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靠谱》第51章


“好啊,我忙完这事就去。”蓉儿高兴起来,拿起样品转身走了出去,体态轻盈,裙裾轻飘,煞是好看。
这丫头——孟九成收起驿动的龌龊心思,另一个好奇的念头又起。都说有过目不忘的天才,但蓉儿却不经意间漏过口风,她的博闻强记是用的一种奇术,按她的话说就是“说了你也不懂,教了你也不会”。
这让孟九成一直疑惑且好奇,也一直想找个机会探个究竟。现在,机会好象来了呀!
想到就做,孟九成起身回了书房,四下检查了一番,终于找好了位置和角度。他拿出把小刀,又挖又撬,终于在板壁上弄出一条缝隙。然后,他随便拿了本书,来到隔壁房间,搬张椅子坐下,随便翻着书,静等小丫头前来。
等的时间好象很长,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久。你想啊,蓉儿不过是去宅院内的工坊去了一趟,交代些事情而已。但她也没有直接就来,而是转去取了一些应用物件。
从缝隙中看出去,并不太真切,但大致情形还能看到。只见蓉儿坐在桌案后,先展开孟九成所写的稿子看了看,轻轻点了点头,便拿出几样东西摆好。
这丫头要做法了?孟九成目不转睛,独目凝神地窥视着。
纸、笔,还有一瓶墨水吧,那个瓷做的小筒倒象个茶杯。嘿,还真有一小瓶,不知装的是酒,还是水呢?孟九成看得是莫名其妙,满脑门问号。
蓉儿却不知道有人窥看,神情自若地拿起纸笔,开始抄书,动作不大,正是孟九成最为头痛的蝇头小楷。丫头边抄边读,不时还品评,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嗯,说得蛮好,确是参悟之言。”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亦可为圣贤。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又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个嘛,有些道理,还需细细琢磨才知其中真意。”
…………
孟九成所写的文字并不多,都是搜寻记忆而来的王阳明心学的经典名语名句。蓉儿也抄得很快,直到最后一首诗,才停笔凝思,反复品味,脱口赞道:“哥哥真非常人,这诗做得气魄宏伟,拿得起,放得下,随心所欲,正是极高的境界。”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此正是王阳明写的《啾啾吟》,体现了先生的行事宗旨,也阐述了心学的要义。
君子坦荡荡,自然做事不会患得患失,因为蝇头小利,思来想去而忧愁。凡事如闲庭信步,悠悠闲闲,皆凭良知而去做。至于做得好不好,做得对不对,能不能成功,会不会被他人嫉恨取笑,都是浮云而已。
本来是非成败就非人可定,古往今来无数人算来算去未必算得准,不如不算。走自己的路,把成败交由天意,任后世来评说。
而大丈夫做人光明磊落,没有畏惧,自然能明心见性,有翻天覆地之能,岂能如囚犯一样处处小心翼翼,被自己的恐惧所束缚呢?做人做事,往往怕什么就来什么,若能做到勇者不惧,艰难困苦也不过是浮云而已。
所以,人知了天命,一生的行为就如同走在一条笔直的大路上,不用左顾右盼,也不用后退畏缩。坦然向前,走向生命的终点,自然洒脱非常,没有可以再迟疑的。至于什么谗言毁谤,就当做鸟雀叽叽喳喳乱叫吧!
且不说这诗的词藻对仗,单说这份无畏、洒脱,这份对人生的感悟,内心的强大,便足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座右铭了。
蓉儿感慨唏嘘,品味良久,小丫头倒是有了几分沉稳老成的样子。过了半晌,她开始动作起来。先是点着蜡烛,然后把抄的纸片凑到火上点着,正烧着便投进圆筒里,连着烧了好几张。
孟九成不明所以,越发盯得仔细。
………………………………
第六十一章 以吃代读
蓉儿把抄的纸都烧成了灰,拿过那个小瓶子,把里面的液体倒进圆筒。她双手捧着摇晃几下,一皱眉一闭眼,象喝苦药般,咕咚咕咚便喝了下去。
我去!这孟九成的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仔细一想,似乎明白了。哆啦A梦有印书的面包,吃下去就把书全记住了。这丫头是直接烧书吃灰啊,倒是不担心撑着。
蓉儿虽然吃的时候显得很难受,但吃下去的表情就变了。小丫头看似很满意地长出了一口气,懒懒地向椅中一靠,微闭上眼睛,抚着并不见隆起的小肚肚,很享受地哼唧着,“好文章,好诗句,真是舒服啊!”
恨不相逢高考时,孟九成想到后世的苦读辛苦,简直是内牛满面啊!要是俺早会这招儿,清华北大的都有可能,一本更是没什么问题吧?
这丫头,还怕灰难吃,那瓶里的不是蜜水就是甜酒。俺不怕难吃,俺也不怕撑着,教材、试卷、练习册、英汉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统统地化为灰烬,都到俺的肚子里,散于四肢百骸,凝聚成小宇宙……
孟九成胡思乱想,没留神,脑袋碰在了板壁上,发出并不大的声音。
“谁?”蓉儿正在闭目享受,可耳聪目明,瞬间便睁开了眼睛,从椅中站起,望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孟九成也不想躲避,干咳了一声,起身走出房间,一转,推门进了书房,一脸的道貌岸然。
“哥?”蓉儿用带着疑问的口气打了招呼,似乎等着孟九成解释。
孟九成突然变脸儿,嘿嘿奸笑,很象骗小女孩的坏蜀蜀,亲近得有些肉麻地说道:“蓉妹妹,哥对你好吧,你得感恩图报吧,快,快教哥吃灰。”
蓉儿眨着晶亮的眸子,看着孟九成这副嘴脸,脸上由迷惑渐渐变成了好笑,最后忍不住笑个不停,笑得前仰后合。
“这有啥好笑的?”孟九成也有些被自己给恶心到了,笑得挺尴尬,坐到椅中狡辩道:“好学知道吧?不耻下问就我这样,一点不丢人。”
蓉儿乐够了,看孟九成坐在那里直翻眼睛,便走过来推了他一把,调侃道:“想学呀?你都看到了,拿书烧了就吃呗,还讨人家干嘛?”
切,没有法门,吃了也白吃,既难咽,还难消化,你这丫头就不怕我吃成黑心肠,把你给那个喽?孟九成哼了一声,随手拿起那个小瓶子,闻了闻,是蜜糖水。还挺讲究呢,要是吃灰能记住内容,我干咽都能忍。
咯咯,蓉儿忍不住又笑了两声,伸出小手给孟九成拿捏着肩膀,柔声说道:“哥,别生气啊!可不是妹子不教你,这以吃代读的法子是家父研究出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没骗我?”孟九成被拿捏得舒服,斜着眼睛看了看蓉儿。
“妹子啥时骗过哥呀!”蓉儿很委屈的样子,转而又叹了口气,说道:“哥,你已经才华横溢了,何必惦记这左道旁门呢?这法子看似简单快捷,可也很遭罪,若是吃的书不对,上吐下泻,很难受的。”
你吃的是小黄*书,还是假书?
孟九成想了想,觉得不会这个也无所谓,何必强求这小丫头呢!你听,咱都才华横溢了,多的肚子里都装不下,直往上漾了,还遭那罪干啥?
心里自我安慰着,身上享受着温软小手的按摩拿捏,孟九成又高兴起来,摆了摆手,说道:“好吧,哥想通了,不强求了。反正才华多得都溢出来了,流得可哪都是呢!哈哈哈哈。”
人家随便夸赞,他还就当真话听,笑得这么开心。
蓉儿却对孟九成的脾气禀性摸透了几分。在外谦逊有礼、进退得当的做派是糊弄人的,只有在亲近的朋友面前,才随意随心,不弄那假的一套。而藏在他内心的那股子内敛的自信和傲气,却是始终没变,尽管在大多时候都是刻意掩盖。
“哥,您写的文章可能是人生真谛,也可作为修仙的道,待我默下来,给明铛参悟可好?”蓉儿放缓了拿捏的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