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联》第274章


至于犹太国的国土,则达到了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两者的差距并不大,犹太人在人口上也未能占到绝对优势的地位。
尽管有关决议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但却得到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因为他们两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在中东成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这样自己国内的犹太人便“有家可归”,便不会占用自己国内资源,不会扰乱国内的民族秩序。
要令以色列成功独立,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需要得到对方的支持,所以在以色列独立之前,美苏双方暂时还没敢搞太大的动作,避免激怒对方,惹得人家在以色列问题上搞事。
369 针对以色列的动作
对于犹太人这个民族,无论是斯大林,还是苏共大部分党员,本来并没抱有什么恶感,也没有太大的好感。。
马克思和列宁这两大革命导师都有犹太人血统,而且苏联国内,苏共党内都有为数不少的犹太人,对俄国革命,以及苏联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小的贡献,使犹太人的地位在苏联国内得到了肯定,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尊重。
但同时,美国和欧洲犹太资本家为富不仁的恶行,又令苏联共产党员感到十分的厌恶,而苏联部分犹太人难以融入社会,甚至曾参与**活动的行为又引起党内领导的反感。
简单来说,苏联党政高层对犹太人这个民族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既需要犹太血统的专家、官员负责国内建设,又不想让这个群体壮大起来。
要处理苏联国内的犹太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东成立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然后把苏联国内那些“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回到自己的祖国”,而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犹太人则可以继续留在苏联,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至于美国政府那边,虽然他们并不能从以色列独立事件中得到太多的好处,但毕竟自己背后的“老板们”都是犹太人,让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不但符合“老板们”的口味,同时也能够为自己争取到道义上的支持,说不定还能得到以色列,乃至于全世界犹太人作为自己的盟友。
结果,在美国和苏联的共同支持下,一个名为“以色列”的国家终于在巴勒斯坦这片不毛之地建立了。
当得知以色列立国的消息后,大量流落欧洲和美洲的犹太人纷纷开始动身,往巴勒斯坦而去。哪怕这片地方资源稀少,哪怕这里环境不如欧美这么宜居,但还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往那里奔驰。
再加上苏联发布的,对犹太人“自由离境”的政策,使得不少居住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犹太人也离开苏联国境,经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到达社会主义希腊,然后从希腊乘船前往巴勒斯坦。
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犹太移民不同,那些来自苏联的犹太人在离开国境之前,都经过苏联政府的政治审核,确保他们忠于党,支持党的社会主义路线才会把人放走,更有不少犹太人是苏联国家安全部门秘密派出去的间谍,用以监督其他苏联犹太人的行为,并且在以色列这个新生国度建立亲苏势力。
在历史上,苏联对以色列的情报渗透工作并不是太过重视,在第一次以色列大选和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也没有提供太多的援助。
要不是以色列有犹太资本家的财政支持,还有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的先进武器,恐怕以色列的命运还是凶多吉少,根本不会成为日后吊打中东诸绿的小霸主,就连英国名将蒙哥马利也“预言”说以色列会在两周内被消灭。
不过,在这个位面里,苏联国家安全部门却格外重视对以色列的情报渗透工作,苏联政府也在积极准备支援以色列的计划,以取得以色列人民的支持,并且协助他们击退未来可能会入侵的阿拉伯敌人。
为什么苏联对以色列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不用说,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有曼图洛夫这个穿越者在“搞鬼”。
要不是他看中了以色列的潜力,知道以色列未来会一鸣惊人,恐怕苏联早就把手中的筹码下到阿拉伯诸绿那里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支持阿拉伯人呢?他们的综合实力更强,资源更多,而历史上也曾经与苏联合作。相反,历史上的以色列却投靠了美国,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成为美国在中东的爪牙之一。
没错,阿拉伯人在综合实力上是比以色列还要强,他们资源更多,人口更多,地盘也更大,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目光短浅,士兵战斗力低下,也没有研发能力可言,在军事上和科技上根本没法和拥有大量人才和大量二战老兵的以色列相提并论。
而且,阿拉伯国家不值得支持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不可靠的政治立场,基本上谁给他们更多,他们就会站在谁的一边,从来不会考虑过往的“情谊”,完全没有“忠诚度”可言。
再加上阿拉伯政治局势的动荡,时不时都会发生政变,也令这些国家的政治立场更加难以揣摩,也减低了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可靠性”。
相反,以色列在“忠诚度”方面就比阿拉伯国家高多了,人家最起码还有点“知恩图报”的精神,不然人家为什么要在意识形态有冲突的情况下,冒着被美国爸爸抛弃的危险,向华夏人民共和国提供技术支援呢?
在曼图洛夫看来,如果苏联这次能够把握好机会,搞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说不定以色列也会对苏联“报恩”,至少在对待苏联的态度上,不会比华夏差。
至于以色列会不会投靠美帝的问题,这点曼图洛夫当然也有担心。所以他并不会主张对以色列进行无条件的支援,而是在支援之前,先让雅可夫的国家安全部对以色列进行渗透,并且派出数以万计的苏联犹太人前往以色列,让这些人在以色列第一次大选中给以色列共产党和以色列联合工人党投下宝贵的一票,增加亲苏势力的胜算。
其实,早在二战期间,苏联国家安全部也已经派出了一些犹太人前往以色列组建了一些武装组织,虽然这些亲苏犹太武装组织的规模很小,也没有重型武器,但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至少他们为亲苏政党在以色列临时政府里争取到了更多的席位,同时为苏联对以色列的渗透和政治工作奠定了一些基础,也让亲苏势力在以色列军队里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请假。。。
这几天有事情要出去外面,没电脑用,也没时间码字,但现在手上存稿都已经折腾完了,所以不得不请几天假。
如无意外的话,能在8月20日恢复更新。
本人更新速度本来就慢,这次又断更,实在是有点对不起大家,但本人时间精力有限,动笔前还要花时间查中英俄三语资料,写作时间难免会更长也更吃力,希望大家谅解。
370 斗争开始
1947年,正当阿拉伯联盟和联合国为了以色列独立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苏联国内也开始爆发了一场意识形态冲突。WWW·KANSHU·COM
就在这一年,苏联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主席兼最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出版了一本名为的著作,随即引起了苏联政坛内的轩然大波。
沃兹涅先斯基主要观点是认为苏联经济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所分配的劳动应该是由价值规律所确定。因此,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市场价格,而这个“市场价格”是基于产品本身的价值或生产成本来决定的。
沃兹涅先斯基认为,要让企业的生产符合他所谓的“价值观规律”,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核算在组织生产中的作用,同时运用奖金形式对企业人员进行经济奖励,以“通过个人激励的奖金提高产量”。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苏联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计划应当利用价值规律来设置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所需的比例。价值规律不仅在生产中起作用,而且还在产品交换中起作用。价值规律还在苏联国民经济的各个分支机构之间的劳动分配本身中起作用。”
简单来说,沃兹涅先斯基就是认为苏联的企业应该以盈利为标准,不仅要在生产中盈利,还要在交易中,销售中盈利。
也就是说,按照沃兹涅先斯基的想法,苏联全国所有的企业都要生产能够为企业本身带来利润的产品,而产品销售的价格也要符合所谓的“价值规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