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第192章


朱元璋抑制着满面通红,转身来到朱棣跟前,抚着朱棣的肩膀,神情有些严肃:“燕王,你帮过太子。朕现在要你再帮一个人。”
“谁?”朱棣有些愕然。
朱元璋咬着细牙,盯着朱棣的眸子,沉声道:“先前太子的长子,朕的皇长孙,朱允炆!”
第四十五章 【许以周公】
连日不愿见人的洪武皇帝忽然又召见回京的燕王朱棣,一番牢骚絮叨之后话锋悠地一转,说到已经薨逝的太子朱标身上来。思及故人,二人都不禁潸然落泪。朱元璋趁机又道:“当年太子还在世时,为政艰难,满朝文武、皇子兄弟里头,也就只有你能帮衬他。如今太子已经去了,朕却不想让你闲着。朕,还想让你再来帮一个人。”
“谁?”
朱棣虽已历练得沉稳冷峻,却也架不住洪武皇帝这一套一套的揉面团一样的手段,只听得云里雾里的,有些五神迷乱。
朱元璋见燕王满面愕然地望着自己,也不再卖关子,一双鹰眼紧紧地凝视着朱棣,齿间蹦出几个字来——“皇长孙,朱允炆!”
骤闻之下,一心等着要当太子的燕王只觉得眼前有些发黑,隐隐地觉察出了朱元璋话里的含义。
朱元璋却并不理会,似乎陡然间已经换了一个人,只是紧咬着钢牙、面无表情地在殿内重重地踱着步子。许久,想是下定了决心似的,忽的转身,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也不说话,只是从殿门口凝视着远方。眉棱骨却不易察觉地跳了一跳,似乎在自语,又似乎是在说给朱棣听:“朕。。。。。。已决定,要太子的长子、朕的长孙朱允炆承其父志,立为。。。。。。立为皇太孙。朕百年之后,他将继承朕的皇位——”
漠北大捷之后信心满满的燕王朱棣再怎么也没想到,先前还受着百官跪迎的太子礼的自己会忽然之间与太子位失之交臂,煮熟的鸭子平白地就这么飞了?一时间,朱棣只觉得天旋地转,心都碎成了粉末似的,全身都没了知觉,也不知朱元璋在说些什么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也不知什么时候已然踱至朱棣的身前,抚了抚他的肩头,眼中竟含着泪:“老四。。。。。。老四?”
朱棣木头人似的,看着满面不忍之色的朱元璋,蠕了蠕嘴,终是说出话来。
朱元璋似乎也伤感,悠然叹了一口气,枯瘦的手掌用力捏了捏朱棣的肩胛,又拍了拍:“哎。。。。。。朕。。。。。。朕知道你委屈。朕。。。。。。朕于你有愧啊。”
说着朱元璋已是转过了身去,似乎不忍再看到朱棣的失落,只是自顾自地说道:“你年幼时,朕真忙着东奔西逃,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日,所以。。。。。。。并没有照料到你。待朕打下了江山,虽然也封你为王,也并没有像待其他皇子一样厚待你。这。。。。。。这。。。。。。这也是事实。最后你落得一个人住在宫外受苦受气,可你并没有怪朕,也没有自暴自弃。十几年下来,你出落成了朕最出息的儿子。朕知道,你受了很多的苦、很多的罪,否则。。。。。。否则你不会成为今天的模样儿。。。。。。。”
说着朱元璋已是哽咽,朱棣却再也忍不住,扑倒在朱元璋的膝下,满面都是泪水,却仍旧咬着牙没有出声儿。
朱元璋转过身,强忍着心里的凄苦:“朕。。。。。。朕不想瞒你。。。。。。朕原是想要立你为太子的。空印案、栖霞私邸案、夜袭朝阳、古北口大捷,又到如今兵不血刃逼降北元数万军马。。。。。。这些功劳、这份能耐,是哪个皇子也比不得的。所以,太子薨了之后,朕日思夜想,能担我大明江山的、最合朕意的,也就只有你了。可是。。。。。。朕虽为天下主,但许多事也是由不得朕的。你看看。。。。。。你看看。。。。。。”
朱元璋指着须弥座前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你看看这许多奏章,说的不是其他,都是保奏朕的皇长孙的。他们那些话,有的说的没道理,有的却也能代表民意和礼制。这许多人说了这许多人,朕是不能充耳不闻的。朕已经老了,如今想得最多的,就是我大明江山能不能顺顺利利地在我朱家人的手里传下去。朕最担心的,也是怕我们朱家人里边出一些不肖子孙、出一些无能之辈,毁了朕一生的心血。”
朱棣忍着剜心的痛,听着朱元璋的这些话,又看了看案头的奏章,觉得愤懑,也觉得疑惑,莫非皇帝是担心自己不肖毁了江山才不立自己为太子的?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朱棣的心思,一边扶朱棣起身一边温言道:“朕的那些子孙里头,说到底,也只有你和皇长孙两个朕还可以托付。你和皇孙两个,朕其实有更多的许你处。皇长孙毕竟年幼,气宇虽比他的父亲大了许多,但性子宽厚有余、刚强不足。朕百年之后,若是边疆出了事,再出一个王保保这样的人物,他只怕难以驾驭群臣去与敌人一教高下。所以,朕不放心啊。这些,朕都不瞒你。所以。。。。。。。朕要你像帮原太子一样去帮你找个年幼的侄儿。这是朕的嘱托,这也是朕将大明江山、我朱家天下托付于你。朕知道你很委屈,可生为男儿就当以天下为重。何况你是朕的儿子,是大明的屏障,是威名赫赫的燕王。。。。。。”
将自己的美梦击得粉碎,转脸又说这许多赞誉之词,朱棣只听得有些发愣:“父皇是要儿臣。。。。。。。。”
“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拍着朱棣的肩膀:“朕就是要你辅佐皇长孙、维护大明的江山。朕。。。。。。要你做我大明的周公。”
周公原名周公旦,乃是周武王的同胞弟弟。武王立周王两年之后暴卒,周公不仅不觊觎王位,反悉心辅佐成王,一心朝政,忠心不二,而成“成康之治”,周公也得古之圣贤之名。
朱元璋驳了自己的太子位,不让自己当皇帝,却要自己去做周公,朱棣只觉得有些恍惚,也有些恐惧,慌忙下拜:“父皇既要朱允炆继承大哥遗志,这本是天理人情,儿臣自当竭力辅助,保我大明江山。至于周公,总觉有僭越之嫌,儿臣素来有不许他处,是决不敢以他为先贤效仿的。”
朱元璋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些东西,朕不与你们年轻人辩。你且按照你的本心行事便是。眼见就要端午了,朕看你就不要急着回燕山,留在京师过了端午再回去吧!也好陪着朕,与你那些兄弟们、与你的侄儿多说说话,热闹热闹。”
第四十六章 【京师遇冷】
朱元璋用尽苦心,终于说服了燕王朱棣以朱家天下为重、待自己百年之后去辅佐长孙朱允炆。一件天大的事,看似措置得十分如意。朱元璋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很快便颁布懿旨,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承袭皇位。至此,大明储君便算是定下来了。
朱元璋了却了最大的心事,心绪也便好了许多,于是饶有兴致地要在端午节日,于御花园办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百官宴,大宴群臣和诸位远道回京的藩王。这在以勤俭著称的洪武皇帝身上,可算得是罕有的事了。
再看燕王朱棣,原本满心欢喜地要来接太子位,却落得这么一个局面,心里就像塞了棉絮一般,说不出的难受。想要去理清,却千头万绪,也不知该从何说起。但朱棣毕竟是战场厮杀出来的汉子,自有一股英雄气概的阔达。更何况洪武皇帝的一番话说得也并非没有道理。要自己当太子,于礼法不合,受的阻力太大。以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子,将来必将君弱臣强,没有自己的护持,这大明只怕不免要乱乱套的。况且,从洪武皇帝的话中,也隐约可以听出来,这大明江山明面上是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实际上还是得靠自己。这一条,在原先始终不能得志的燕王身上,也算得上是一份体面了。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始于百越地区,战国时期楚国名臣屈原不愿见国亡家灭,抱石投于汨罗江。后世为纪念这位才气纵横的一代贤臣,方立屈原自尽的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以示纪念。
端午节当日,朱棣因想着一场风波刚逝,谨慎小心些总是好的,早早便出了燕王府入宫赴宴,不想却是到得早了。后花园内,新封的皇太孙朱允炆还在指挥宫人太监布置宴场。骤见皇太孙,朱棣也觉得尴尬,转身要走,却已是被朱允炆瞧了个正着。
“四叔?”朱允炆却像没事儿人一样,笑吟吟、兴冲冲地便快步朝自己跑了过来。
眼见避无可避,朱棣只得停了步子。远远地看这位亭亭玉立、俊俏潇洒的少年储君对自己毫无城府,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