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崛起》第349章


蔷醯媚兀俊?br />
明德心念转动,便说“明面上八万,至少还留有两万,也就是说金军秘密增加了一倍的兵力突袭檀州,是志在必得呀。”
杨再兴的蔚州也接到敌军袭扰,但是目前还没有像檀州这么图穷匕见。看来女真是用人数压垮韩军的防御,从而快速推进到燕京城下,掌握主动。
秦桧说“如果金军做了暗度陈仓之事,南方宋军、西部蔚州难保不出现如此险情,应立即提醒第一第三师提高警惕。不过如此兵力对比,在檀州硬守肯定不成,第二师绝对不能有失。”
他这一番话,把统帅部的情势调紧张了。如果宋金都是做了战术欺骗,那么兵力至少上浮一半,韩军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就正中对方下怀。
三路围剿,来犯之敌五倍以上,而且目前韩军陷入被动之中,这一场仗该怎么打?
韩望没有多想马上草拟命令,韩宋金三方燕京战役第一阶段,第二师、第三师留下小部队迷惑迟滞当面敌军,大部队快速向燕京西面集结,第一师向东撤退,在涿州和蔚州的中间地带,集中三个师围歼金军西路集团。
这一下可大出统帅部其他人的意外,一时间议论纷纷。韩望也能明白他们的担忧,如此孤注一掷,燕京的风险就很高。
韩望说,“南部宋军癣疥之患,唯有女真势大,先急后缓,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故此择其一攻之。北部金军十万之众,依据目前兵力而言,难以速战速决。只能依靠檀州、顺州层层拦截,最终依靠燕京城防消耗对方攻势,为围歼西部金军争取时间。”
唐恪马上问“燕京怎么办?一旦金军和宋军二十万兵力合围,军部能坚持多久?”
韩世忠接过话说“城防军、新军、宪兵部队,预备役,三天之内可以集结近三万兵力。加上四面城墙都有五门火炮,完全可以打上三十天。倒是想问问城内粮储、医药、民夫等战备情况如何?”
秦桧目前是燕国总理大臣兼燕京府尹,对于燕京城事无巨细都非常清楚,当下一一道来“燕京城民众二十万,目前储备米粮足可以支撑六个月,医药民夫之类战备物资均充盈,绝对不会拖军方后腿。”
明德算明白韩望的意思,面对突发的敌情变动,只能暂时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日后的全面胜利。
“今次一战,若是能歼灭女真两大野战集团,北面必定空虚,届时挥军北上彻底消除隐患。”
韩望也是很激动,“没错,北方游牧民族,屡屡仗着强弓快马,南下屠戮汉家子民,实在可恶。如今只要顶住北方金军十天,我军三个师就能杀回来,击溃宋金联军。届时水陆两军联袂北上,必定扫平北方。”
秦桧颇有深意的说“一统塞外之后,可南下与赵宋逐鹿中原。”
韩世忠当即站起身,“燕王,赵宋腐朽昏庸,以致民不聊生,何不早日称帝,起义师救万民于水火!”
此时,明德、唐恪、秦桧、石燕都眼睛一亮,好提议啊!
宋金两国都是皇帝,所以他们这次都是打着讨伐叛逆的旗号,燕国总觉得己方名不正言不顺。如果韩望称帝,就能师出有名,士气必定高涨,当然自己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名垂史册。
当下,一众人等纷纷俯首恭请韩望称帝,“务必请主公称帝而号令天下,我等必将誓死追随!”
当不当皇帝,对于韩望来说真没有多少意义。
但是他知道这对于韩世忠、明德等人,乃至对于手下的军队、民众都是影响力巨大的。为了皇帝作战对比为了王爷作战,等于加上了百分之二十的增益状态。
而且这么多核心成员都殷切期待,若是拒绝必定会冷了大家的心。何况这是宋金两国卑鄙合谋的进攻,无论如何不能以宋朝属国自居,否则就真的是叛逆了,老百姓也不会支持的。
“既然诸位有志一同,韩望勉为其难,暂时称帝以制衡宋金两军。等到日后天下一统,韩望发誓自当还政于民!”
这一下,大家喜出望外,六人纷纷下跪,口称万岁,给韩望行三拜九叩大礼。
礼毕后,韩望将大家一一搀扶起来,温言有加。明德算了一下,“两日后就是黄道吉日,我等为陛下举行登基大典。”
韩望心思一动,想起了二战时期,莫斯科红场大阅兵,这一点在情节上倒是蛮像的,说不定可以利用一下。
便把这个想法透露出来,利用第二师、第三师回到燕京,在登基之日同时举行检阅式,直接从检阅式上赶赴西边的战场。
在座的都是人精,如此激发士气的举措必定效果非凡。因为时间紧,必须马上发布命令,及时调整三处战场。
军令一条条发布出去,燕京也开始筹办韩望登基仪式,当然为了取得效果,特意给宋金两军送去了观礼邀请函。
张叔夜接到前军送来的邀请函,顿时苦笑不已,这韩望不但不收殓,居然还光明正大称帝!非要把赵佶气疯了不可。只能加强攻势,向燕京迫近。
而宗弼接到罗延庆送来的邀请函,勃然大怒,这个韩望居然不把女真大军放在眼里,十五万金军长驱直入,居然还有心思称帝,莫非破罐子破摔?
打!打到燕京,看你还怎么当皇帝!
四五七章 燕京阅兵
PS:感谢挑灯看画大大月票打赏!感谢不问我大大币打赏!
罗延庆和高宠收到命令,也是喜出望外,如今咋也是从龙之臣了!虽说以前就私下猜测过韩望什么时候自立门户,登基坐殿,现在这一天来了,如何不喜出望外。
留下小部分特种部队和地方武装疑惑迟滞敌军,全军即刻开拔,赶赴燕京,参加登基阅兵仪式。
伴随着韩望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开,赵宋和女真合谋攻打燕地的批判大会在各军各营举行。
各级政委领会统帅部精神,在各个会场从民族、国家、道义上,深刻剖析,层层推导出赵宋皇朝是荒淫无道的,是造成民不聊生的主要祸首。
因为本身韩望在军队中声誉和威望极高,大多数将士都赞成讨伐赵宋,抵抗外族女真。打心眼里认为只有韩望才能带领民众推翻这个腐朽的皇帝和朝廷!所以坚定地支持韩望称帝。
随着韩望称帝日期临近,燕京大小官吏和居民百姓行动起来,处处张灯结彩,洒扫庭除。很多民众自发的走上街头帮助市政人员维持治安、清理卫生等。
孙六和大牛合兵一处,加上预备役召回一万五千人,合计两万人。已经连着两天开展了攻城防守的演习,据说效果很满意。
唐家的军工厂目前也加班加点的生产子弹、炮弹,据说现在三班倒,连轴转,喊出了一切为了陛下登基大典的口号。
石燕这几天和无心一直在秘密进行热气球和飞艇实验,据说已经做过多人的载客实验,高度上升至两千米,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时间不长,大概可以维持两刻钟。
韩望却很高兴,说“不要求快贪多,安全是第一位的,在两刻钟基础上注意载重量,或方向控制的研究。”
而韩望仅仅四人的后宫也开了一次会,韩望担心安德、茂德会有不好的想法,于是提前说了这一决定。
安德虽然有些纠结,但毕竟这是男人之间的事,天家的帝姬,这些争权夺利,你死我活早就有心理准备。只是说“届时希望能给他一个太平富家翁的身份度此余生即可。”
茂德看得更通透,韩望给她们打招呼,完全是尊重,自己可不能不识相。甚至她都有被韩望隔离起来心理准备。
至于赵家,她可没好感,为了皇帝的安危,居然把自己和安德卖了两次,哪有半点骨肉之情?所以她一言不发,安德说什么她都点头。
看着茂德和安德谨小慎微的姿态,韩望点点头,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夫不是为自己争,是为天下争一个正义公道!两位夫人放心,只要官家识大体,保他一生平安是自然。”
处理完家务,韩望全身心投入蔚涿之间的军事部署,最终圈定在小华山周边十里的山地,作为伏击完颜娄室带领的女真西路军战场。
十月初一,黄道吉日,燕京城每家每户都插上三根旗子,代表皇家金黄色的五爪金龙旗,代表军方的三角飞虎旗,代表国家的四方日月旗。
同时,燕京城每家每户都能得到十斤小米,两斤肉,一匹布,作为皇帝的赏赐。这种拉拢人心的做法,无疑最能打动人心,没有什么比吃饱穿暖更让人心情愉快的了。所以整个燕京城弥漫着欢乐和感激的情绪。
卯时三刻,伴随着军乐队的演奏,登基大典开始。此时东城门楼作为检阅的主席台,数万居民将四下里塞得满满当当,万人空巷可不是虚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