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教父》第498章


“邵先生,邵氏将要出售旗下的所有影院是真的吗?”
“邵先生,邵氏电影公司是不是将要停产歇业了?”
“邵先生,邵氏电影公司是不是亏损十分严重,撑不下去了,才会关门?”
……
邵大亨刚一走出车门就被无数的录音笔和话筒给挡住了,邵大亨眉头微皱,却是一言不发,只是注视这眼前的记者,本来吵吵闹闹的记者被邵大亨的眼神注视着很快安静了下来,在邵大亨起步之后,记者们不由自主的让开了一条路,等到邵大亨一句话没说的进入了大楼,记者们也没敢再次开口,邵大亨的霸气展露无遗。
“好了,我知道大家有很多想问的问题,现在我就在这里集中回答一下,请大家保持安静,我不会让人提问,如果谁中途开口,那么我转身就走。”随后出来的方逸华站在了大家面前。
记者们闻言心中纷纷抱怨,这两位真是太不把我们无冕之王放在眼里了,但是这两位就这么干了,大家也没办法,只能忍着,这期待方逸华能够多说一点。
“首先,邵氏电影公司的确是要出售旗下的所有影院!但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为了将更过的精力投入到无线电视台的发展之中,现在随着电视机走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同时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进入电影院的时间也必将越来越少,电视毫无争议的成为了大家娱乐的首选。
无线电视台越来越多的收益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为了能够将电视节目做到最优,邵氏决定投入更多的精力,选择性的放弃了电影方面的管理,其中一项决定就是出售旗下影院。”
听到方逸华的说辞,不少记者撇了撇嘴,说的那么好听,还不是因为邵氏已经积重难返,不断的走下坡路,说到收益,电影绝对是最暴力的行业之一,看看新艺城就知道,只要拍出卖座的电影,瞬间就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实现自己的香港梦。
现在的香港电影与日薄西山的邵氏电影公司恰恰相反,可谓蒸蒸日上,已经连续多年打破了香港票房最高纪录以及年度总票房纪录,同时越来越大的海外市场,让港片的收益仍在不断上涨,一部火爆的电影,获利千万并不难,只不过邵氏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荣光了,歇业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另外,邵氏电影公司虽然将要出售旗下所有的影院,但是邵氏电影公司并不会关门歇业,公司将继续自己多年的电影之路,争取拍出更多精彩的电影与大家共赏。”
这个消息倒是让大家有些意外,连影院都要卖了,却不关闭电影制作公司,这是为了保留一些颜面,还是想着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恐怕很难,手握院线都无法成功,只是制片的话恐怕更难,这个举动应该只是为了保留邵氏曾经贵为电影王国的一些颜面罢了。
方逸华说完这些就转头向电视大楼走去,看到方逸华的动作,很多记者都着急了,虽然消息得到了确认,但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则新闻,至于另一个消息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样回去岂不是连个头条都没有。
“方经理,请问邵氏旗下的院线大概的出售价格会是多少?现在有买家和邵氏联系吗?真的有人愿意花费上亿港币收购院线?”一位记者开口问道。
其他记者闻言都安静了下来看着方逸华,希望她能够回答这几个问题,记者们知道如果太吵的话很可能会让方逸华毫不理睬,所以耐下性子等待着,只要方逸华回答了,那么头条就有了。
方逸华闻言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看着众多的记者,记者们看到方逸华转身激动的想要呐喊,好在为了自己的奖金忍住了。
“我可以确定的说,现在已经有五家公司和邵氏取得了联系,想要买下邵氏影院。”方逸华开口道。
五家?收购邵氏影院的价格至少要上亿,居然有五家愿意出这笔巨款收购邵氏影院?
虽然现在电影越来越火爆,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玩得转电影的,赚钱的多,亏本倒闭的同样不少,花费上亿港币进军影坛绝对是一次豪赌,居然有五家公司联系了邵氏,真是有些疯狂,或者其中有搅局者,真正想购买的恐怕不会有这么多家。
“至于最终卖给谁,除了价格之外,收购的人或者公司是否是一位真正的电影爱好者同样是一个衡量的标准,六叔不想自己辛苦创立的电影基业毁于一旦。”方逸华说完就直接进入了电视大楼。
对于方逸华的回答,不少人同样嗤之以鼻,再热爱电影,在高价面前绝对不堪一击,看到方逸华进入了电视大楼,记者们无奈,有的回去赶稿,有的则还在继续蹲守,希望获得更多的消息。
邵氏电影公司要出售旗下所有影院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媒体们对于方逸华口中的五个买家猜测不已,看到这则消息陈朗一阵紧张,难道除了自己和潘迪生,还有其他的资本大鳄进场了?
第521章收购谈判
“一代电影王朝,即将落幕!”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亏损严重,出售邵氏院线填补亏空!”
“邵氏电影公司转卖旗下院线,关门在即!”
“五大金主逐鹿邵氏院线!”
……
邵大亨将要转卖邵氏电影公司旗下邵氏院线的消息在得到了方逸华的亲口承认之后,媒体再次掀起了一阵报道狂潮,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陈朗同样在关注这些报道,只不过关注的重点在于方逸华所说的五个愿意出价的买家。
关于这一点方逸华并没有对陈朗说明,虽然早知道会这样,但是陈朗还是有些不爽,自己和方逸华所谓的私下协议实在是太蠢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果然是六亲不认啊。
“居然还有四个潜在的竞争者,这还真是出乎我的预料。”陈朗看着手里的报纸皱眉道。
“的确是没想到,不过会不会是方逸华故意放出的烟雾/弹?其实并没有这么多买家,虽然现在电影业越来越火爆,但是动辄拿出2亿港币投入电影产业还是有很大风险的。”雪天蓝分析道。
陈朗闻言暗自点了点头,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方逸华和邵大亨都是老狐狸了,想要给潘迪生和自己增加压力,好提高最终的成交价非但不是不可能,反而可能性很高。
“或许除了我们以及潘迪生之外,还有嘉禾和金公主,他们并不是为了收购邵氏院线,而只是来搅局的,抬高价格让最终的胜利者付出更多的资金,算是狙击一下自己将来的对手,毕竟谁吃下了邵氏院线都会立即成为影坛三强之一,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雪天蓝继续道。
陈朗闻言双眼一亮,现在的香港影坛就是三强争霸的格局,其他的所有电影公司都只是独立制片,甚至连独立制片都算不上,因为很多的电影公司都是三家院线的子公司或者被三家持有大部分的股份,拍片受到三家院线的影响很大。
三家院线垄断了整个香港,谁成为这三家院线的掌舵人都会自动成为香港影坛最有话语权的三人之一,三家院线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第四家院线,三家自然一致排外,但是现在三强争霸的格局已经稳固,更多的还是竞争,因此另外两家院线来搅局几乎是肯定的。
如果是金公主和嘉禾来搅局的话,那么对于最终的定局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顶多增加了一些难度而已,作为死对头,再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邵氏也绝对不会愿意看到邵氏院线最终落在金公主或者嘉禾的手里。
至于另外的第五家很可能是有港外其他的资本看中了香港电影的暴利,想要入场,毕竟香港电影的飞速发展与港外的资本一直存在着割舍不断的联系,看一下这十多年尤其是最近四年的香港电影市场,绝对会让任何资本都心动。
香港电影的年度总票房一直在飞速增长,1970年香港电影年度总票房大概为2900万港币,到了1980年就增长到了18000万港币,增长了六倍还多,进入了八十年代后增长更加迅猛,1981年首度突破2亿港币,1982年直接又翻了一番,达到了4亿港币,去年也就是1984年,年终总票房更是涨到了56000万港币,涨幅达到了36。38%。
观影人次也从七十年代的1000多万,增长到了1980年的2000万,去年则达到了34000万人次,电影的平均票价也从七十年代的不足1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16。17元港币,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年终总票房,还是观影人次,亦或是票价都依然在快速增长。
同时,现在的香港电影不仅仅在香港屡屡打破票房纪录,外埠的票房和买断费用也在逐渐增加,一部电影的收益从原来的几十万增长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