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悔》第1章


风雨无悔 作者:肖星
1、序曲
1、序曲
1935年夏秋之交。
流经天门县境的汉江,涨了大水。河水比堤外的村庄、田野还高。古城天门被洪水包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在茫茫的泽国中,一条小船慢慢从天边驶来,到天门北乡的花台岭下停靠。船上的人们纷纷登陆上岸。站在花台街头的岭上往南眺望:柳河、郭埠都浸泡在洪水之中,水天一色,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的树梢露出水面,点缀着这大海上的茫茫孤岛。
从船上登岸的国强先生夫妇俩,一步步地走下花台场,在岭上前那弯弯曲曲的黄土路上慢慢行走。
国强先生一手搀着即将分娩的张氏妻子运隆,一手提着从天门城关带来的一包衣物。他们下了窑台的北坡,过了大石桥,分入小路;上了诸家坟地的小土坡,穿过难尚坟头,到了他的老家肖。
国强先生站在难尚坟的最高处,望着眼下的肖,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这历来被风水先生命名为风水宝地的围椅肖。这座小村庄只有上十户人家,青一色姓肖,所以叫围椅肖。久而久之,人们为了方便,就把围椅二字省掉了,顺口喊成了肖。
肖座西朝东,从东到西的地势渐高,村后有一株用四人联手才能围一圈的千年古栗树。树冠高耸入云,树身挺拔苍劲,树荫把整个肖都盖住了,就形成了肖的一座靠背。村南的难尚坟青草如茵,宛如在坟地上铺垫着一匹毡毯,呈现出勃勃生机;村北头也有一座柏上坟,仿佛一座雕花系玉的起伏山峦。这南北两头的高地,拱卫着气势轩昂的肖,成为了肖这把围椅的两侧扶手。
出大门向东的台阶下,是农家的打谷场。下了打谷场,便是一片水田。水田之外,又镶嵌着一汪如弯弯月亮的清水池塘——月堰。月堰与肖对称齐长,月弯尖尖叩着肖的两头,因此,风水行家称之为围椅的踏脚板。
只要略知这些许典故的人,站在花台岭上,向北眺望,肖的轮廓就恰是一座围椅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奇美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国强先生夫妇就住在肖正中间的一栋连三层土砖瓦房里。
这个小村共十家。就有七家住的是连三层土砖瓦房。其中国强先生家住的这座连三层土砖瓦屋,算是全村最标准,也是最典范的庄户民宅。
走上台阶,前面是一座朝门。古代所谓八字朝门,就是这种风格。“八”字的下摆为门堂,有形而无门;“八”字的上摆是门框,用四片杉木板合围而成,形如一尺见方的粗杉切边而成的木柱。柱下则是一对水磨青石构成的门斗和雕花门枕。枕侧嵌着一条五尺来长,下平而上呈圆拱形的水磨青石镂花门坎。磨工精细,油光可鉴。圆筒杉木并列穿排而成的铁边大门,狮头含环的门叩,给人以虎虎生威之感。
进了大门,就是前厅屋。屋内地面填有顶门杠用的长条青石两块。青石两边则是农家常设的鸡笼、牛房、猪舍。八扇鼓皮梯子形长门座落在颀长贴地的横木门槛之上,将这前厅与小天井分开。天井是用长条青石(青色石灰石的一种,比普通石灰石细腻)砌成。约长八尺、宽四尺,深一尺有余的石池,起疏通屋下阴沟流水的作用。天井边有南北两间厢房,北为书斋,南是会客室。厢房上盖阳阴缝楼板,楼上可住人。有时客人来多了,便安置在书斋楼上居住。天井、厢房和大客厅之间用八扇精工琢磨、雕镂各种花纹图案人物山水相配合的木板花门相隔。这八扇花格门构成了《八仙过海》的整体图形。平时八扇门两两对开,让天井的阳光映照客厅。客厅内就更加敞亮明朗了。大厅屋的后背为中堂,两侧有楹柱垂联。柱旁的退堂分左右两边,各宽五尺,以门掩之。退堂旁各有一扇侧门,乃进后堂之路。客人到大客厅后,要“止步扬声”,后堂方有人出侧门接待。
后堂,就是住家眷的内室。从侧门入后堂,首先步入大天井的走廊。沿走廊或过大天井可直入房屋的最后一层——堂屋。大天井用大理石嵌成,比小天井大许多,天井边的厢房比待客的前厢房稍窄一点,一般作厨房用。待客人时,厨房做的饭菜,由端菜人用茶盘端上,经侧门进入大客厅陪客。因此,厨房有上下两门,下门距客厅较近,端菜方便。而小天井边的厢房只供读书会客用,门是从中间开的。
过了大天井,便是堂屋。这是一个家庭的正屋。正面后墙上有神龛。龛内正中用大字书写家神:“天地国亲师位”,两旁为正楷对联伴家神。龛内供有香炉花鞭,是装香插蜡烛的位置。旁有铜磬一座,敬神时先点蜡烛,装上香,烧纸后,敲磬两长两短四声,再下跪叩头、作揖。气氛庄重宁穆,令人肃然起敬。堂屋两侧为正房,是家中主人夫妇的卧室。无窗也无明瓦,光线从堂门外天井角射入,极微弱。所以正房内白天也很暗,楼梯口,上房顶盖几块明瓦,可映入几丝稀有的阳光,改变一些房内的光线。
国强先生夫妇俩回到家里,首先出来接迎的是他们的大哥国鼎和大嫂周氏。兄弟妯娌一一见面问好。大嫂周氏已经年过四十,尚无生育,这俩兄嫂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弟媳身上。见张运隆怀身大肚归来,当然喜之不尽,所以更加热情地接待。
他们按祖传家规,先敬神,告慰列祖列宗。祈求祖宗保佑之后,再由大嫂把厨,生火做饭。顺便请来北头的南轩叔、隔壁的德高叔,南头的国明、国均两位兄长作陪。热烈招待国强夫妇从南乡(天门以南)回家。酒足饭饱,尽欢而散时,已是烛花数剪,香装几旬的三更天了。
三个多月后的一个晚上。
夜阑人静,月白风清。肖沉浸在夜空的静谧之中。连喜报晨晓风雨不已,守看门户从不懈怠的鸡犬也受到了这宁静的感染,不敢发出一丝音响。它们也怕惊忧了这万籁俱寂的田园梦境。
……
在一碧万顷的平静水面上,远远地来了两位老人,手中牵着一只似乎训练有素的石猴。他们踏着海面波纹逶迤而来。到了村子,进了中间的一栋土砖瓦房,惊醒了国鼎夫妇。其中一老者对国鼎说:“无船不用船,没路走出路。”正当国鼎夫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景,不知所措的时候,另一位老者把手中牵的小石猴交给了周氏。接着说:“无钱不要钱,有前必有后。”周氏接过石猴,将其系在堂屋上方的八仙桌脚上。国鼎迎着客人,看着桌下系的小石猴,不知如何是好,手忙脚乱起来。两位老人同时拱拱手,对国鼎夫妇俩齐声道贺:“后继有人,守业无终。运到五八,寿终正寝。”说完,一缕青烟划过长空,在天边消失了。再看看周围,依然风平浪静,碧波万顷。八仙桌下的石猴却不见了。
“快寻!快寻!”周氏一惊醒来,口里还在喃喃急语。
睡在身边的国鼎却被吵醒了,忙问:“什么事?什么事?”
这时候,从梦中醒来的周氏才知道是自己做了个无头无尾的梦。她就把梦中的依稀记忆向丈夫国鼎作了一番回忆性叙述。
忽然,对面房里传来了“大哥,大嫂快起来,运隆要生了!”的喊声。
国鼎夫妇应声而起,穿好衣服。周嫂急忙进入运隆的卧室,却已经听到了“哇!哇——”的婴儿哭声。——乙亥年冬月二十二日(公历1935年12月15日)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
幸好为了照顾产妇而特意留在娘家的梅英姐早有准备,所以孩子生得这么顺利。
这是张氏运隆第八胎,也是第八个儿子。可惜当时中国落后,医术更差,前面的七个儿子都没养大就夭折了。
周氏一见,自然是满心欢喜——兄弟妯娌早就议定了:这个孩子是过继到大房国鼎的。于是,两妯娌加上孩子的姑妈梅英大姐一起动手,迅速而又妥善地处理好包、扎、剪带之类的产后事宜。第二天便有亲戚来送鸡蛋、布皮、禄米了。来得最早的当然是住在花台场上的堂弟(国强兄弟同父异母的小弟肖家龙)了。
“洗三”以后,按事先商量好的的计划,由周嫂取了乳名叫明星。喊张氏为婶娘,称国强为幺爷;喊周氏为大妈,称国鼎为伯伯。所有一切接待客人之事,一律由国鼎夫妇应酬。
2、喜庆“流年”
2、喜庆“流年”
小明星满月第三天,便是农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也意味着人们要准备过年了。
按家乡的习俗,过小年就是把祖宗、家神接回家过年,一切禁忌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