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140章


活在世。我理当率军南下,辅佐他们登基为帝!”
随着阿史那默啜大手一挥,武延秀被几个大汉拎了出去。阎知微因老交情被赐了个“南面可汗”的头衔。同时,他还遣人发了文告到长安,指责武曌先前故意把蒸熟的稻种、破烂的工具和劣质的绸缎布匹等拨给东突厥,以次充好,现在又派武家小儿冒充皇族前来结亲,门不当户不对。因此,他要挥军南下,给无耻之人一个教训。
这就是一味迁就、绥靖,指望“以夷制夷”的后果!
武曌这里也是后悔不迭,她一方面调兵遣将准备迎战,一方面暗暗思量要不要顺应民意召回李哲,否则揪着这事不放的人会越来越多,朝野上下反武复李的倾向势必也会越来越强。如果最后自己落得个吕雉第二,那就会又丢面子又害家人性命了。
后来居然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二张也开始吹风。这可奇了,这两小子一直都是只知吹拉弹唱,描眉画眼陪朕游乐,什么时候也动起政治头脑来了?
其实这一切都因为吉顼。
吉顼为人精明,既能把握大方向,又善于做好细节工作。他看出了武曌日益衰老,武氏族人又都不成器,李唐复国其势难档,当前能做的便是通过二张把李唐后人扶上正位。
二张虽然每天锦衣玉食,歌舞升平,头脑倒还清醒。一天瞅了个机会吉顼暗示他们说:“二位兄弟深受皇恩,地位尊贵,天下嫉妒二位的一定不少。一旦皇上归天,二位可想过如何自保?”
这话句句在理,不由二张反驳。他们联想到自己荣华富贵全部系于女皇一人,可女皇年事已高,说不准哪天就要驾崩,而自己还正青春年少,精彩的生命刚刚开始岂能就此完结?确实,该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见二人面有难色,吉顼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天下之人没有忘记大唐李家的恩德,仍在思念庐陵王。二位不如劝说皇上复立庐陵王为储君?这样不仅能免除灾祸,更能永葆荣华富贵!”
于是,从内廷到边关,要求复立庐陵王的折子越来越多。但武曌还是感到为难:当年李哲正是由于“胡作非为”,被自己亲手废黜。如果复立,岂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快便有人想出了个周全的办法:昭告全国,考虑到庐陵王患病,流放地医疗条件不佳,皇帝特恩其与家人回神都接受治疗。
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
武曌虽然年事已高,但童心不减,她决定抓住机会“回报”一下狄仁杰。
话说李哲抵达神都时并没有受到万人空巷热烈迎接的礼遇(呵呵,就算武曌给,他也未必敢接受),而是被悄悄接进了宫。
很快,狄仁杰被召进宫来。
武曌一脸严肃地看着这位老伙计,说道:“朕之前下发的旨意,卿可知晓?”
狄仁杰微微一点头,应声答道:“陛下可是指召回庐陵王?”
“不错。不过朕想了又想,庐陵王之前行为荒诞,不似人君所为。如今召他回京,乃是因他身体不适,需要调养。而外面居然盛传说朕欲复立庐陵王为太子,简直荒谬!朕打算等庐陵王身体好转后立即将他遣送回去,以正视听!”
狄仁杰愣住了。在官场混迹多年,他当然明白诏书中所谓“庐陵王身体欠佳,召回养病”背后的潜台词,也暗自为李唐复国有望而窃喜。可皇帝却说等李哲病愈就遣送回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陛下,庐陵王乃陛下的亲生儿子,是陛下最亲近的人。如今,天下百姓无不为陛下母子团聚、骨肉重逢而高兴。虽说当年庐陵王出言失当,但那是气话,怎能当真?况且庐陵王已远放外州多年,足以消除当年的过失……”
狄仁杰的声音已经开始哽咽。
“臣学识浅薄,不知深浅。但臣恳请陛下将庐陵王留在神都,上可侍奉陛下,以尽孝道,下可为万民榜样,行孝悌于世。万不可因小人之言再送庐陵王于他处!”
说到这里,狄仁杰已是泪如雨下。尽管他努力地低着头,眼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
突然他听到了一句话,让他不自信地抬头看着面前这个极端强势的女人:“还卿储君!”
话音刚落,武曌身后的帐帘被拉起,李哲微笑着走了过来。虽然长途跋涉,面容有些憔悴,但看得出他的身心状况非常的好。
看到武曌脸上如少女般恶作剧得逞的微笑,狄仁杰立即冷静了下来:“庐陵王既已还宫,未有知者;外面人言纷纷,说什么的都有,若不公开此事,只怕流言会愈加厉害,也会令官民人等无所适从。”
听到这话,武曌也收起了少有的笑容:“卿言是也!”
就这样,在龙门,庐陵王李哲在盛大的仪式中被正式迎接回宫,“中外大悦”。
当然不悦的人也还是有的。太子太保、魏王武承嗣自知太子梦彻底破碎,几个月后郁郁而终。
第三十一章 天下大定
对于武承嗣的死,武曌表现得非常平静——因为此时她心理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于李家。
皇嗣武旦一向善于审时度势,主动上疏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哥哥。
刚刚回到京城,李哲明白做人一定要低调。面对弟弟的好意,他连连摆手,表示能在京城住下自己已经万分满意,不敢再有其他的奢求。
武旦也很坚持,他再三强调诸如先来后到、长幼有序,并列举了历代废长立幼所引起的动荡等等——总之一句话,东宫不是我该待的地方,哥哥您才是这里的主人。
见武旦心意坚决,李哲也感觉“却之不恭”,只能接受。
李哲再次被封为太子,同时大赦天下。不久武曌下令将李哲恢复为原名李显。
折腾了多年,李显再次成为了帝国的法定继承人。
再次入主东宫的李显并没有多少时间庆祝,因为东突厥的战火已经映红了整个北方。武曌紧急派出了一支四十五万的大军前往应战,可惜几乎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倒是阿史那默啜的势头更盛,连续攻陷了定州(河北定州市)和赵州。二州刺史也先后被杀。
太子李显被任命为河北道元帅,前线总司令。而接下来百姓们的反应则完全折射出武氏皇朝的缺乏民心:之前招兵买马,一个月下来还招不到一千人;李显上任后,参军的人蜂拥而至,很快就招满了五万。
有了统帅,还需要配备领导班子。武曌也积极致力于打造一个黄金组合:李显为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右丞宋元爽为长史,右台中丞崔献为司马,左台中丞吉顼为监军使。当然了,太子是不可以轻易到前线冒险的,于是狄仁杰又多了个头衔“知元帅事”,成为了实质上的元帅。
薛仁贵的儿子薛讷被提拔为左威卫将军兼安东道经略,奉旨上任。向武曌辞行时他特别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太子人选虽然已定,但外界还是颇多议论,担心再出变故(太子虽立,外议犹疑未定)。一旦再次发生变故,突厥之乱恐怕还是难以平定。”
有了先前征兵的教训,武曌对此已深信不疑。为了消除朝中的顾虑,她安排李显以太子的身份接见了文武百官,一则表示慰问,二则给大家吃粒定心丸。之前,不要说做梦都想当太子的武承嗣,就是做过太子和皇帝的武旦也从没有享受过此等殊荣。这下大家都明白了,未来的皇帝仍姓李,以后的国号还是唐。
听说李显复立,阿史那默啜慌了,之前所谓“扶持李家后人登基”的说法显然已难成立,况且几十万周军又正在向自己挺进。罢罢罢,反正捞到的好处也不少了,回家吧!在大杀大抢一番后他再度退回大漠,继续过他的逍遥日子去了。
突厥人走了,作为汉奸总头目(至少名义上如此)的“南面可汗”阎知微倒了大霉。阿史那默啜将他交还给周军,说是让他继续回朝为官。
这怎么可能!无论是怒火万丈的武曌还是饱受战争摧残的老百姓都不可能答应。
阎知微被判五马分尸,并处诛灭三族。
北方战火,暂时告一段落。
卸下军职的狄仁杰回到朝中继续做他的宰相。此时的他可谓春风得意:身居高位,上得皇帝信任,下受同事敬仰。但一次与武曌的交谈却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次非正式会面,武曌问他如何看待“唾面自干宰相”娄师德。
狄仁杰一向对娄师德没什么好感,觉得此人才能一般,不过会做人而已,于是很不客气地答道:“如果说作为将领,他应该能守住边疆。至于其他方面的才华,臣不甚了解。”
武曌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么依国老所见,娄师德是否有知人之明呢?”
这次狄仁杰的回答更加直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