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太子》第1464章


我们也不可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是清官,但是只要他们不危害百姓就好了,其他的都还好说吧。”
全天下都是清官是不可能的,贪官也是允许存在的,但是你不能危害到百姓,孔宜生这样的人不见危害到了百姓,那是给百姓造成了灾难,所以一定要除去他。
“从此以后朕要加大对官员的考核,这些人真的不拿大宋律法当一回事,屡次违法,这一次朕还想要放过孔宜生,看到百姓们的诉求朕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不像朕想的那么美好。
御史台也不能一直去监督他们,这也让他们钻了空子,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赵匡胤开始沉思这个事情了,面前最好的办就是素衣卫了,素衣卫遍布天下,虽然消息很发达,他也有自己的担心,如果这些人掌握了太多的隐私的话,那么以后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的事情这让赵匡胤也十分的担心。
一个王朝一个帝王强大的时候,这些素衣卫还不能翻起来什么风浪,但是如果王朝处在衰弱期的时候就不好说了,其实赵匡胤能想到这一点的是就已经是不错了,毕竟他在后来一个叫做明朝的朝代,一个相似的组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赵匡胤准备裁撤掉素衣卫,因为他自己也感觉到以后发展到不可以控制的地步,这也不是不可能,他自己都觉得太可怕了,所以监控官员不可能这么随意。
赵旭怎么想,总不能说要用民众去监督吧,那也不可能,因为在后世说要民众监督,结果也不理想,权力的制约也成了一句话空话了,赵旭也不能提供什么好的办法,除非是改变思想了,这意识一项十分艰巨而又难以完成的任务。
“现阶段也没有好的办法,但是相信大多说的官员还是好的,我们可以让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吗,比如说如果一个县尉发现了他的上官贪污,可以向朝廷举报,如果属实的话,给予奖励。
也可以让民众自发的举报一贪官污吏,朝廷给百姓这一特权,目前来说这也算是最佳的办法了,至于其他的吗,暂时也没有父皇你看呢!”
赵匡胤算是提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监督,不见需要上下级之间的监督,还有百姓的监督,这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实行的话还是有困难,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这也是目前来说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就看以后怎么实施了,赵旭只能想到这一个办法了,其他的都不靠谱,更不要说新增加朝廷的部门来做件事了,除了能增加负担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赵匡胤没有说话他也砸再考虑自己儿子说的提议,自己再考虑一下能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是关系子孙的一件大事,马虎不得。
“父皇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不过需要慢慢地实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施的,我们现在的心思应该放在了封禅大典了,这才是大事,这是我们和上天距离最近的一次了。
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父皇你赢将心思全部放在这里,孔宜生只不过是一个意外,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但是父皇应该收心了。”
来曲阜只是路过,赵匡胤只不过是心血来潮而已,其实赵旭也不知道只是因为赵匡胤做了一个梦,才去了曲阜,想不到出现这样的事情。
梦中就有人来控诉他,想不到来之后居然还真的出现这样的事情了,这让赵匡胤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也没有跟赵旭说为什么自己非要来这里,也说不清楚。
不过自己儿子说的很对,现在自己的心思应该放在封禅大典上,毕竟这才是目前最大的事情,作为一个皇帝,很多事情自己不相信,但是也要去做因为那是稳固江山的一种方式。
第1954章泰山封禅
“对,朕现在的心思应该放到封禅之上,这才是关乎我大宋,我赵家千秋万代的大事,关乎子孙后代的第大事,不能马虎。”
赵匡胤十分的兴奋,一提到封禅赵匡胤的兴奋点就来了他这一次来就是为了封禅的,来处理孔宜生只是一个巧合确实是一个巧合,正事还没解决呢。
这些贪官污吏惩治不完,但是这关乎自己家族的事情,才重要的。
接下来的行程赵匡胤一直很兴奋,什么事情他都不过问,将事情全部交给赵旭了,自己一心的养神要为接下来的大神保存精力。
就这样走了十几天,赵匡胤终于到达了泰山,他没有立刻上山,虽然山上的一切早已经准备好了,可是赵匡胤依然在山下住了一晚,焚香沐浴,毕竟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能丝毫的马虎。
不仅看着也如此,跟随的妃子,大臣们各个都是开始沐浴更衣,毕竟这而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是盛事,他们作为见证者是十分的荣幸,要知道有多少人根本就不会没有这个机会。
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幸参与封禅这而是他们一辈子的荣耀,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能来和皇帝一起来封禅的人能够有多少。
这不仅需要强盛的朝代,也需要得天独厚的运气,就像唐太宗时期文臣武将那是数不胜数,他们为什么没有这个资格,因为他们没有遇到好时机,因为唐太宗没有封禅,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去了,这就是机遇问题了,所以才说他们十分的高兴的。
看着晴朗的夜空,赵匡胤望着漫天的星斗对着身边我的儿子说道:
“旭儿你说古代的帝王他们在封禅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是不是跟朕此刻的心情一样呢?”
赵匡胤失眠了,好久没有失眠了,这一晚却失眠了,因为他十分的激动,激动到睡不着。
古代才有几个帝王有有资格有机会来泰山封禅,也就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和唐玄宗这五个人,秦始皇是开创者,这自不必说了。
汉武帝让一个国号成为一个万世的骄傲,雄才伟略,伟大的帝王。
汉光武帝,延续汉朝的国祚,也算是一个开国者了,将一个王朝又延续几百年,不失一位伟大的帝王。
唐高宗,延续贞观之治,将初唐国力发展到顶峰的人,他的孙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也成为一朝两代帝王,泰山封禅。
“父皇,你现在是什么心情,那么他们就是什么心情,因为你们是独一无二的帝王,你们是天之子,你们的心情,我怎么能猜到。
不过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您现在心里满是骄傲,满是自豪,毕竟你们做的事情是多少帝王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你们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开疆拓土,扬名四海,这是帝王追求,能够向上天报告一下自己的功绩,也是他们最想要的,多少帝王想去做的,没有能力去做,只有寥寥几个帝王能做到,能不骄傲能不自豪吗?
“其实朕心里不只是用自豪来形容了,朕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朕登基为皇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统一天下也没有这种心情,反而此时不淡定了。
来陪朕说说话吧,朕现在真的睡不着,我们父子两个好好的聊聊吧。”
他们父子两个就这样一坐就是一夜,算是彻夜长谈了吧。
这已经耽误了几天,道路两旁都被装扮的相当的漂亮,赵匡胤也穿上华丽的服饰,他身边是皇后,后面这是赵旭和一众大臣,他们正朝着泰山上前进。
赵匡胤更是意气风发,封禅在是帝王最需要的东西。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礼部早已经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皇帝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
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这是一套很庄重的理解也马虎不得。
在五色土的封祀坛上防着两册玉简赵匡胤手持玉简高升的看朗诵道:
有宋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运启大同。惟宋受命。臣某某开阶。功成治定。父子膺图。重熙累盛。粤惟冲人。丕承列圣。寅恭奉天。
忧勤听政。一纪于兹。四隩来暨。丕贶殊尤。开宝章示。储庆发祥。清净可致。时和年丰。群生咸遂。仰荷顾怀。敢忘继志。佥议大封。
聿申昭事。躬陟乔岳。对越上天。率礼祗肃。备物吉蠲。以仁守位。以孝奉先。祈福逮下。佑神昭德。惠绥黎元。懋建皇极。天禄无疆。灵休允迪。万叶其昌。永保纯锡。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赵匡胤大声的朗读道,这些是玉蝶人,最后要到五色土坛的。
还有一册那叫禅社首玉册文,只见上面写道:
惟开宝九年,岁次乙十一月辛巳朔十一日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