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宠婢》第279章


赵政面色不改,淡淡问道:
“那依你之意,当去何处查起?”
“这……”
冯劫一噎。
方才他有些操之过急了,并未思虑周全,致使无法答得上来。
“难道因为歹人已经无处查寻,就要对此事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如此,岂不等于对天下之人默认了那石上的字就是天言?”
赵政幽淡着眸子,连连反问。
冯劫即刻惊悟,急忙请罪:
“是臣一时愚钝,陛下恕罪。”
赵政并无怪他之意,想必殿中文武百官千人,持如此想法的不计其数。
他正襟危坐,继续道:
“排查村户,不是定要找出犯罪之人,而是要告知天下,那大石上的字是有人刻意为之。”
闻此,冯去疾也提出了疑虑:
“可……若排查之后仍旧无法将歹人找出,天下之人怕还是难以信服……”
“都已直接下派御史了,自然不能只做做样子。”
赵政面上渐冷,声音也越发幽寒。
“那大石假作陨星,其大小可想而知,又要使其从天而降,岂是一两人就能将其轻易放置?村镇平日人口稀少,如果短期之内进出之人过多,地方官员定会有所察觉。故而朕以为,歹人定有帮手居于附近。更何况东郡本就隐有众多通于术法之人,难保他们不受卢生和侯生所控。御史且先去查,若无人肯认,便只能将周遭住户全部牵连获罪,依律斩首,将石焚毁,以慑天下。除此之外……博士仆射周青臣可在?”
“臣在。”
周青臣出列。
赵政薄唇又启:
“朕昨夜梦遇仙人,有幸得其一卷《仙真人诗》。称朕乃承天命,大秦基业可得万世。原本朕还未明其意,此时看来,倒正是为了今日助朕应对这歹人刻于石上的妖言。稍后你至昭阳殿,将此诗亲手抄去,广传于民间。"天言"……东郡有,咸阳亦有。”
梁儿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了下来。
歹人既是以“妖言”相犯,赵政便同样以“妖言”相抵。
着实高明。
“诺。”
周青臣领命。
赵政高高端坐于皇位,深邃的眼眸扫向众人,低沉着嗓音徐徐问道:
“可还有人觉得,此事有何处不妥?”
众臣齐齐一凛。
“陛下英明!”
一时间,称颂之音响彻大殿。
——————————————
夜里,梁儿在寝殿睡得正香,可不知何时,那纤细白嫩的藕臂环抱着的,却由她崇拜痴爱的男子,换作了一团厚厚的棉被。
昭阳殿内,赵政凛然而立,冷声问道:
“夏无且,关于朕的毒,你可曾守得完全?”
只这一言,夏无且的手心就倏的冒出了冷汗来。
今日听闻那号称是陨星的大石竟预言皇帝将死,他便料到陛下定会密诏他前来审问。
他是唯一知道陛下中毒、命不久矣之人,那样的六个字一出,他必定会遭陛下疑心,怀疑他透露了隐秘,更严重的,还可能怀疑他是那些刻字之人的同谋。
他怵然跪地,白着脸色叩首道:
“陛下!臣的家族落没多年,是得陛下一手提拔才能再度光耀宗祖,臣早已誓死效忠陛下!绝不敢做出悖逆之事啊!”
赵政负手俯视于他,语气无甚起伏:
“你自近二十年前起便是朕的太医令,莫说你曾在荆轲行刺之时对朕倾力相护,以你的能力,若你不忠,只需一味药就可置朕于死地,根本无需在朕寿命将尽之时联通外人行这般麻烦之事。故而,朕是信你的。”
夏无且不由得吞了一下口水,略缓了一口气道:
“多谢陛下。”
“只不过……”
赵政又冷言补道:
“朕不信你身边之人。”
夏无且忙又解释:
“陛下,臣知此事严重,早有防范,多年来一直谨慎行事,从未与任何人提及。甚至有关陛下所中之毒、以及为陛下续命之法的所有文书竹简和草药,臣都分散放置在不同之处。就算有人潜入臣的府邸,翻查了臣的书房和药材,也绝无可能从中猜出任何端倪!是以,陛下之毒,除臣之外,其余人等断不会知晓分毫!”
他是真的一直守口如瓶、小心翼翼的保守着这个秘密,可不知那石刻怎就如此之巧,竟刚好戳中了陛下多年的隐秘,险些将他连累了去。
赵政见他言辞凿凿,又知他忠心多年,思虑片刻后,便挥手放他离去。
回到寝殿,床榻之上,赵政轻轻将梁儿柔软的手臂抬起,又将她方才抱着的被子移开,倾下身去躺回了她的身侧。
熟睡的梁儿似是感觉到身旁有所动静,竟懒懒的伸长了手脚将他紧紧缠在了身前,那粉嫩的小脸上还露出了一副满足又安心的神情。
赵政不禁失笑,眼中暖意蔓延,低头吻了吻她光洁白皙的额,展臂也将这可爱的小人儿扣进了自己宽阔的怀中。
合眼间,赵政已然沉下了心思。
看来不是自夏无且之处透露了他身中剧毒的风声。
那么,那大石上的六个字,就应如“荧惑守心”一般,是凑巧应上了他因中毒而时日无多的实情。
如此,刻石之人目的也应当只是要扰乱他对天下的掌控,令民心不稳,使他安生不得。
冥冥间,他眉间微跳。
卢生,侯生,此事可又是你二人所为?……
☆、第二百六十章 思虑周全
很快,赵政的《仙真人诗》便由咸阳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开来。
而后有御史到达东郡,一番排查之后果然还是没有找出可疑之人,便如赵政的安排,将“陨星”附近居住的所有人全部降罪处死,并且击碎焚毁了大石。
至此,关于“陨星”和《仙真人诗》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天言”,天下百姓各持己见。
“呵,想不到他会与我等使出同样之法,编造了一首《仙真人诗》出来。我们本应必胜的,最后竟硬是被他拉为了平手。”
一袭黑袍的伪装下,侯生觉得很是不忿,仿佛自己白忙活了一场。
卢生则眼望远方,淡声宽慰:
“话虽如此,但他为震慑天下而严惩于此,降罪整个村邑,"暴君"之名业已深入民心。恐怕这于他而言,也算不得是件好事。只要他有些许不好,对我们来说便是赢了。”
话至此处,一旁的俞增忽然将头敛下,浅浅勾起了唇角道:
“你二人说的都有理,不过在我看来,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除了"陨星",我等理应再多送暴君一件祸事,才算真正应得上那"荧惑守心"的预言……”
——————————————
这段日子以来,赵政陪梁儿的时间突然多了许多。
他常会与她短居于咸阳附近的各宫之中奏乐和歌、共舞缠绵,甚至还微服出巡,与她相伴吃遍了咸阳城内所有知名的小吃。
眼下,他二人更是已在骊山的山顶私缠了两个日夜。
温热氤氲的汤池之中,梁儿与赵政紧贴在一起,双臂勾着他的肩颈,眨着一双杏眼纳闷道:
“你最近好似很闲?”
赵政淡淡敛唇,对着她温和一笑:
“风调雨顺,民生安逸,自是没什么事可忙的。”
闻言,梁儿美眸微眯,对赵政这番说辞她深表怀疑。
“胡说,泱泱大秦,怎会处处都那般安乐平稳?”
“呵呵,那你是如何想的?”
赵政失笑,侧眸问她。
梁儿想得极是认真,喃喃低语:
“李斯经你调教,自是不敢再在奏章上动手脚的……难道……”
“嗯?”
赵政挑眉,好奇她的下文。
“难道是你偷懒了?”
她眼睛睁得滚圆,神情就好似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的孩童。
顿时,赵政大笑,用力揽了揽她的腰肢调笑道:
“哈哈哈……我就是偷懒了,你能耐我何?”
他笑得开心,梁儿也自是欢喜,只不过赵政身为秦始皇帝,一举一动都牵系着天下兴衰,国家大事非同儿戏。
想到大秦未来的变故,她还是难免放不下心来,轻叹道:
“你都勤勤恳恳操劳几十年了,偶尔偷懒歇歇也是不错的。只是那成山的文书,你批阅不完的话,总要有人代你批完啊。”
“自然由左相代劳。”
赵政轻描淡写。
梁儿却更加担忧。
“你事必躬亲了几十年,如今突然给李斯这么大的权利,就不怕他再犯错事吗?”
闻言,赵政敛头轻笑,胸有成竹:
“你忘了,他最为宝贝的大儿子李由现在可是三川郡守。三川郡是我大秦中枢的门户、是军政要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