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武唐》第790章


双方决战在八月二十七日那天正式大响。
一边是吵吵嚷嚷、乱乱哄哄的匡复大军,他们人员参差不齐,旗帜色彩各异,许多士兵连甲胄都没有穿着毫无防备可言的布衫,手中更是拿着无甚战斗力的武器,在将领的统帅下结成完全看不出什么阵形的方阵。
而另一边,则是朝廷最为精锐的关中府兵。
这支府兵经历大唐开国以来数十场大战小战,不论是在征讨东~突厥,还是对战吐蕃,灭亡高句丽的战役中,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可谓除了边军之外最为精锐的军队,装备方面更是强匡复军多矣。
虽则统帅他们的主帅麴崇裕名不见经传,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统帅。
此时此刻,麴崇裕站在高高的司令台上瞭望着前面的阵势,望着前面那群看似铺天盖地,却实则不堪一击的匡复叛军,麴崇裕嘴角划出了一丝冰冷的笑意。
“黄昏之前,击垮叛军!”麴崇裕亢声一句军令,断然劈下了手中的令旗。
陡然之间,一百二十面牛皮战鼓犹如排山倒海般陡然鸣响,声如巨雷,震撼天地,就连在天空中骄纵不可一世的太阳,也钻入了云朵当中,不敢再看下面一眼。
紧随着隆隆轰轰的战鼓声,唐军中央的步兵方阵当先发动,士卒们身穿红色甲胄,手持铁盾长刀,宛如钢铁城墙一般缓缓推进,朝着叛军阵营中压去。
而反观左右翼的唐军骑兵,全都驻马静静停留在原地,恍如两只冷冰冰的毒蛇静静的注视着他们的猎物,酝酿着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匡复军大总管李贞初次统帅大战,而且还是人数多达二十万的大战,心头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看到对面官军步卒方阵开始进攻的时候,李贞立即深深呼吸了几下平稳住咚咚乱跳的心脏,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终于,官军和匡复军犹如两座大山般轰然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平原河谷,若连天而来的海浪扑击群山。
战鼓杀声与凄厉的牛角号一起,双方箭雨黑压压倾泻飞舞,巨大的弩机将儿臂粗的长矢接连发出.威势着实骇人。
匡复军未经大战,尚在接阵初期的懵懂厮杀间,官军方阵便挺着几乎有两丈的长矛从缓坡轰隆隆压下,森森之势令人不寒而栗。
这种长矛原是专门对付骑兵冲锋所用,今番匡复军虽则没有骑兵,但麴崇裕依旧在大战中启用,此时此刻面对身无寸甲的匡复军士卒,这些长武器立即就取了了良好的效果,匡复军前阵登时就乱成了一团。
李贞见到前军在官军的阻挡下无法推动分毫,登时大急,立即下令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好像是一个巨人突然伸出的臂膀,想要将官军包围在里面聚拢围歼。
官军对于叛军即将要形成的包围,完全是采取夷然无惧的态度。
一手长盾,一手陌刀的官军士卒踏着整齐划一的步子猛虎一般杀入了叛军阵中,不管所到何处,均是留下遍地血肉残骸。
过得一个多时辰,原本士气高昂的叛军士卒渐渐出现了不支的架势,散为无数的各自为战的乱团,诸王各自统领的步卒交互纠缠,大多未与官军交手便相互拥挤践踏成一团乱麻。
麴崇裕眼见情况差不多了,登时长吁了一口气,立即下令左右翼的骑兵冲锋进攻。
随着一阵急促紧张的牛角号嘶鸣,官军两翼铁骑山呼海啸般迎击上来,作为中军的官军步卒同样是无可阻挡地坚定阔步,仿佛红色海潮平地卷来。
官军骑兵堪堪冲锋到一箭之地,立即分成了千骑一队的数十支红色洪流,从四面八方生生插入匡复军大阵当中,飓风般分割绞杀。
自恃人数众多的匡复军在官军步卒攻击下本只能勉强支撑,此时如此强大的官军铁骑杀入战场,横刀砍杀如惊雷闪电如行云流水,匡复军团团不知所以之时已经是尸横绊脚了。
匡复军大总管李贞见到溃败将至,立即大感愤怒难耐,他强自压抑住了心内的恐惧之情,亲自骑上战马,统率五千最为精锐的府兵向中央漩涡杀来。
以李贞来看,混战将溃之际,只要统帅亲率精锐奋勇冲杀,便能聚合败军扭转士气挽回颓势,盖因匡复军人数远远超过官军,不当是一触即溃,再怎么也有一战之力。
面对突然从对方司令云车冲杀而来的匡复军经历劲旅,麴崇裕心知这必定是对方最为精锐的部队,立即传令让已方骑兵前去阻拦厮杀。
牛角号声震大地,官军骑兵如同倦鸟归巢般倏合拢为阵,从纷乱漩涡中神奇地聚合成为一支五千马队,排山倒海般朝着李贞所领的劲旅迎面压来,竟硬生生从纷纭战团中独将李贞所部人马切割开来四面攻杀。
平野冲杀之战,即或步骑两军战力相等,若无壁垒阵法辅助,步军也不能战胜骑兵。
此刻李贞所部一无凭借,唯有满腔热血蛮狠搏杀,何能当得这支精锐的骑兵,未及小半个时辰,李贞的五千军马便所剩无几了。
李贞眼见败局已定,不禁仰天长叹,连忙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军令。
麴崇裕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机会,下令骑兵冲杀追击,未及黄昏,整个原野上便留下了匡复军血淋淋的尸体,场面煞是触目惊心。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唯有兵变
官军获胜的消息传至神都洛阳,武后大是高兴,立即下诏奖掖官军将士以及作为主帅的WWW。。lā
经过此战,关东一带的匡复军已是不足为虑,唯有尚在河北一带的李冲叛军尚有一战之力了。
不过以武后看来,比起李贞,李冲更是不足为虑,到时候只要麴崇裕顺利攻占匡复军大营所在的徐州,然后在挥师北上与丘神勣合兵对付李冲,这场叛乱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平定。
如此一来,武后心情大好,赐宴群臣令百官欢聚一堂。
说是欢聚,大臣们却是心思各异。
除了武后一党,所有忠于李唐皇室的大臣们都是高兴不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匡复大战可谓是皇室对抗武后的最后机会了。
若是失败,只怕将来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武后擅权的野心。
在席间,武后端起酒杯,望着满殿的武重臣,细长的丹凤眼中闪过了一丝冷意:“诸位臣工,这次皇室诸王阴谋作乱,图谋颠覆先帝留给我们孤儿寡母的江山,实乃罪大恶极,朕必定会将他们碎尸万段,挫骨扬灰,以慰先帝在天之灵,这些王爷们在朝中威望甚高在座的大臣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好友、门人、故吏,朕相信甚至还有人偷偷与他们暗通曲款,阴谋作乱,在这里朕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倘若你们胆敢与叛军有着半点牵连,朕抓住一个杀一个,抓住两个杀一双,即便是杀光整个朝堂,对于叛乱之臣也严惩不贷!”
此话犹如秋风过林,顿时在朝堂内掀起了一片凉意。
不少心头有鬼的大臣们更是脸膛苍白,连持着酒杯的手也微微颤抖不止。
此时此刻,天官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瑾心内却燃烧着斗志昂然的火焰。
他知道现在已经完全不能依靠李氏诸王了,甚至为了自己的安全起见,他也不能再作等待。
李唐皇室的命运应该由他陆瑾来掌握,至少他现在还有一搏之力,通过兵变让武后交权。
黄昏时前,大臣们全都醉醺醺的离开皇城而去,就连武后也饮酒甚多,并没有回到上阳宫内,而是就在太初宫仙居殿内歇息。
陆瑾虽则满身酒意,然回到太平公主府的时候头脑却是非常清醒。
望着正在院中逗留着儿女的太平公主和陆小雅,他的心情沉重得无以复加。
作为两女的夫君,陆瑾真想就这么坐实事态发展而不顾及任何事情,毕竟他现在已是当朝宰相,以他现在的年岁今后完全会成为秉笔宰相,实在用不着拿自己的性命与前途去冒险。
但他乃是李唐之臣,在皇室面临存亡危机的关键时刻,他有岂能坐视不管,淡然处之?
故而,今晚他必须要去完成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便为之身陨,也在所不辞。
望着行将落下的火红夕阳,陆瑾心内汹涌着滔天的战意,且看明日域中,乃是谁家天下!
是夜,明月高悬,夜风呼啸,太初宫北门玄武门内外静谧一片。
玄武乃是古代神话中镇守北方的神兽,故而宫门北门亦是多称为玄武门。
如长安城的玄武门便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