据文武百官的意见,无论是裴矩还是百里挑一等人都不愿意此刻开启战端。
为了给大唐赢来一个充分的时间,用来发展经济,农业等。李承训不惜在自己结婚当天进行阅兵震慑,可谓是用心良苦。
时光匆匆而过,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从兴霸元年开始,到如今已经是兴霸五年了,大唐帝国这五年之内终于从战争在阴影里面走了出来。政令畅通无阻,在李承训与其他人的双重努力下,中南半岛渐渐的归化于大唐的统治之下。
如今大唐经过了五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在获得粮食的连年大丰收,大唐帝国的财政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虽然还没有大业五六年那时候的大隋帝国强盛富强,但是这个时候的大唐帝国也不是别的势力轻易敢招惹的。
李承训的军事政治制度改革,可不是闹着玩的。超越大唐千年的优越制度带给大唐帝国更加集权的统治,而且他的执掌者可以看透未来。这样的大唐无疑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太极宫。
一如五年前一样,这里属于李承训,也只能属于他。李承训看着在座的几位臣下,眸子里闪烁着夺目的精光,这一刻李承训的想法没有人知道。
今天他们之所以聚集在太极宫而不是承乾殿,乃是今天商量的事情太过于重大了。李承训的长子已经三岁了,在兴霸三年末。小家伙就降临在了这个人世间。
皇子的降临使得整个大唐朝廷一阵兴奋,李承训能够明确的感受到大唐帝国比了之前多了一丝生机与凝聚力。这便是嫡长子的强大影响力,今日裴矩,杜如晦。百里挑一等大唐重臣,聚集在太极宫就是因为皇长子。
兴霸三年末,皇长子降世,李承训起名尊。就是代表了李承训对于这个小家伙的厚望,尊者。至尊也。
九五至尊者,帝皇也!
这便是李承训对于皇长子的期待,也许如同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对于长子有着莫名其妙的疼爱。李尊是自己的皇长子,李承训自然也是一样,他期望李尊能够成才,能够从他的手里安全的接过大唐帝国的最高权柄。
“陛下,太子乃国之储君国家长治久安之本。强秦因始皇未立太子而速亡,臣还请陛下早立太子以稳固人心。”就在李承训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裴矩与杜如晦。百里挑一对视一眼对着李承训道。
早立太子,这是目前朝堂之上最主流的声音。李承训已经听到了不止一次,以前之所以置之不理那是因为李尊还小,而且楚霸王的子嗣也不过李尊一个人。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李承训的孩子团越发的壮大了。
这个时候为了对太子的保护,以及限制其他诸子的实力,李承训就有必要对他们分开教育。所以立太子再也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李承训的眸子闪了闪,看着裴矩道:“老师这个道理,朕也是明白。只是如今皇长子不过三岁,性格才学如何都尚未清楚,此时立尊儿为太子有没有太匆忙了?”
这是李承训为之迟疑的事情,对于立太子事情一定要慎之有慎。纵观华夏五千年。过早立太子,最终导致父子相残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强汉之时,汉武帝刘彻在三十而立之年才得到了一个儿子刘据。
再加上当时卫霍两家赫赫有名的战功,以及势力,刘据便成了大汉帝国最佳的继承者。可是就因为后来的巫蛊之祸之后彻底的废了刘据,李承训相信汉武帝之所以要废了刘据。绝对不是仅仅因为巫蛊之祸。而是因为太子刘据身边聚集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了。
汉武帝到一生强硬无比,自然是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利分享出去。故而利用巫蛊之祸的名义废掉了太子,而且李承训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今他才十八,在另一个世界这个时候的他才成年。正是时光大好,风华正茂之时。
特别是自己与李尊两者之间的差距只有仅仅的只有十五岁。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基本上就会与李尊会死亡年龄,基本上到一个水平线上。
也就说如果自己死去的那个时候,李尊也正到了老年,根本就无法从李承训的手里接过大唐帝国的最高权柄。这也是李承训迟疑的最根本事情,李承训就知道在辫子王朝的康熙大帝,就是立了三十年的的太子。
三十年小心翼翼,却换来了最后的被废。李承训并不想走上康熙的老路,所以他在这件事上有些迟疑。故而在听到杜如晦等人的倾述,李承训立马便是朝着杜如晦等人询问道。
“陛下,侧立太子之事,刻不容缓。”杜如晦看着李承训,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于太子殿下的教育,也是时候跟上。”杜如晦的说的十分的巧妙,他将这一切都是总结到了帮助太子的事情,让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嗯!”
闻言点了点头,李承训眸子闪烁了一下,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克明的意思是早立太子,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立太子不是李承训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大唐,文武百官,共同关注的大事。
“臣等附议!”
早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大家的意见都达成了统一。看到群臣都达到了统一意见,李承训嘴角一动道:“既然诸位爱卿一致认为朕应该立太子以稳定天下。那么朕决定立皇长子尊为太子,由百里拟旨,布告天下!”
“陛下英明!”
……
事情随了他们的心,自然又是一阵歌功颂德的马屁声传来,自从李承训就任大唐帝国的皇帝以来,这种马屁声充斥与李承训的生活,从无间断。
立太子是一件大事,没有决定下来之前,李承训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绪。但是一旦决定下来了之后,反而让李承训为之一轻松。太子乃是国之大事,更加重要的是李承训心里清楚皇帝与太子之间年龄相差太小的悲剧。
李承训作为后世来者,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自然是把有些事情看开了。与此同时也尽力而为的避免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情,脑海里闪烁过些许念头,李承训微微的笑了笑。
看着一脸欣喜的文武百官,李承训的眼睛立马眯了起来。顿了顿之后朝着群臣道:“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大唐帝国的半君,其不可不慎重。然而太子今年不足三岁,其成长无良师不可。朕决定以李靖、蒙辰、杜如晦为其军事启蒙老师,百里挑一,岑文本,房玄龄等为其政治老师,以保证太子的成长!”
按照李承训的意思,本来不想如此早的立太子。他打算等皇子们都成年之后,在择其优者为太子,只有这样他的大唐才能延续千年。
但是文武百官,群臣的意向十分的明确,这让李承训有一点进退不得。没有办法之下,只有先行册立太子。
“臣等遵旨?
小说推荐
- 大唐太子李承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作者:萍水第一章 初至“庄生梦蝶,是耶?非耶”浓密的树荫下,一个小小的身影抱膝而坐,丝织的华贵袍子上有天光在跳跃。转 载 自 这孩子不过八九岁模样,皮肤白皙,容貌俊秀,显然是养尊处优的世家贵族子弟。唯一让人觉得与他年龄不符的是他的眼睛,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透着的是看尽繁华后的淡漠与淡淡
- 最新章:第220章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大唐太子李承乾》作者:萍水[大唐太子李承乾 萍水 著/书籍介绍 一个来自21世纪的世家公子的灵魂,来到了刚刚发生了玄武门事变的大唐,成为了日后被废的大唐太子李承乾,他将怎样走过他的人生,打造一个强大的大唐-章节内容开始-正文 公告更新时间:2009-5-18 23:04:46 本章字数:14 今日
- 最新章:第230章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作者:檀作文自序我太老师林庚先生曾用“布衣感”来概括李白的精神。所谓“布衣感,是指以百姓身份平交王侯“布衣感”和“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三者共同构成林先生对盛唐文学的理解。林先生是在《诗人李白》一书里正式提出“李白的布衣感”这一命题的。该书1954年11月首次出版。据我猜测,林先生在那个年代拈出“李白
- 最新章:第17章
- 大唐李泰
- 《大唐李泰》作者:嚼墨大唐李泰第一第十章 解脱魔障宏义宫门楣上的大红色风灯在午夜寒风的吹动下左右摇曳着,散发出来的微光映照在呆若木鸡般的李泰身上。所有章节尽在 xs早有下人看见李泰的伫立在风口中沉思不语,大家都知道这位的小王爷自幼多病,加上李世民刚刚神志不清的被人背回府内,紧张的气氛让不知所以的下人
- 最新章:第259章
- 大唐李扬传
- 书名:大唐李扬传作者:李家郎君正文第一章 入城大唐开元19年(公元731年)8月23,河东道云州云中县城门口,走来一位身穿麻布圆领窄袖袍的少年,衣服有些旧了,但洗的发白也很干净。他看上去十七八岁,和别的少年一样脸上满是稚气“到了”这少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手里伸入怀中捏了捏一件物什,却放心不下又轻轻的
- 最新章:第589章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作者:小妖的菜刀作品相关李治其人李治(628-683,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於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49年,时年22岁。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
- 最新章:第642章
- 大唐李淳风传奇
- 《大唐李淳风传奇》作者:小号鲨鱼卷一、傀儡术1、夜杀不论后世史官如何粉饰,这绝非唐王朝最好的时代。广袤东土尚未从数十年战乱争斗中恢复元气,所有被后人称颂为清明盛世的迹象也还不曾表露。这一年冬天寒冷程度异乎寻常,北至辽东、南至江淮,各地官员报告灾情的奏章如同此刻正在飞扬的雪片一般,向王朝的指挥中枢蜂拥
- 最新章:第48章
- 大唐之飞刀问情(小李)
- 作者:小李叹花【更多免费】第001章 重回大唐!当李怜花再次醒来时,感觉到自己的嘴中涌进来一些不咸不淡的江水,他现在正身处于一条江中。幸好他不但会胎息,而且水性也很好。李怜花试着游了一下,发觉全身还是非常灵活,他记得上次穿越到《大唐》时空,再回《覆雨翻云》前自己确实是掉入江中,思索着这次是不是又回到
- 最新章:第212章
-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
- 作者:小号鲨鱼【由文】序 长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若有闲暇,不妨来说一个故事。不涉及庙堂朝臣的惊心倾轧,也不描摹江湖帮派的殊死搏斗;抛开那些足以把讲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缛节,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于是请出李淳风这个角色。对此人兴趣起
- 最新章:第7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