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山河》第160章


“咱们汉京人做事,得讲究一点。”,此言似乎颇得方才那位考究老者的心意,“一天上一个,有时候一天上俩,这算是怎么回事?就算是胜了,又有什么意思?人家要来约战,就由他去,大气一点儿,这还没到汉京呢,就接二连三的,别显得咱们输不起。”
“哼!哪来的老东西,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方才厅中议论纷纷的时候,这位国字脸的独行客就脸色铁青,沉吟不语。谁知说着说着,那位考究的老者便把事情上升到了做人做事的高度,他哪里还按捺地住心头的怒火?
言语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余地留给这位老者,张口就是老东西,听起来似乎很是生气,火药味十足。
“要说咱们去了的人,哪个不是八品九品的高手?哪个不知道这位林公子既然敢挑战韩师姐,那必然实力不俗?不论成败,总是想着为东汉挣些颜面,轮得到你在这儿说三道四?”,国字脸的这位中年人冷声和诸人唱起了反调,手中盛着大半杯酒的小盏猛地叩在桌上,酒水四溅。
不消说,这位独行客想来便是前去挑战的几人其中之一了。
谁也没想到场中正好会有前去挑战的高手,诸人从方才起,所有的言论都被人听在耳中,实在是有些尴尬。不论两边的观点如何,总是一心想着东汉,此刻气氛突然剑拔弩张起来,不少人心中都捏了一把汗。
此人之前并不说话,闷头喝酒,聊得兴起的诸位也就没有注意到他,此刻蓦地发声,又是有些名号的高手,顿时便有消息灵通交友广泛的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不少食客认出了他,窃窃私语之中,不消几句话,林甫便就捋清了此人的身份
这位国字脸的独行客姓顾名川行,乃是民间游侠中的翘楚。早些年的修行期间就从剑圣典籍当中获益良多,后来溯光来东汉传教,他消息灵通,手脚利索,赶上了前排,受益匪浅。近四十之龄,终于步入九品行列。
虽说林甫不到二十便踏入了九品,但他甚至其中机缘巧合叠加,与他人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没有深厚家学的江湖人士而言,若不是宗门的核心,只是顾川行这样的普通游侠,这个年纪成就九品难之又难。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溯光虽然恪守门规,从来不让剑圣门人做什么,但像顾川行这样想要报恩的门人不在少数。
这马上快四十的人了,还叫那位天之骄女韩辞为师姐,林甫在一旁若有若无地笑着,不知道这家伙论着辈分会不会唤自己一声师兄。
适才诸人的话的确有过分之处,本以为只是背后嚼舌根,却没想到碰上了正主。
正好最近无聊,林甫抬起眼帘,来了兴致,从旁边点了一碟点心,打算安心做个吃瓜群众,
刚才在场的诸位看客还众说纷纭,议论纷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样子极为慷慨激昂。真有正主发声的时候却都哑了火,只敢在旁与友人低声交流,根本再无人敢提方才的种种观念。
林甫很有节奏地在旁晃悠着脑袋啃着汉京特制的鲜花饼,在心中颇有些无奈的地叹了口气,这事儿前世见得极多,各路键盘侠弹幕侠嘴巴无敌,别说真遇上事儿他们能做什么,就连遇上自己口中看不上的那些人,其实也只会恭恭敬敬地上去讨个合照签名,平日里的那些厥词,半点也不敢往外蹦。
“我东汉与大周虽是二分天下,但却始终慢人几步。叶城早早发展起来,我们至今因此受制于人。”,顾川行横眉冷对千夫指,看样子适才众人随心所欲的评论让他气得不轻,“若真要说我东汉在什么方面大有起色,那边是日益昌盛的习武之风。”
“近年来我东汉武道昌隆,但说到底,并未与大周的成名高手一一比试过,尤其是傅风雪此人威名在外,多年前就曾来汉京劫狱,蔡国师主场亲自出马,竟然未能留下任何一人。前段时间更是大胆,竟然暗探我东汉皇宫,简直不将我们东汉武者放在眼里!”
“今回这位林公子来势汹汹,先是摘下三元连中的桂冠,如今更是要挑战我东汉武道的象征。我且问你们,若是当真让此人得逞,于我东汉无疑是一场恐怖的灾难。”,顾川行气场十足,“我等几人既是挑战,自然征得了对方的许可,若是他觉得劳累,觉得不公,大可推辞延后,我等又没有强迫他,为何在诸位嘴中就那么不堪?”
“不过要我说,既然韩小姐实力乃是东汉之首,你们的挑战好像没有什么必要。”,林甫还是没有忍住,插嘴道,“若是他不如你,韩小姐一根指头就能解决了他,若是你不如他,还不是要她出马?”
方才厅中的言论顾川行听得本就窝火,怒而发声之后,一众人皆有些退怯,更是让他觉得很是不齿。与众人相比,直截了当出声问话的林甫反而让他心中生出些许好感。
“唉…。。人家也快到京城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顾川行愣了一下,旋即低叹出声,“若是师姐在,我等又何须操心此事?实不相瞒……。师姐失去音讯已有十日之久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此前怕输了气势,便一直没有透露此时,总觉得此事无人不知,她听说了总会回来。可眼见林公子马上入汉京……。却还是杳无音讯!”
随笔 有关苦难
咱们中国人有一个特点,这是自小养成的。那就是在许多事情上总是先人后己,可以说是礼让,可以说是为他人着想,可以说是爱家爱国爱人民。不论怎么说,都像是传统美德。
延伸到实际的事件当中,不论是政治事件还是社会事件,中国人民总能展现出强大而坚韧的一面。比如当年文革上山下乡的知青们,被耽搁了那么些年,不论是“八个样板戏”,还是“一本《内科学》”,十年如一日,总算是让这些老前辈熬出来了,成才了。但值得赞扬的该是那一辈人的坚毅,而非是苦难本身。
再比如抗洪,抗灾的时候,解放军战士们为了保卫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有时候可能几天都没什么时间睡觉,最后能够休息的时候,条件可能也供应不上。因而每逢稍大些的天灾的时候,经常会有许多解放军战士们疲惫劳累,浑身污渍昏睡在地上,墙角等地方的照片流传出,令人钦佩。
我个人判断其中的原因,觉得这种敬佩和感动来自于“牺牲”,战士们牺牲了个人的许多东西,时间,精力,乃至于生命,去成全了与自己个人无关的事情。但同样的,值得赞扬的事情是战士们愿意牺牲的奉献精神,而非是在奉献的过程中遭受的苦难。
活了二十多年,我偶然间察觉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许多事情上,人们喜欢强调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比如说单相思的人喜欢自己感动自己,这就是强调苦难的行为之一。对自己种种所谓的“付出”反复强调,以此来证明自己明明遭到拒绝却仍旧在纠缠对方的恶劣行为是高尚的。可这两者有任何的关系吗?
这个论证的逻辑实在有趣,就像是判断一道题做得对不对,依据的不是答案的数值而是做题时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一样,匪夷所思,但却出人意料的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类似的语句还有用“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来反驳别人对于一位明星演技的评价。谈论一个人演技的好坏,好似只需要看作品便可,为什么要扯上所谓的“努力”呢?倘若那些个流量明星真的如粉丝所说的那般努力,这句话能证明的好似也只是此人的确在演戏方面没有天赋而已。
总结下来,到底为什么人喜欢强调自己的苦难?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人本质上是趋利避害的,厌恶损失。如果消耗了许多成本在上面,也就是“受苦受难”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希望得到回报。但世界的真相是,并非努力就会有回报,厌恶损失的人彼此团结起来,就构成了苦难的逻辑链。
大家相互迁就,让损失了许多的人得到一些回报作为安抚,有时候甚至在法院的判决中,也考虑到了两边的赔付能力,让明明该承担全责的穷苦一方获取一些赔偿,这究竟是人文关怀还是规避极端事件,我不得而知。单从结果而论,受难的逻辑竟然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让我颇为震惊。
若是按这个逻辑,当部分人的利益受损的时候,其他人应当奋起维护才是,可近来的事情却并非如此。
网文整顿的时候,好些个大神的书被404,别说是申诉了,哥几个连个屁也不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