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司使》第214章


这里先说一下洛阳的情况。
洛阳城位于洛水、伊水之上。洛水从洛阳城中穿过,所以洛阳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伊水从洛阳城南部穿过。这个洛阳城内河流干道、支渠有十几条。
从陕郡到洛阳刚好二百五十里,与从长安到陕郡的距离差不多。由于崔乾祐全军覆没,从陕郡到洛阳之间已经无险可守。
洛阳城对于进攻的大军来说,从来就是一个几乎不设防的城市!因为城市太大!比如长安一样,只要潼关一破,就很难容易被攻打下来!
从陕郡到洛阳,这之间有峡石、渑池、新安三个县城,全部伪燕国的官员都已经如惊弓之鸟般逃匿无踪。
杨游已经临时任命了若干县官管理前面几个县。
按照正常的进军速度,从陕郡到洛阳要四天,每天行进六十里。这样,第四天傍晚可以抵达洛阳城西。
不过杨游却想打破常规的行军速度。
他道:“我预计,洛阳守军最多不过五万人!他最佳的策略是立即撤退邺郡或者其以北组织防守!如果死守洛阳,必定入崔乾祐一样,全军覆没。
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李归仁部精锐精骑八千人,在郑州驻守。如果安禄山想死守洛阳,其必定会让其协防洛阳,这对我军侧翼构成威胁。
我的想法是,以骑兵两万人分为左右两翼,两天之内赶到洛阳。同时,以迫击炮营,换乘马匹,随同骑兵前进。每军各三队三百人。同时再携带火药五百斤。
初五晚上天黑后赶到洛阳,立即用炮兵攻击其西门、东门!敌军绝料不到我们行进速度如此之快,畏惧我炮兵,晚间很有可能会弃城而逃。
如果他不逃,我们就用火药炸开西门。反正护城河已经结冰,接近城门也是可能的。如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军以及城内之伤亡。”
众人一听,都觉得十分有理!
……
洛阳。
安禄山昨日听得崔乾祐大败,不禁惊愕不已。当天晚上就开会研究究竟是防守洛阳,还是撤退到邺郡。
结果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安禄山一看,人多了主意就多,还得人少才行。于是依旧把自己最信任的谋士张通儒、高尚找来研究对策。找了半天严庄,却没有看见。
张通儒道:“陛下!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谁也料不到那杨游的火器如此厉害!这是京城收集情报之人的失职!
如今我们大燕国的主力分散:河东、河北、睢阳、郑州、洛阳都有分布,非常不利于防守。
现在看来,敌军的火器,也只有那火炮最厉害。火枪速度很慢,还远不及我骑兵的威力!
微臣以为,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进行梯级防御,消耗其弹药。
其弹药的生产肯定赶不上消耗的速度。只要他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利用骑兵组织反击!
所以,依微臣的意见,还是要尽快撤退!这洛阳无险可守!
如果杨游派兵把北归的道路切断,我等不但会全军覆没,还会无路可逃!”
安禄山又问了高尚,他也是差不多是这个意见。
“有道理!看来严庄要坚守的策略不对!就依二位的意见,留田乾真领兵一万守洛阳!其余人全部退往邺郡!”
“陛下圣明!”
“这组织撤退的事情,全部交与张相公负责!”
“遵旨!陛下,原来的达奚珣等要带走吗?”
“带个屁!这些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就留给李隆基吧!严庄呢?怎么没看见,跑到哪里去了?”
“回陛下,他去看护晋王了!”
“哦?他倒是躲起来了,让他去吧!二郎也伤得很重。还有,那崔乾祐丧师数万给我立即杀掉!”
“是!”张通儒道,他心想,那严庄却很精明。这崔乾祐打了这样的大败仗,居然还敢回来,真的也胆子太大了。
……
初四,酉时。
杨游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和一营迫击炮士兵赶到洛阳城下。
他早就得到报告,安禄山已经带领主力和文武百官撤退,洛阳城里守兵不多!
看来安禄山还是懂得带兵,这洛阳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防守的城市!
自己到大唐十年来,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六朝古都。远远望去,洛阳城内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
只有城楼上火把稀疏,在寒风中飘忽,上面有很多士兵在来回巡逻。
杨游对王思礼道:“王将军,我看要改变计划,找人把劝降的信射进城内!劝城内的主将投降!如果一个时辰之内不投降,再攻城!”
“遵命!”王思礼答应着,跑去找人写信去了。
……
一个时辰以后,依然没有动静。
杨游大怒:“给我发炮!”
一瞬间,早已经准备好的三十门小炮的炮弹,便开始向城楼上倾泻!一拍排炮下来,那城楼之上已经一个人影子都看不见!
杨游现在有意控制炮弹的使用,只是打了一排三十发炮弹。炮兵正想放第二排炮时,却被杨游制止了!
忽然,杨游发现左翼有一股骑兵突袭了过来!
杨游冷笑一声:“这守将不知道是谁,居然还有些本事,想出城来用骑兵偷袭!可惜你生得不是时候!”
于是他命令道:“给我转炮口,攻击那些骑兵。”
这迫击炮极为轻便,顷刻间就把调整好了方位!
那些偷袭的骑兵距离不到一百米时,已经被炮火拦截,被打得人仰马翻!又是一排炮打过,那些骑兵便开始纷纷后撤!
杨游一看,机会来了!
便命令道:“王将军,你带领左翼一万骑兵,给我追击三十里!”
“遵命!”王思礼一看,这敌人已经胆寒而退,不知道今晚要退到哪里呢!可是大帅才让追击三十里!可惜!
说完,他便令发令兵发令。他自己和亲兵拍马就追了上去!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光复东都
杨游看着左翼的王思礼领兵远去,他刚想命令继续炮击,旁边掌书记张兴道:“大帅,好像有人开门了!”
他一扭头,果然看见城门里面有火光隐隐闪动。顷刻间,那门真的缓缓打开了!
城楼上,也有人开始缓缓放下吊桥!
“走!进城!”杨游带领数十名护卫和右翼的二位兵马使、十将等军将,朝宫城西门拍马走来!
只见那门打开以后,一名四十多岁的胥吏领着二十人奔了出来,迎接杨游的大军!
“东都苑监亭长邓春恭迎将军!”那名胥吏到杨游的马前作揖行礼!
“是邓亭长!很好!你是第一个迎接我的人!从现在起,你就不再是亭长!
张兴,你记下来,我让邓亭长入流做官!就升邓亭长为东都苑监录事,代理主簿和丞事!
立即发牒,并上报吏部!跟随他来门的所有人,赏钱两贯!记勋一转!”
“是!”张兴道。
“多谢将军!将军,城内的叛军已经跑完了!”那邓春一听,居然一下就入流做了从九品上阶的官员,极其兴奋。
“好!你带我们入宫,由你协助萧将军暂时维持宫内秩序!
刘将军,你带领九千五百人急速出宫城南门,到皇城以内以及外郭城内维持秩序!谁敢趁乱抢劫,就地斩杀!
再将叛变投敌的官员全部缉捕!伪燕新任命的官员,可暂时留职,以维持秩序!”
“遵命!”刘将军领命而去!
那邓春也是久混衙门的人。他兴奋之余,一想,这年轻的将军开口就封自己的官,口气大得惊人!在看那旁边的“杨”字旗,已经猜到他就是杨游。
于是赶紧又深鞠一躬:“敢问可是杨相公?小人有礼了!”
“你还是有眼力劲!这正是杨大帅!你赶紧给杨大帅带路!”书记张兴命令道。
“遵命!”
杨游在邓春的带领之下,从洛阳宫城西门入!
“杨相公,前面是集贤书院,左边是德昌殿!杨相公还没有吃晚饭吧,卑职这就去安排!另外,相公今晚住何处?”邓春给他不停地介绍,又突然想起杨游可能还没有吃饭!
“嗯!你马上安排我这五百多人的晚餐!不要太奢华!我今晚就住宫内中书省值班房!”
“遵命!卑职这就去安排!”
“张兴,你跟这邓录事联系,马上把洛阳、河南两县的伪县官以及负责宫城管理伪官员找来,我要连夜跟他们谈话,尽快恢复洛阳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