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194章


九年前,季梦良走上了事先徐霞客意愿的道路,和朋友王忠纫一起整理徐霞客的手稿,订其前后,装订成册。
然而,原定时空李,清兵南下。
如果有人对明末的历史熟悉,会知道明末的历史里,有一段惨烈的守城战,叫江阴之战。
江阴之战,是江阴保卫战。
清人剃发令一出典史阎应元挺身而出,团结全城百姓守成。悲壮而惨烈的江阴八十一日开始了,结果是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伤七万五千余人。最终,江阴被屠。
这样惨烈的死伤里,也包括霞客长子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
是季梦良没有逃避,冒死抢救游记原稿和抄本。在兵燹稍稍平缓后,季梦良为防止首抄本(孤本)毁失,和秀才儿子季锡奎夜以继日抄录第二个抄本五册。
这个时空里,季梦良没有这么悲剧不幸。
不过,也正是季梦良继承遗愿的举动,让他得以扬名。
京师大学堂全国招募教师,其中自然也有地质系的筹建。徐霞客是被朱慈烺盯上了的,可惜徐霞客已死。
随后,徐屺与季梦良被召入大学堂内。
后来,外交部招人,自然也需要对地理熟悉之人。于是,季梦良幸运入选。他的确有地理知识的功底,此番出使威尼斯,更有勘探欧罗巴地理的任务。
这一点上,他做的很不错。
欧洲人并没有意识到地理上的勘探是否是国家机密,毕竟他们显然也想不到大明会由染指欧陆的心思。
海上的水文记录写完了,季梦良在船舱里歇了会,却是直接入眠。
当侍从喊醒他的时候,威尼斯水城已经遥遥在望。
目的地,快到了。
威尼斯码头。
下午三点。
多梅尼克公爵是在午睡之中被喊醒的,那是他一个月来难得一次能够有心情睡个午觉。但是,就这么一个明媚的午后,午睡也被人打断了。
伴随着一点点恼怒之后,多梅尼克满怀期待地迎接着中国人的特使。
但是,季梦良的第一句话打断了多梅尼克公爵试图大肆宣扬的决定。
“解决威尼斯共和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固然是我国所愿。但是,海量的军费以及无尽的支出绝不是没有代价的。皇帝陛下有一点需要威尼斯共和国答应才能做出入场的决定。”季梦良的笑容很温和,但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力量:“我们要克里特岛的主权,更需要威尼斯共和国加入中华同盟。”
多梅尼克的表情渐渐严肃了起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中国人的胃口,显露出来了。
……
没有金色大厅的维也纳似乎总少了些什么。
不过多病的少年,斐迪南四世显然不知道这里会是后世音乐世界里的精神首都。他现在在接受着来自神秘东方中国的针灸治疗。
这减轻了费迪南四世咳嗽的症状,让整个王宫里都传来了欢声笑语。
这是一个伤害能够要人命的时代,可靠的医生,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必需品。
而伴随着东方医生进入王宫,来自东方的使者也得以见到了费迪南四世。
面色苍白,有着两撇八字胡的费迪南四世显然已经身体大好了。
疾病的离去使得费迪南四世必须解决一个亟待他面临的问题,如何证明他有足够的能力去领导天主教世界的权柄?
这也是中国使者杨仁愿打动他的关键点:“这个世界,军事上的胜利是让一切反对者闭嘴最有利的手段。而大明,愿意在这一点上与陛下合作。同样,获得地中海港口,就能让奥地利的财富流动起来。东方大明源源不断的援助将能顺着港口进入维也纳。而堆积在奥地利各处的货物都能因为东方中国茂盛的需求而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在这一切的前提下,是收复异教徒占领的希腊!”
重新介绍一下眼前的两位。
杨仁愿,大明帝国外交部特使,成功通过医生敲开了奥地利大公国城堡的大门。
而另外的费迪南四世,则是而今奥地利大公国的执掌者,天主教世界正儿八经的最强二代。
Ferdinand IV,1633年9月8日男孩刚刚十八岁。
而今的他是奥地利王储。在五年前,费迪南四世成为波希米亚国王,又过了一年,他成为匈牙利国王。
头顶着三个尊贵称号自然意味着拥有极其很大的压力。
这不仅意味着奥地利、匈牙利以及波西米亚的一切需要他来负责。更重要的是,他是时候行动起来,去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继承人的位置了。
虽然他的老爹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斐迪南三世。
但这可不意味着他就能一定获得那个继承人的位置。
事实上,疾病困扰着费迪南四世。只不过,眼下中国人的到来似乎解决了这一切。
欧洲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第二十二章:提前开打
严格来说,三十年战争是位于中部欧洲,特别是德意志境内的战争。
所以,德意志皇帝承认失败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后,三十年战争宣告终结。但是,欧洲的战争没有终结。
西班牙人依旧在与法国继续战争。
这一场战争不仅在西班牙本土与法兰西的边境里开展,也在尼德兰与意大利北部与法国人继续较量。
北部尼德兰地区自然不用多说了,荷兰本来就是在西班牙人的掌握之中,后来荷兰人自己独立。不过,荷兰共和国虽然独立了,尼德兰地区依旧有掌握在西班牙手中的一部分。
本土自然就不用说了,巴塞罗和就是进军法兰西的前沿阵地。
除此外,其实还有一些地方一般人不知道。那就是夹在法兰西与瑞士中间,属于西班牙控制的勃艮第地区,以及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中的意大利。
当然,意大利也分很多的。这会儿的意大利还没有统一起来,不仅西西里岛、那不勒斯以及撒丁岛都属于西班牙,就是后世闻名的时尚之都米兰也是属于西班牙的领土。
在腓力四世的计划之中,是从米兰、勃艮第、尼德兰以及巴塞罗那四面围攻,趁你病要你命,一举解决法兰西这个让西班牙人咬牙切齿的头号大敌。
腓力四世咬牙切齿,自从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病逝后掌权的马扎然也对西班牙烦不胜烦。两边都分外厌恶彼此。
不过,高层的意志并没有被有力地贯彻下去。
西班牙人早就处于衰落之中,三十年战争的失败影响很大,打的心不甘情不愿。法国人更是爆发了投石党人之乱。
这个时候,西班牙人握住了一张可以改变局面的底牌。
杜伦尼出场了。
有别于历史上他在尼德兰掌握西班牙的残军与法国人作战,在这个时空里,杜伦尼显然混的更好一些。
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在巴塞罗那被集结了起来。伴随着中国皇帝的支援,无数东方的物资、金钱以及精干的教官加入其中。这支主将是法国人杜伦尼,骨干是中国人军官团,底层是不得志士气低落的西班牙士兵就这样奇异地组合在了一起。
也许,在后世这样的情况无法让人理解。
怎么可能,西班牙的军队要让法国人率领,让中国人插手?
那杜伦尼难道不是彻头彻尾的叛国者?那中国人不是彻头彻尾地入侵西班牙?
在这个时空的欧洲里,显然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工业革命远远没有发生,民族国家的概念显然没那么强。
这样一来,杜伦尼的选择自然没有那么多非议。别忘了,严格来说,他是出生在荷兰的,他与荷兰的当权者有着种种藕断丝连的联系。杜伦尼除了是法国色当公爵的次子外,他的外公,是领导荷兰独立运丵动的奥兰治亲王“沉默者”威廉,他的舅舅,是接替威廉指挥对西班牙独立战争的拿骚亲王莫丵里斯。莫丵里斯对早期荷兰军队编制和战术改革的试验,直接启发了德意志叁十年战争中最优秀的统帅,“现代军事之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实际上,莫丵里斯亲王是古斯塔夫本人崇拜的对象。
除了这些外,杜伦尼本身也颇为不幸受到宫廷阴谋的牵连。
当时法国宫廷贵族一次反对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密谋败露之后,杜伦尼那个继承色当公爵爵位的哥哥受牵连被捕,后来虽然释放,但是作为交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