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兵工帝国》第267章


因为柴油机…电力推进系统比直接驱动的推进方式还有许多优点。由于柴油机不是与推进轴和螺旋桨直接连接,因此柴油机和船体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声绝缘处理。这样使得潜艇成为水下活动的非常安静的武器。
当然,一边在进行着潜艇的设计建造,另一边龙魂兵工联合体的飞翼轰炸机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
飞翼轰炸机是龙魂兵工联合体的重点项目。要知道这时候美国诺斯罗普虽然也在进行着飞翼轰炸机的研究,但是美国人要到八十年代才能获得一架成功的飞翼轰炸机那就是B2隐身轰炸机。但是龙魂兵工联合体现在有了一大批顶尖的航空设计师和工程师,像梅塞施密特,容克,希莱姆。还有霍顿兄弟等等,更有肖卫国这个穿越而来的兵工专家,所以飞翼轰炸机项目进展还是比较顺利。
要知道这个时候,轰炸机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德国的闪电战就是依靠轰炸机的快速轰炸,打开敌方的一道门。轰炸机发展成为了一种可怕的空中武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国家试图用重轰炸机完成战略轰炸任务,比如德国的哥达式轰炸机,但是由于当时的轰炸机缺少足够的航程和动力因素。因此它在战场上只能充当一种战术武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龙魂兵工联合体的风雷喷气系列发动机出现了,并且销售到世界上很多国家。这样一来,很多国家都在利用风雷喷气式发动机或是风雷涡桨发动机,发展本国的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还有战斗机。当然,发展重型战略轰炸机就有了强劲的动力,各国便争相研制新一代的重型战略轰炸机。
这个时候,龙魂兵工联合体怎么能不加入呢!因为他们的飞翼式轰炸机,在性能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足以把所有的轰炸机都比下去。现在是三十年代中期,轰炸机的各项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它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亨克尔公司的HE111轰炸机已经开始布署,并且投入了西班牙内战。这种专用的轰炸机比龙魂兵工联合体的M30轰炸机要好用,虽然在载弹量上不如M40大型轰炸机,但由于它是专业的轰炸机,所以投弹精度等方面要好得多。
因此,用运输机改装轰炸机只是一个过渡时期,专门的轰炸机时代就要来临。原本意大利的撒伏伊马奇帝公司设计了一种混合结构悬臂式下单翼轰炸机。这是一种三发轰炸机,类似容克52。同样,最初它是民用运输机,能够搭载八名乘客。
现在德国也有了风雷系列发动机,所以意大利也着手设计起本国的战略轰炸机来。德国同样是如此,龙魂兵工联合体为德国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和设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龙魂兵工联合体的飞翼轰炸机,也加快了进度,最终它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和试制。
1936年1月,首架飞翼式轰炸机就下线了。它采用了风雷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一共有四台,采用后推的方式。
等到这架飞翼轰炸机成型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这架大型轰炸机没有垂直尾翼,机翼的翼展达到了三十多米,四具奇特的六叶螺旋桨,就安装在机身后部,飞翼之上。它奇特的造型,让制造它的工人都感到惊叹。
很快就到了首飞的日子。对于任何一架飞机,它都要经过试飞。对于飞翼轰炸机来说,同样是如此。1936年1月8日,它就开始进行地面滑行试。到了1月15日,这架飞翼轰炸机终于在龙魂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跑道上滑行了1200米后离地起飞,开始了它的首次飞行测试。
首飞只进行了45分钟,然后这架飞翼轰炸机就成功地落地了。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世界轰炸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三百七十四章东方战事
欧洲暂时是平静下来了,不过战争的根源仍然没有消除,大战随着可能爆发,所以欧洲各国都加紧推进本国的军事力量发展。而在东方,战争也是即将爆发。
1935年11月亲日派汪精卫被刺,使得亲日派在中国政府内部失势。东北的迅速沦陷,让南京政府意识到日本人的野心不止是要侵占东北那么简单,整个中国都是日本人的目标。
南京政府在华北问题上对日本也曾经抱有幻想,期望通过半**于南京政府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让日本缓和对华北有扩张。同时南京政府也在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因为寄希望于日本止步于东北显然是不可能的。
好在这时候有了龙魂兵工联合体在武器装备上大力支持南京政府,龙魂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不但生产了大量的M30运输机,接着又生产了M30轰炸机和炮艇机,紧接着又是教练攻击机,到了1935年底,由于瑞典与德国的战争,以及南京政府站到德国的对立面,龙魂兵工把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和M40大型运输机、轰炸机的技术输出到中国,在重庆生产这些高技术的航空武器。
这让日本人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要是让中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迟早有一天日本侵占中国的梦想就会变成泡影!日本帝国必须要抓住南京政府尚未发展壮大的时机,迅速出兵,从华北和华东同时进攻。
当然,日本人这时候也是在冒险,因为南京政府此时已经装备了不少先进的武器。在中国被命名为初教一的螺旋桨教练攻击机,已经装备了六百多架。M30轰炸机装备了200架,M40轰炸机装备了100架,威龙喷气式战斗机装备了150架,再加上之前南京政府从各国购买的一些作战飞机,整个中**队的作战飞机超过1500架。在空中力量方面不但不弱于日本,还强过日本很多。因为日本的作战飞机数量虽然也不少,但是在技术和性能上要落后得多!这意味着在战争中,日本军队将很难取得制空权。没有制空权的侵略战争,注定是不可能获得成功!
南京政府一方面与日本政府进行谈判,尽可能延迟日本侵略的步伐,好大力发展本**事实力。不过到了1936年1月,日本广田三原则的提出。打破了南京政府的幻想。蒋某人和他的幕僚们终于明白,日本人的侵略是没有止境的,在华北问题上南京政府已经不能再退让,中日之间必有一场大战!
在稍后的国防会议上,蒋某人对大会上提出的最后关头作了解释,一是假如有人强迫我们签订承认伪国等损害领土主桶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我们最后拼死一战的时候。二是在大会后,如遇到有领土主权再被侵害,用尽政治外交方法仍然不能排除这个侵害。就是要危害到我国家民族之根本的生存,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最后之牺牲。
1936年7月日本开始向华北大举增兵,使得中日调整关系的谈判趋于破裂,为些蒋某人致电南京政府外长张群,训示应以完整的华北行政主权为国交最低之限度,完整的华北主权是中国生死存亡唯一的关键!
果然,日本在进行外交谈判的同时,又进行了军事威胁。北海事件发生后,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出九艘舰艇驶到北海港,两次企图武装登陆。中日大战已经箭在弦上!
紧接着日本又侵犯绥远,绥远战事爆发。同时,日本海军在青岛登陆。中日之战终于爆发了。南京政府此时不得不调集军队抵抗日军的侵略。日军十几万人开始大举进攻北平。日军舰队也开到了天津港,开始对天津进行炮击。
这时候就轮到中国空军上场了。
几架威龙喷气式战斗机充当了侦察日本海军舰队的任务。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日军2艘巡洋舰、1艘登陆舰和6艘驱逐舰。后来又有侦察机报告在海上发现5艘驱逐舰。接着又有一架威龙侦察机报告在青岛以西100海里有日军航母、驱逐舰各2艘。根据情报显示,那是日本海军的凤翔号航母和赤城号航母。
其中体型庞大的赤城号于1920年12月开始制造。1923年11月,由于受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赤城号完成前即被改成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主机输出功率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载机72架,实际最多可载91架。
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赤城号、加贺号参与轰炸上海。
另一艘较小的航母是凤翔号。1920年,日本海军在浅野造船厂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2月建成服役,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颇像现代航母了。
凤翔号是世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