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神枪侠侣》第202章


英国高层经过讨论,首先否决了流亡到美国的决定,毕竟他们也知道在别人家里就会矮一头的感觉,哪怕是这个所谓的亲密盟友。
最终,英国高层选定了几个合适的目的地,最重要的集中在两个位置,一个是澳大利亚,一个是加拿大。
讨论之后,丘吉尔选择了澳大利亚,因为他觉得澳大利亚的战略位置比加拿大要重要,同时,东南亚也有着英国不小的利益所在。
还有一点,在英国人想来,大英帝国已经被德军打残了,除了还算保存得稍微好些的海军,大英帝国已经对大德意志帝国造不成多大威胁了。
消除大英帝国这个威胁,那么,德国人接下来的目标,不用想,也会是美国。
如果大英帝国流亡到了加拿大,和美国做了邻居,那德军进攻美国的时候,做为盟友,大英帝国恐怕也不得不全力帮忙了。
但如果是流亡到了澳大利亚,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毕竟澳大利亚离美洲比较远,当时候即便大英帝国需要帮助,也不需要全力以赴了,就像现在美国不会全力以赴帮助英国守住本土一样。
英国人还觉得,如果美国将德国人的注意力吸引走了,也有利于大英帝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这也是东山再起的资本。
当然,流亡到澳大利亚也不会一帆风顺,毕竟在东南亚,还有一个小日本在不停的闹腾,但对于英国人来说,小日本的实力比德国差远了,而且他们已经占领了东南亚广阔的区域,再拿吞下澳大利亚,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英国人相信,澳大利亚迟早会是日本人的目标,不过以澳大利亚现有的军事力量,还不足以抵挡日本人的进攻,还是需要盟军的帮忙,大英帝国流亡到澳大利亚,也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守卫。
终于,经过多方面的考量,英国人将流亡之地选择在了澳大利亚。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丘吉尔通报给了盟军各国的高层,包括流亡在英国的其他国家首脑。
对于其他流亡在英国的首脑来说,这是英国内部的事情,他们也无权干涉,只怪他们自己倒霉,英国这个靠山倒了,他们又要流浪了。
不过,这些人大多觉得大英帝国大势已去,盟军最后的希望只有美国,所以几乎都选择跑向美国了,美国人也大受欢迎。
对于英国人选择跑往澳大利亚,罗斯福也不意外,不过,他也没有反对,亚太地区也有着美国的不少利益,特别是还有一个小日本在闹腾,美军现在抽不出空去修理,英国人去了,就交给他们吧。
既然大英帝国流亡澳大利亚的计划没人反对,便迅速的开始实施了起来。
第二五七章 大英帝国的危机(四)
盟军撤离英国本土的方式自然只能依靠海军,英军和美军各自分配好了自己的任务,英国海军负责转移英国国内需要撤离的目标和一些愿意跟随英国一起撤离的他国重要目标。
而美军则负责他们自己军队的撤离,还有愿意撤到美国本土的他国重要目标。
德军似乎知道,一些盟军的伦敦保卫战失败,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英国本土,所以,德国空军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尽可能的摧毁英国本土没有被德军控制的所有港口。
每天都有几千架次的德军飞机不分昼夜的席卷整个英伦三岛的沿海地区,吓得英美的海军舰队都不敢靠近自己的港口了。
如果舰队都不能随意的靠近港口,那撤退的行动就太远危险了,正因为如此,英美海军不得不加大舰载机群对港口的保护,双方的空战又激烈了不少。
但这次,双方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倒不是由于德军飞机数量的原因,而是因为德军投入了一种新型飞机,这种飞机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简直让盟军飞行员绝望。
这种新式战机,直接完虐盟军战机,让本已经不平衡的空中较量变得更加不对称,美军从美国本土运输过来的飞机,甚至都跟不上每天消耗的速度,而且美军飞行员很清楚,他们一旦架机升空作战,那几乎是有去无回了。
“哦,我的上帝啊……”盟军最高指挥官甚至都已经绝望了,他们不明白,德军的手段怎么层出不穷,而且每次拿出的新手段,都不是小手段。
“肯定是魏起东,那个传闻手中有先进武器的家伙,肯定是他将技术卖给了德国人。”有不少人如此猜测,虽然无法查实此事,但已经找不到其他原由去解释这些变化了,德国工业就算再发达,被一战制裁了几十年,也不可能一下子领先他们英美那么多。
没错,这些人猜得没错,这种新型飞机的提前投入使用,确实和魏起东有着不小的关系。其实无他,就是喷气式飞机,不过,德国人在35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研制喷气式飞机了,而且在39年的时候就已经升空了第一款喷气式飞机HE…178,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HE…178的出现,可跟魏起东没有多大关系,但这款飞机试验机,并不具备战斗力,正史中,德军真正意义上喷气式战斗机是44年夏服役的梅塞施密特Me…262飞燕。
而现在,同样被命名为梅塞施密特Me…262飞燕的喷气式战斗机,已经提前四年出现了,而且性能却比正史中的该款飞机还有领先不少,这其中就少不了魏起东的功劳了。
当下,美军由于参战不久,很多武器的性能都很一般,作战飞机也是一样,面对德军这种划时代的喷气式飞机,根本就望尘莫及。
制空权被德军牢牢掌握,英美海军舰队根本不敢随意出现在德军飞机的航程之内,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大规模的快速撤退已经很不现实了。
不过,为了更安全的撤离、也能够尽量多的撤出有生力量,盟军高层还经过了长足的讨论,制定了一项项计划。
盟军高层考虑到,虽然英伦三岛纵深狭小,但零星的岛屿却有不少,经过讨论,盟军决定将需要撤离的对象都尽量的分散到那些北方的岛屿,然后利用各种船只往返于岛屿与停泊在大西洋的舰队之间,将人员和物资等等转运到舰队上,通过这种方式撤离。
这种方式,对港口的依赖不是很大,同时也可以分散德军的注意力,不过,却对各种船只的需求量很大。
为此,英国不舍动用一切力量开始建造各种可以运输的船只,而美国也从本土调来各种商船、运输船等等,就为了撤退做各种准备。
盟军一边收集更多的船只,一边开始撤离,首先将一些重要的非战斗人员撤走,英国人首先想到了他们的皇室成员,另外还有其他沦陷国家的首脑等等。
这些可不是一般的非战斗人员,可不容有失。
为此,盟军方面进行了高度保密,将这些人隐密的送到几个隐密的小岛,然后再转移向舰队。
但是,登上了舰队,也不意味着安全,因为德军的潜艇部队无处不在,邓尼茨将潜艇的狼群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在看不见的水下,似乎随时都藏着一只只深海巨兽。
所以,英美海军舰队在接了人之后,便立即转移,而为了加快效率,他们自然不会直接将人送到澳大利亚或者美国本土,只需要先离开英国这块是非之地。
英国人先将他们准备要撤离的人员送到他们在非洲的殖民地,美军刚将人员先撤到冰岛等地。
双方就在这种你争我夺中互相追逐着,盟军是要想各种办法撤走更多的人员和物资,而德军则是想办法将他们更多的人留下。
为此,德军还出动了他们的航母战斗群,专门去袭击英美海军小规模的战斗编队,毕竟英美海军任何一家的水面舰队实力暂时都领先德军,所以正面与他们的大规模的决战并不占优势。
此时,英美海军根本没有心思与德国海军战斗,他们更需要加快效率去撤走更多的人员,所以不得不将编队分散开来,去护卫那些没有自保能力的商船、运输船的队伍。
而这样,自然就给了德军可趁之机,这种船队一旦遇到优势的德军航母编队,基本上下场会很惨。
最惨的一次是一支载有比利时、荷兰两国最高层的船队,在德军三个航母战斗群和水下潜艇部队的联合攻击下,整支船队全军覆没,船上人员全部葬送大洋中。
其中还有一艘英国的航母也被击沉,整个航母战斗编队没有一艘舰艇逃掉。
比利时和荷兰人遇到这种事情,也只能怪他们倒霉,毕竟英国自己的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