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侠客行》第146章


若不是侠客岛突生变故,石小玉也不会听从张三之言,跃下悬崖,遇到当世中两位武功深不可测的隐者。
只因太玄经中,除了以图谱和文字标出经脉穴道的运行线路之外,其实还另藏着更大的秘密。石破天所悟到的,只是行功之法,以及一套神奇的掌法。相对太玄经而言,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第三回 逍遥快乐少年郎
十年之后,金秋八月。一个少年,布衣芒鞋,风尘仆仆走在苍凉官道之上。
天底下谁也不知道,这个少年竟是侠客岛长徒赵一钱二、与及赏善罚恶使者的亲传弟子石小玉。而此时,张三李四已辞世十年了。
江湖之上,早就哄传侠客岛将武林高手骗到岛上,然后在腊八粥里下毒,意图将中原武林精英一网打尽,从而控制整个天下武林的大阴谋。武林之中,只要一听到侠客岛三字,那人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石小玉十年之后,第一次离开侠客岛,踏上中原土地,却对江湖上的事情一慨不知。他此番来到中原,正是奉了赵一钱二两位师父之令,带着赏善罚恶两块令牌,做十年一次的巡查,维护江湖道义。对于初出江湖的石小玉来说,这也正是一次历练的机会。
赵一和钱二知道石小玉年级还小,因此吩咐他此次来到中原,以赏善为主,罚恶次之。若非证据确凿,不得随意惩处,更不能草菅人命。又恐他没有江湖阅历,怕遭人算计,当下又教他暗中行事之法。平时就装做一个投靠亲友的少年,然后暗地里寻访武林人物,查看善恶,有善当赏,有恶当罚。
石小玉不过十七岁,尚还是个慒懂少年,对世间事一无所知,听了两位师父的话,离开侠客岛,心中又是欢喜激动,又有一些不知所措。
不过他牢牢记住两位师父的话:“天底下的人,大半都是见利忘义,所以,你一定要隐藏自己的身份。见到陌生人,不能随便交心,说话只能讲三分,留下七分,宁愿烂在肚里。”
只因赵一和钱二两人,一直隐居幽谷,也是几十年未曾踏足江湖,此番贸然让石小玉出来历练,全是为了张三李四的遗愿:“十年之后,赏善罚恶,重现江湖。”却没想到让石小玉这么做,未免过于冒险。
江湖之上,处处充满险恶,就算武功再高,如果遇上阴谋诡计,也未必能够抵挡得住。老江湖尚且会阴沟里翻船,更别说石小玉这等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了。
石小玉独自撑船,离开侠客岛,来到中原。上岸之后,便浑浑噩噩,漫无目的乱走。不知不觉,竟来到中原开封境内。
河南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素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之名。开封又称大梁、汴梁、东京、汴京。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国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
开封城外园林、寺观无数,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历来是中原繁华所在。唐时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由此可见古都形胜,非同寻常。
石小玉一路走来,尚未到开封城中,但见周边各大城镇已是繁荣非常。他在幽谷中一住十年,哪里见过世间繁华,就如乡下人进城一般,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不时看得呆了。
他原来带着百两纹银,这些钱够一户中等人家吃上十年了。谁知见到路上有乞讨者,他是来者不拒,银子一两二两地给人。又住了一家小店,店中伙计欺他老实,设计引他吃每桌五两十两银子的饭菜,其实也不过是些家常菜,只不过菜式精美一些而已。几天下来,竟然将囊中银两用光了。
石小玉没了钱,住不了店,肚中又饿,无奈之下,走在荒郊野外,忽见一座寺院,写着:“华亭寺”三字,当下便去投宿。寺中僧人见他无钱,便不理他,不过幸好也未赶他出去,只让他在后院柴房中歇息。
到了晚间,有些凉意。石小玉用木柴烧了堆火,刚好还剩下几个馒头,当下用火烤来吃了,权作充饥,心中感慨:“两位师父说得没错,这个世道,的确人心险恶。咦,不过也奇了,这些人贪这些小钱做什么,富不起来,又不能吃一辈子?”
火光中,石小玉忽然想起师父赵一时常哼唱的歌谣,当下靠在柴房土墙之上,一边烤着镘头,一边轻轻哼唱起来。
忽然之间,只听得寺外人喊马嘶,似乎来了一支马队。然后传来敲门之声,僧人起来开门,又是一阵嘈乱,那队人马想必是进来借宿的,过了一会儿,便有人牵马到后院来。一共有十来匹马,两个马夫牵了,来到柴房前。没想到柴房中有人,倒是一愣,看了石小玉一眼,也没理他,只是将马拴在柴房门柱上,然后切草饮马,忙个不停。
石小玉慢慢咬着烤得焦脆的馒头,看这几人忙着喂马,却也一言不发。
忽然之间,又有脚步声响,跟着一个红衣人走进后院,说道:“老张,老王,你们多辛苦一下,今夜好生喂这几匹马,明天还要赶路,可不能误了行程。”
说话的是个年轻女子,声音甜美,院中喂马的两人连忙出声答应,显然都很听这女子的话。
石小玉长这么大,从未接触过女子,听到这般娇柔的声音,如听仙乐一般,竟是痴了,心口怦怦直跳:“世上怎么有这样好听的声音?师父可从来没教过我。对了,好像钱师父以前倒是说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上了千万要躲开。莫非,这就是山下的老虎,我要不要躲开?”
正自心跳加速,镘头有一半还含在嘴里,却不知下咽,眼光中,一个红衣女子身形袅娜,缓缓走进后院。石小玉一见之下,不禁目瞪口瞪:“原来……原来山下的老虎,这么好看……”
那红衣女子也没想到后院柴房之中,居然还住得有人。要知这里可是堆放木柴,同时也能拴马的地方,实在又脏又臭。她看着石小玉,呆了一呆,脸上微微一红,急忙转过头去,又吩咐老王老张几句,便匆匆离开柴房。
但她秀丽娇俏的容颜,却深深留在石小玉心中,再也涂抹不去。
老张老王喂过马匹,便要离去,石小玉忽然心中一动,站起身来,跑到两人跟着,叫道:“两位大叔,能不能赏我一口饭吃,我……我只剩下最后半个镘头啦,要是明天还没吃的,我……我就会饿死!”
老张喝道:“去去去,一边去,小子胡说八道什么?”
老王却上下打量石小玉一眼,道:“且慢,我看他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对了,小子,你会喂马么?”
石小玉忙道:“会,会,当然会。我会切草,还会……还会给马洗澡!”说着跑到柴房里面,提起一桶水来,便想要向一匹马身上浇去。
老王大笑,说道:“好啦,给马洗澡,不是这样洗法。算了,以后再教你,要要刷子慢慢刷……”
石小玉喜道:“这么说,大叔是收下俺了?”
老王摇了摇头,道:“我做不了主,不过,我明天一早,会跟东家说的。你小子,好好睡吧,明天等我消息。”
石小玉忙道:“谢谢大叔。”
原来老王和老张两个人要看十来匹马,早就不堪其累了,也想找个帮手。因此便先行答应下来,只要东家同意了,就能让石小玉来帮忙打下手,切草喂马,饮马洗澡,这些都是粗活,料想要不了几天,他就能成为熟手了。
石小玉待两人走后,却又担心老王说谎,不肯去跟他的东家说项,当下展开轻身功夫,悄悄跟了过去。
到了前院,原来老王还当真是个实诚人,果然去找东家说事。而那个东家,居然就是那红衣女子!
石小玉远远看着,心中一热,觉得自己灵机一动,所做的决定当真正确无比,不由得大是欣然。老王在那女子面前毕恭毕敬,只说了几句话,就躬身告退,也不知说下来的事情成了没有。
那红衣女子站在院中,忽然幽幽叹了口气。石小玉心中怦地一跳,心道:“难道她有什么伤心之事?如果我能帮她,一定赴汤滔火,在所不辞。”
却见寂静的院中,几炷清香,袅袅荦绕。那红衣女子盈盈拜倒,向天低声叹道:“爹爹,你身为中原镖局总把头,号称刘老令公,一生积德行善,却无缘无故惨死。如今女儿长大成人,自当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