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大明》第440章


至于左良玉和满天星斗不过是匹夫而已,等收拾了武大郎,就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鞑子退兵了,鞑子退兵了!”这个消息从边境一直传到京都,上到朝廷,下到百姓都是松了一口气。
鞑子突然退兵,有些让人迷惑,本来多铎还想打消耗战的,结果突然就撤走了,而且撤的干脆,大军都带走了。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多尔衮出问题了,前段时间听说,多尔衮曾经昏迷整整三天三夜,这次恐怕旧病复发。”武义脸色苍白的说着,他也病了。
民军遭遇了从创建开始的第一次大创伤,死亡一下子就破三万啊,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又牺牲那么多的将领,连刘喜子都差点保不住。
“咱们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最惨的时候,不是死伤过半呢,不依旧挺过来了,你就放心吧。”吴苭娘安慰着,自家的男人,她最了解了,这民军就是他的命根子。
“不一样啊,这里还有一个南明呢,他们肯定不安分。”武义起身,活动下筋骨,还是浑身无力。
太医看过了,这是心病,也只能让他静养,但如今怎么能安静下来,他的一颗心都快操碎了。
“你啊……”吴苭娘打住。
此刻突然又有人进来,是侍卫,只怕又有事情了,吴苭娘忍不住皱眉,这连休息个半天都不成,人都病倒了。
这侍卫也是老兵了,如今武义身边没有人,只留下老兵,他脸色出奇的坏,但偏偏这事又丢在自己身上。
“说,朕还撑得住呢。”
第六十三章 多铎监国
新修葺的宫殿,并不是富丽堂皇,但是大气,摒弃了全部土木结构,在原来基础上选用水泥等近代材料,而且搪瓷厂去年也烧出琉璃来,三个月装修后,新宫美轮美奂。
虽然与故宫比较,这里就小的太多,但新帝根本就不需要太多人,只要几个放心的下人而已。
这也是大家啧啧称奇的地方。
但在外面等待的人却没有心情欣赏,很简单因为他们心中担忧。
“唉,陛下听闻北方战事情报,伤心病倒,如今我们再把这消息传进去,只怕……”
王棉花也是不安的踱步,无奈说道:“但与南明敲定,这事非同小可,又怎能不让陛下知道,唉……”
其实这个消息对后明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对陛下对朝廷来说,就不是了。
南明突然松口了,要求齐鲁一地外,更是需要支付大把的银子,这才能换来粮食。
大明从没有向外割地,如今就要改变了。
正贤皇帝一直都反对这事的,如今已经定下来,只怕对陛下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所以百官都找上了王棉花,王棉花又找了侍卫。
很快就看到侍卫走出来,王棉花努力的察看,没有挨揍的痕迹,脸色也没有多大变化,急忙问道:“怎样?你都向陛下说清楚了?”
“王叔,这也就你求我,否则谁也不行。”侍卫不满说道。
“快说里面情况。”王棉花不耐烦的催促,他这心里可是七上八下呢。
“陛下听了只是点头,然后说应该差不多到时候……”侍卫回忆说道。
“应该差不多到时候?”王棉花咂摸着这句话,明显陛下早就有预料,同时听出了弦外之音,只是不知是何事。
“陛下早就说过,只要拖过两月,就肯定没事,如今虽然没到两月,难道是陛下已经准备妥当?”其他人都是如此说着。
此事一直都是正贤朝的一桩秘辛,文武百官都猜测不出。
“陛下……”众人回头见到武义出来,急忙行礼。
“恩,此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去吧。”
武义脸上的愁容可没有减少,这北方的大战结束,鞑子退兵,粮食也有了着落,怎么这陛下的脸上愁容反而增加了呢?
王棉花留下来,因为陛下也算自己的女婿,他也不免关心问道:“不知道陛下为何事担忧?臣等罪该万死,不能为陛下分忧……”
武义笑出来,摇头道:“好了,这里没有外人,就不要学那一套了,苭娘昨天还念叨你来着,进入看看吧,我的事情,别人都帮不上。”
“嘿,都怪臣管教无方,这不仅她都是皇后,怎么还如此胡来,我这就说她去。”王棉花虽然责备的话,但脸上都是自豪,武义终于露出笑容。
但很快武义就不免盯着东方,“我这可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你们身上啊。”
而满清朝堂就没有这等的安静了,如今所有将领脸色凄惨,心中更是焦急,多尔衮再次昏迷,如今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多铎火速回京,进了宫里就再没有消息。
所有将领脸上无光,他们不仅打了败仗,还让皇上都再次伤心过度旧病复发,唯有面面相觑。
多尔衮这次只是昏迷了两天时间,多铎回来后就醒来了。
“皇兄,都怪臣弟无能,你可要惨重身体啊,你怎么责罚我都成,就是把我贬为庶民,只要能让你消气也好。”多铎内心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多尔衮,如今看着多尔衮不成人形,顿时落泪。
多尔衮登基时候也是一个精壮的汉子,但从大明京都回来,就日渐消瘦,两次昏迷,身体也垮了,如今瘦的皮包骨。
“好了,不要担心朕,朕没事,只是心里有些堵得慌,这次火速叫你回来,也是让你准备好,朕如今也是有心无力,多铎你即日就以亲王身份监国。”多尔衮轻声说道。
“啊?皇兄不可……”多铎焦急的大叫,想要皇上收回。
多尔衮制止他,眼神飘忽的说道:“这或许就是因果循环吧,朕没有子嗣,今后大清也要靠你来支撑,趁着朕还能支撑,你要尽快撑起这个担子。”
多尔衮如今突然萌生退意,感觉到有心无力,这是准备后事。
“皇兄,不可,你也知道我是什么性子,别说大清了,就是给我两个旗都掌管不好,大清必须在皇兄你的手里才能强盛起来。”多铎最信服的就是这位皇兄,不免慌神。
多尔衮的眸子里也多了一丝的精光,笑道:“不会就要学,从今往后就要用心,你放心,我撑个三五载也是没事的。”
多铎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是真的担心,多少年都是倚仗多尔衮,早就习惯。
“你啊。”多尔衮埋怨。
“皇兄,臣弟永远都跟在你的后面,为你冲锋陷阵,这是我们从小就说好的。”多铎笑道。
多尔衮脸色轻松许多,但很快就紧张起来,他刚喝过参汤,精神不错,就要起身。
“此次战败,我大清只怕要度日如年,更加艰辛,多铎你要记住,从今往后,大清必须要收敛起来,养精蓄锐,武大郎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只怕不久将来,后明就要重新崛起,将是我大清的死敌。”多尔衮不甘心的说道。
“那皇上就更不能这个时候让我来监国,我真不是这块料子。”多铎又是推辞。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朕也想迷惑武大郎,大明地大物博,后明始终都是大清的威胁,我们如今也只能伺机而动,你也联络豪格,不要对他仇视,想想也是我们对不起他在先。”
多铎点了点头,这次他对民军有了深刻认识,民军绝对是八旗子弟的死敌。
至于豪格,多铎就不能释怀了,不知道怎么皇兄突然转性。
“把正蓝旗撤了吧,豪格他始终都是我八旗子弟,想要对付武大郎,就必须与他联合起来,之前恩怨与大清的江山社稷比较,都不算什么。”多尔衮真正看重的就是山海关,武大郎手下精兵强悍,在想破关难上加难。
“还有要拉拢汉臣,旗人始终不如汉人机智。”
“皇兄放心,臣弟都记住了。”多铎点头答应。
“恩,朕乏了,外面的事情,你去处理吧。”多尔衮脸上疲惫,再次躺下。
接着满清上下都知道这个消息,如今多铎竟然站出来监国,这个消息可是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利消息。
多尔衮足智多谋,大家自然都看在眼中,大清也算不幸,皇太极、多尔衮都是一代英才,但天妒英才啊。
大清头上的阴霾又无形加重许多。
南明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洪承畴意气风发,上天垂帘,让后明遭遇天灾,他自信自己就是天之骄子,看着百万精兵,还有百万石粮食,不免的感慨万千。
此次过江,心情大好。
他们一行人,其中就有孙传庭在,洪承畴深情的拉着孙传庭手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