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第60章


舱庋谋┓⒒皇裁唇磺椤?br />
看到这两位前来问话时,刘文静知道抵抗是徒劳的,马上招认自己确实有些过激,这都是因为当年起事时,跟裴寂还是同一起跑线,到了长安,自己天天在外面征战,待遇却不如裴寂,心有不平,所以才酒后失言,行为失检。
说到底,这也就一高级高龄愤青,犯的事也就是对政府不满,对同事不和谐,毁谤朝廷,恶意威胁政府高官,判个劳动改造也就差不多了。可刘文静听到李渊对他的定性,差点要昏过去。
李渊听到刘文静的回复,十分愤怒,马上当着百官的面定了调:“你们看刘文静的这段话,反骨已经露出来了(反明白矣)。”
对于李渊的指示,裴寂不说话,萧瑀当场抗辩,这位萧大人虽然跟刘文静没什么关系,但身为贵族还是有一些贵族的风骨,陷害人的事是不愿意干的,马上申辩刘文静绝对没有造反的心。
萧瑀抗议也就罢了,另一个人又跳了出来替刘文静喊冤,这个人是礼部尚书李纲。这位李纲人如其名,在维护纲纪方面十分坚决,堪称魏征的前辈。可就朝中关系来说,李纲这个举动很不正常,因为他除了是礼部尚书之外,还是太子詹事。也就是说,他是李建成的老师。
接下来,李纲不但替刘文静喊冤,还没事上个书,表示自己管不了太子了,太子饮酒无节,听信谗言,最后,李纲还列了一条石破天惊的过错:疏骨肉。
所谓疏骨肉,也就是说李建成不注意跟兄弟搞好团结。再仔细想一下,便可以得出一个让李世民睡不着觉的决定,所谓疏骨肉,大概是李建成在背后极力将刘文静事件往李世民身上引。
李纲以刚直闻名,实在是名不虚传,不但胳膊肘往外拐,直来直去,还一下将刘文静之案的背景捅破。
这是刘文静跟裴寂之间的恩怨,更是李世民跟李建成的较量,间接着,是李世民跟李渊之间的较量。刘文静对裴寂的羡慕妒忌恨,也就是李世民对李建成的羡慕妒忌恨。而李渊要定刘文静的死罪,不仅仅是为了替裴寂出气,更是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实力。
刘文静被抓后,最着急的莫过于李世民了,因为刘文静这样干,很容易让人想到是出自他的指使,但听到初审结果后,李世民稍松了一口气。刘文静只谈了自己的怨言,没有提李世民的怨言。这说明,老刘虽然气昏了头,但还有点理智。
这一年,刘文静五十二岁,可冲动得像二十五岁的愣头青;这一年,李世民二十一岁,却已经像五十一岁的老年人那样沉稳。
李世民应该是听刘文静发牢骚最多的人,他可能更听过许多大逆不道的话,当年在太原,刘文静就认为他是刘邦跟曹操的结合体,现在到了长安,只怕刘文静天天都来提醒他要加紧进步。
这个话在太原可以说,毕竟造的是杨家的反,现在天下是李家的了,怎么能说?李世民每次都提醒刘文静要冷静,可老刘就是按不住他那暴脾气,终于出事了。
出事还是要救的,刘文静是李世民最有实力的助手,要是刘文静活到玄武门兵变,唐朝第一开国功臣的名号,只怕就不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而是刘文静了。而且,据某些蛛丝马迹显示,刘文静还起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他是李世民跟突厥人的牵线人。
当年李渊让刘文静出使突厥谈判,刘文静极有可能干了私活,动了手脚,帮李世民在突厥那里拉了关系,李世民跟突厥的某些首领结拜了兄弟,到了后来,李世民成了突厥在长安唯一指定的谈判对象。
这大概也是李渊非要置刘文静死地的原因吧。
李世民找到父亲为刘文静求情。
这是一个错误的举动,李世民不该来求情,因为他救不了刘文静,不但救不了,越救刘文静就死得越快。
决定刘文静生死的大概只有裴寂了。
杀了刘文静,朝廷反对声太大;不杀,这些台面下的事情怎么摆平?举棋不定的李渊最终叫来了裴寂,问他到底怎么处理刘文静。
想了一会儿,裴寂回答:“刘文静确实才华超出众人。”
“但文静性复粗险,现在天下未定,留之必贻后患。”马上,裴寂又补上了凶狠的一句。
杀人最快的永远都不是刀,而是话锋。
听完后,李渊半天没有说话。好一会儿,才郑重点头表示同意裴寂的判断。
刘文静的大半条命没有了。
之所以说是丢了大半条命而不是说刘文静直接中毒舌身亡,那是因为刘文静还有用,我们已经说过,刘文静身上还负有一项重要的使命,他是大唐跟突厥的联络人。
只要李渊还要借助突厥的力量,刘文静就有存在的价值。
不幸的是,李渊决定再一次挑战突厥。
这一次,不是李渊惹的事,是突厥人故意找碴。
第二篇 李唐天下 第二章 秦王破阵乐
重卷而来的狼骑
武德二年(619年)的二月,夏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狼头大旗飘浮过了黄河,直抵夏州无定河边。
望着远处,突厥始毕可汗露出了笑容,在前面,他的两位小弟已经等候多时。
前来恭候总盟主的是大度毗伽可汗梁师都跟定杨可汗刘武周。
孔子可能曰过,三人行,必作案也。
事后看来,这是一起由梁师都提议,突厥主持,刘武周主攻的南侵行动,其目标是唐朝的大后方太原。
算起来,李渊也是给突厥人交过保护费的,不该说打就打,可今天的李渊已经不是当初的李渊,此时,李渊西降薛举,东收李密,唐朝的势力西至陇西,东至山东,综合实力跟竞争能力大增,按武林的专业术语来说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交保护费的眼见就要比收保护费的膀子还要粗,这明显是破坏在突厥主持下,各方保持均衡的市场环境,对以后突厥征收费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突厥人组织了这起进攻,给唐朝敲敲警钟,促使李渊回到各方争霸但不独霸的既定轨道上来。
李渊很快收到突厥人将进攻的消息,但李渊不慌不忙,依旧祭出了撒手锏,准确地说是撒手钱。
一支运送礼币的队伍从长安出发了,目的地突厥汗廷,正所谓,水来土掩,兵来钱挡,败钱消灾嘛。
到了丰州,过了黄河,不用多久就要到了,可李渊又用快递下了另一个命令,送礼团不要继续前进了,就地停下来,礼币入到当地库府里。
因为突厥的伟大领袖始毕可汗去世了。
看来,李渊家的祖坟的确是冒了青烟,还是青烟直上白云间的那种,不但占了长安,当了皇帝,还谁打他谁倒霉,去年薛举要打他,刚动员了一下就得怪病吓死了,现在,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又在始毕身上重演。
当然,始毕虽然死了,但突厥国还在,该交的保护费还得交啊,人死账不赖嘛。
其实,李渊也不是心疼那些钱,想趁突厥人沉痛悼念领袖的机会省了这笔钱。实在是现在突厥正面临改班换届的时候,老当家已经死了,新一届突厥领导人还没选出来,此时是送礼的大忌,送错了人,浪费了钱是小事,得罪了正宗的主那才是大事。这一停就出大事了,突厥人并没有被悲伤砸掉算盘,听说唐朝半路截停了送礼车,也顾不上给始毕可汗办送葬事宜了,马上集结大兵压境,准备动手就抢。关键时刻,丰州总管张长逊急中生智,出了一个主意,把本来的礼币也就是保护费改成慰问金。
慰问金就好办了,直接交给突厥治丧委员会就行。介绍一下,委员会负责人是义成公主。办完始毕可汗的丧事后,义成公主跟突厥各部落酋长商议,因为始毕可汗的儿子还小,就推举他的弟弟就任新突厥可汗,号处罗可汗。为了维持突厥的繁荣稳定,义成公主当仁不当,又干了一届可贺敦,也就是皇后。这是义成公主的第三个任期,不是最后一个。
收了钱后,新任处罗可汗还是认账的,大兵从边境撤走了,但唐朝的麻烦并没有结束。因为一笔钱只管一段时间,而且当初是突厥梁师都刘武周三方同谋,那两位可没有收钱。
四月,榆次往北,黄蛇岭,军旗逶迤于整个山岭之上,刘武周的大军正在此处扎营。军营除了他老刘的旗帜外,还有不少突厥的白旗。
沉寂了两年,刘武周终于挥兵南下,准备夺取天下。当然,原本说好要一起来的始毕可汗已经升天,梁师都也没来会师,但刘武周依旧打算按原定计划进军。刘武周敢甩开两位跟唐朝单干,那是因为今天的刘武周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位冲冠一怒为奸情的刘武周。
刘武周的强援
去年的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