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太子》第1454章


“臣遵娘娘懿旨!”耶律好武和萧天佐两人都在急忙退了出去。
其他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稳定住局势,让太子耶律隆绪即位,然后向天下发号施令,这样做的目的只要是为了防备大宋突然袭击。
不过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并且大宋早就对契丹虎视眈眈,就连上京城也有不少的探子,就连皇帝的周围也有大宋的探子,这些人只有一个作用,将最有价值的情报送来。
平时就是一个普通人,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情报,现在就是,皇帝的驾崩那还不是最有价值的情报,所以当即就有人通过秘密的渠道将这消息传了出去。
要知道在上京城里可是有着几百人,都是为了这一个消息服务,所以很顺利。
其中也损失了几个人,人家契丹也不是吃素的,发现了一下端倪,杀了几个探子,但是这柄不能妨碍他们传递消息,用最快的渠道将这消息送给前线一份。
现在前线的将军真是曹彬,曹彬得到这消息也没有耽搁直接将这消息发给朝廷,他自己也要求士兵准备好,恐怕接下来要有大战了,手下的将军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曹彬并没有给她们说。
毕竟这是大事,一点风声不能走漏,就等着看看朝廷的意思了,现在整军备战是不错,现在这消息只有他知道,他去美美的睡了一觉,以后他恐怕连睡觉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得不说曹彬还真猜对了,因为接下来的日子他真的是忙呀,忙。
汴京最近很平静,因为吐蕃的彻底收复,让朝廷兴奋不已,经过一番庆祝之后,大家也都沉寂下来了,不过早上,这平静的湖水被一颗小小的石子给打破了。
“今天的早朝怎么比平时要晚,陛下还没有到,要知道陛下可是从来没有迟到过,这么多年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不会,可能是陛下睡了个回笼觉,毕竟陛下这么多年以来勤勤恳恳的,现在四海归一,是时候好好的歇一歇了。”
“是呀,陛下春秋鼎盛,但是也禁不住长久的劳累,该让陛下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
“对,对,现在由殿下监国,百官齐心,陛下是时候享享福了!”
百官都是脑洞大开,只是早朝晚了一会,他们就猜测皇帝累了,因为以前赵匡胤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毕竟他也死年过半百的人了。
正在带为赵匡胤的着想的时候,赵匡胤来了,而且满面红光,和自己的儿子,当朝的太子,一面走一面笑,好像是有什么喜事一般。
也没有听说朝中或者皇帝家中有什么喜事,不然皇帝绝对不会在这个场合这么高兴,就有说明了有问题了,也就是说一定发生了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尽管他们疑惑,可是皇帝驾到了还是按规矩行礼。
“平身吧,众位今日朕十分得高兴,相信你们一定知很好奇,朕今日为什么会来晚?”
“苗训你过来念念,这份情报,想必诸位臣工一定也会很高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赵匡胤让身边的太监,将情报放在托盘上送到苗训的面前,苗训也奇怪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让他这个宰相来宣读,那一定是很神圣的东西吧。
他疑惑的接过来,打开,扫了一眼,脸色也露出来喜色,周围的大臣再心里暗想这到底是什么好事,宰相都露出来这个神色,看样子,这件事不小呀。
“苗大人,喜悦要跟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吗,你这是在干什么还不赶紧的宣读。”赵旭笑着提醒道。
“臣曹彬启奏:辽主耶律贤已经驾崩,辽国秘不发丧。”
“臣曹彬启奏:辽主耶律贤已经驾崩,辽国秘不发丧。”
“臣曹彬启奏:辽主耶律贤已经驾崩,辽国秘不发丧。”
苗训一连念了三遍,大臣们都听清楚了,原来是辽国的皇帝死了,怪不得陛下这么高兴。
辽国皇帝死了,这是好事,现在辽国一定是不稳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直捣黄龙。
“臣等恭喜陛下,陛下万岁。”
“是大宋万岁,上天保佑大宋,大宋万岁。”赵匡胤直接从皇位上站起来高喊着。
“大宋万岁!”
“大宋万岁!”
“大宋万岁!”
……
这声音从皇宫内一直传到大街上,大家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跟着喊了起来,反正是好事。
没有过一会儿,整个汴京都被这种声音所笼罩了,看起来,这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发出来的声音,他们自豪,他们以是大宋人而感到自豪,因为他们创造了赢时代。
“好,这是上天保佑我大宋,辽主耶律贤病逝,正是我们的机会,我们中原当年受到契丹多次,今日是还债的时候了,命令曹彬全线出击。”
赵匡胤在朝堂上直接下旨,这是军令也是圣旨,这是一份独特的命令,必将载入史册。
“进几日当亲自去太庙为前线将士祈福,祈求上苍保佑我大宋百战百胜,声名远播。”
赵匡胤还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全军将士,他有绝对的自信,可以打败契丹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从经济上,契丹必败无疑,他就有这样的自信。
虽然只是辽主耶律贤病逝,但是大宋搞得好像他们已经将将契丹给吞并了一般,不过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这样做很对,毕竟在他们心中大宋是比较强悍的,四周都被他们给评定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只不过是提前庆祝而已,反正汴京的百姓听说了都自发的庆祝,一些老人更是热泪盈眶,是高兴的泪水,是自豪的泪水。
他们经历过被契丹奴役的时刻,现在契丹有可能消失,你说他们不高兴吗?
第1940章想退位了
对契丹作战相当的顺利,已经占了契丹好几座城池,契丹也不仅仅是游牧,人家也有城池,这些城池被宋军占领之后就陈宫了宋军的大前方,在这里可以屯兵囤积粮草。
乞丐打狗还要找一个墙角作为依托,更何况是军队了,所以对新的得来的城池,曹彬很重视,加固什么的都做一遍,作为自己的基地和后方。
让契丹更加惊慌的还在后面呢,那就是从扶桑那边还过来一批大宋的军队从东边登陆,夹击契丹,一时间契丹损失惨重。
契丹人此时好想变得不会打仗了一般,以前的英勇在这个时候统统不见了,只有挨打的份,变成了绵羊。
有的甚至见了宋军就直接的逃跑了,这个现象倒是很奇特,宋军都把这个当成了笑话,他们的解释是,这些人应该是吓破了胆子了。
这在宋朝内部成了一个笑柄,不过这些并没有让宋军士兵掉以轻心,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他们一心想要打赢这一仗,这对他们来说是应该是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了。
前线的形势大好,朝中也是很稳定,赵匡胤更是像是年轻了好几岁一样,整日乐呵呵的,笑一下十年少,果然是这个道理,赵匡胤才五十二岁,单丝常年的劳累让他看起来像是六十岁的老人,头发也有点白了。
这就是最为皇帝的代价,准确说做一个明君的代价,做一个昏君,那就另一说了。
“现在四海升平,朕也累了,朕决定歇歇了,朕打算将国家交给你了,你看你也年纪也不小了,朕也该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了。”
赵匡胤这是想要放松一下了,其实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皇帝了,史书上绝对对他评价十分的高。
在正常的历史中就对他评价不错,更别说已经改变的历史了,现在更加的了不得了。
你看看现从他代周建立宋朝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立志要扫荡群雄完成天下的一统。
经历几年终于将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统一,这已经可以前朝唐太宗相比了,如果你说这还不够,那还有,吐蕃你唐朝是没有没有办法是吧,现在成了我大宋的地盘了。
还不行,那大理呢,以前南诏可是你大唐的附属国,现在也成了我的一个州了,还有大瞿越,都是这么一个情况。
也许你会说威名没有大唐的时候胜,那我直说一件事,当初李世民征高丽还不是失败,现在大宋已经在高丽家好几年了,现在都快成为大宋的后花园了。
扶桑,这个海外的小国家,大唐时候人家派来的遣唐使,算是来学习的,并不是臣服于你,现在怎么样,还不成了大宋的四个州。
这些都是在赵匡胤的统治之下完成的,堪称大宋的盛世,以后的皇帝绝对达不到他这个高度了,除非后世的帝王能够将继续见开疆拓土,将大宋的疆土拓展一倍,不然如何和赵匡胤比。
这些都是赵匡胤的功绩,即使赵旭以后也难以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