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我为王》第336章


从某个层面来说,陈家如今可以说是陈国最大的家族,和北部那些大家族倒也是有相同点。这时候刚出门不久的楚辉进来禀告道:
“外边有个叫做沈离远的人求见,自称是带着沈家的诚意来的。”
陈百川手段暴烈,但他心中所望的,是一个和平而统一的陈国。
从原庆国北部远道而来的沈离远,进入到陈百川书房的第一眼,当然落在传说中荡平庆国的大将军身上。
面前俊俏的青年,当真比传说中还有俊俏三分;而他桌面上高高一垒公文,说明此人也和传说中一样的夙兴夜寐。
这样的人,竟然没有秃头???
沈离远心中带着忿忿不平跪倒在陈百川面前,一个油光锃亮的光头里,陈百川想到了中秋。
出自于对北部大家族的友善,陈百川对着实际上并没有官职的沈离远,十分客气的说道:“不必多礼,起身吧。”
沈离远心中对陈百川的真实性更加确认,您看,这份狂傲简直与传说中的无异。
一般接见沈离远这等出身于世家大族,主宰一处地方安定的大族代表人,就算身份差异再高,至少也会客气客气。
标准的流程是这样的:
“沈某某,还请就坐。”
“某某大人,在下不过是仗着祖辈余荫的草民,万万不敢有半分逾越之举。”
“先生自谦了,沈家人怎会是草民。”
“不在朝为官,便是草民。”
“……”
“……”
然而面前俊俏的不会光头的传说中的大将军,竟然只是平淡的叫他起身。
沈离远对陈百川传说中的狂傲更加深刻的认识。
陈百川亲眼目睹眼前那颗油光锃亮的光头时时不肯动摇,光头的主人一直跪倒在地上,似乎在沉思什么。想到案板上永远看不完的公文,和午膳时间就要到了,陈百川直接说道:
“有什么事情直接站起来说吧。”
沈离远脸上一阵白里透红,活像一颗熟透了的油光锃亮的番茄。
他站直了身子,果真是大家出身,环佩白玉,精锻丝绸,谈吐也透着堂堂正正气息。沈离远挺直着腰板,说道:“草民沈离远,身负沈家家主所托,拜见大将军。”
陈百川想到午膳愈发心急,直接了断说道:“适才我的副将,说你是带着沈家的诚意来的,那么你告诉我,是什么诚意。”
沈离远从怀中拿出厚厚一叠纸,他语出惊人:“这些全是沈家在庆都多地购置的田地、住宅以及商铺,还请大将军笑纳。”
陈百川让沈离远一个油光锃亮的光头正对着他,而沈离远的手就停滞在半空之中,气氛一时尴尬。
就在沈离远伸回手不是,一直杵着场面难堪的情况下,陈百川终于笑着开口:“你这份诚意,是给我,还是给陈国?”
沈离远把东西举过脑袋,说道:“大将军,不过是庆都一地的房产,怎能打动我陈国陈王的心。这小小的诚意,只是给大将军的谢礼,谢大将军能收拾沈家孽障。”
陈百川这才接过东西,说道:“我却是把这份东西当做赔礼,就算是你沈家知而不言的一个道歉。我看这次就算曲离城沈家没出现叛徒,把事情与我说明,你们沈家也能从这件事情中脱身吧。”
沈离远嘴角不为人知的轻微一抽搐,陈大将军的话说得很对,他此次着急来到庆都,一是带着诚意,另一件事情便是他手中掌握着能让他沈家从曲离城事件脱身的证据。
而在原来不对陈百川说明,正是希望陈百川在知道自身被利用之后,能够勃然大怒,更为狠厉的惩戒那些曲离城的沈家败类。
沈离远自知被陈百川看穿,也不再遮遮掩掩,他跪下说道:“北部沈家愿奉上沈家在北部小离城以外全部财富,换取大将军的善意。”
“不知道你们要的善意,是什么善意?”
沈离远知道大事可图,回答道:“据闻原庆国分为三十六省,各择选省官。陈国遣官二十八人,而其余六个名额,从原庆国官员中选拔。大将军,原庆国北部划分为六个省,沈家希望大将军的善意是其中两个。”
陈百川直接变色,冷冷说道:“你们沈家的胃口还真是不小。”
“大将军误会了,这两个省不是沈家想要的,而是北部所有上得了台面的大族共同同意的,那两个省便由个家族家主共同掌管。而其他大族开出的条件,与沈家无异。”
陈百川脸色这才恢复正常,他不由佩服北部的这个大手笔,说实话,他心动了。
陈百川的心动自然不是对一个油光锃亮的光头心动,他沉声说道:“我同意了。”
北部大家族愿意把全部家财交出来九成,陈国坐拥这九成的家财,往后打起仗来压力也不会太过于大。而土地住宅,则可以当做是对士兵的封赏。
沈离远心中大喜,喜色浮在脸上,又成了一个番茄。
他拱拳拜谢:
“那草民便多谢大将军的善意。”
陈百川好奇了一句:“你们沈家这次站出来,其中又该得到什么利益?”
沈离远也不忌讳,他直接说道:“两个省份前三年的治理权由沈家独揽,而后面才是每个大族轮流治理一年。”
陈百川若有所思点点头。
然后挥挥手。
这个动作说得温柔和蔼就是在示意沈离远能够离开书房,不打扰陈百川清净。而说得难听一点,便是陈百川已经不耐烦这件事情,在把沈离远轰走。
不过当陈百川再次抬头,却看到沈离远一脸的“我还有话说”。
“有话直说。”
沈离远仿佛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说道:“此次沈家最大的收获,便是与大将军结了一份良缘,将来如若大将军欲谋大事,不要忘了沈家。”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衡的小动作
第四百七十七章大衡的小动作
“此次沈家最大的收获,便是与大将军结了一份良缘,将来如若大将军欲谋大事,不要忘了沈家。”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沈离远便顶着那个倘若在月光之下必然格外油光锃亮的光头离开。
陈百川则还在回味他的那句话。
“欲谋大事”。
说实话,陈百川原来也不清楚自己会不会欲谋大事,而时至今日,他认为已经没有必要欲谋大事。
苦笑一句之后,陈百川收起了其他闲心,认真对待起手中的公文。。
……
转眼间就到了秋天,街道上的庆都百姓,已经从短袖薄衣,换成了稍微厚一些的长袖衣物。
城外青山成了红山,群林渲染。
“你们听说了么,今日那条陈庆河就要开工了,据说开工之后,陈国到元春江,就只要三天的时间。”
这个消息在庆都的街道上广为流传,当然,这也只局限在今日。
百姓们对这等家国大事的关心程度有限,很快这个消息就会被谁家一枝红杏出墙来抢了风头,从此无人惦记。
除了一部分人。
他们看上了陈庆河的高工资,尽管招募苦工的大胖子扯着嗓子喊了一整天的十分累,保命的桌前还是拍着无限长的队伍。
这时在元春江上,陈百川身边站着陈爷、袁老等人。
作为此时原庆国境内最大的官儿,袁老特地请来陈百川,为这次的开工“剪彩”。
传说中剪彩这个名词还是从陈百川那里流传出来的。据说每次陈国的产业开工,都会有陈家高层在门前剪彩。而剪彩过后的陈家生意真是十分兴隆,其余的商贾纷纷效仿,没有一家不剪彩的。
而且还形成了一种风气,请来剪彩的人越高级,似乎生意就会更好。
这股风竟然还刮到了袁老这里。
陈百川颇为无奈的举着一把染了金粉的剪刀,等到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来,他才把面前的扎成红花的红缎子从中间剪开。
“陈庆河工程,就此开始。”
……
庆祝陈庆河工程的宴会上,楚辉忽然靠近到陈百川的耳边,他脸上满是凝重。
“大将军,根据在原庆国与大衡的交汇边缘上,我们的巡逻兵发现了有大衡的士兵在向着边疆城池靠拢。数量不多,极有可能是敌人试探军情的探子。”
陈百川连忙起身,对着满屋子喝着茅台酒红光满面的大官小官,抱歉说道:“现在有点急事,薄酒三杯向大家赔罪,本将军先行离开。”
说完话,陈百川就一连倒了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