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水浒》第122章


既然早知道,干嘛还要闹这一出呢!
“你能保证对我这妹妹好吗?山匪可没有什么前途!我不放心!”,李娘子又说话了。
这不仅是对李景说的,也是对李师师说的。
“我李景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保护妹妹的本事还是有的,还请……李娘子放心!”
李师师闻言也有些期盼,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李景。
“那这附近的护院你准备怎么处理?”,看得出来,这位李娘子考虑问题绝对是个全面的人物。
“我过些时日就要离开,如果……如果……师师愿意,我会带上她!”
………………………………
第十四章 望归
PS:大章!!!
感谢书友拔剑了生死的两次打赏!!!
以下正文:
“原来,她就是李清照!”
一直到离开的时候,李景才知道那位李娘子的名讳。
也对,能作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等诗句的,怎么可能是个软弱女子。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真高兴······”
走在回曹府的路上,李景喜言于色,甚至还破天荒的哼起了一首老歌。
毕竟,能有这么一个人信任自己,不在意自己山贼的身份,不在乎朝不保夕的日子,愿意跟着自己走······
在李景看来,很难得!
是的,李师师愿意跟着李景离开汴京,不过不是因为她选择相信李景,而是她只能够选择李景。
否则,天底下正儿八经的良家子,哪怕是官宦子弟,有几个敢和蔡太师抢人的,就算有,那么李师师在被得手之后也只是玩物而已。
所以,李师师只有选择相信,相信李景可以给她她想要的自由。
准确的说,这更像是一场赌博,赌资便是李师师自己的后半生,而赌的,就是李景是否还是四年前李师师心中的那个哥哥。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两人分开的时间太长,相处的时间又太短,来不及了解对方。
当再一次见面,猛然发现眼前的人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个人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所以,只有赌一把!
平心而论,李清照是反对的,当初她之所以喊住李景,是因为她知道李师师同李景之间短暂的相处,但当李清照听闻李景是朝廷通缉的重犯时,她其实是反对的,哪怕李景解释说前些日子朝堂上说的捷报是假的,李清照也还是反对。
毕竟在官宦人家出身的李清照看来,李景目前的身份实在是太不安稳了。
只是,她并没有更好的主意,所以,当她看出李师师明显意动之后,也就没有接着反对,而是与李景商议起了怎么离开汴京城······
对于李景来说,如果能救这位妹妹与水火,自然是好的,假如,又能满足李大寨主的色心的话,那更是极好的。
不过······也不强求。
经过今日的见面,李景与李师师甚至都没有说上多少句话,李景也明白,经过了四年,眼前这人已经和当初那个少女有所不同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甚至于,李景当初根本就不了解少女。
一个是孤苦无依时候的依靠,一个是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人的情感寄托······所以,这段记忆才会这么难忘吧!
至于怎么向花荣兄妹交代······
“她只是我的妹妹······妹妹说紫色很有韵味······”
不过李景知道貌似这么说的话,总有一种被瞄准爆头的既视感······
在离京之前,在李景心中,还有一个人需要拜访!
······
······
饮马川,位于河北蓟州,宋辽边境。四围都是高山,中间一条驿路。因为山势有丽,水绕峰环,以此唤做饮马川。
却说这饮马川中最高的一座山,却有两个好汉占据。
一个姓邓,名飞。原是盖天军襄阳府人氏,因为他双睛红赤,江湖上人都唤他做“火眼狻猊”。能使一条铁链,人皆近他不得。
另外一个姓孟,名康,祖贯是真定州人氏,善造大小船只。原因押送花石纲,要造大船,嗔怪这提调官催并责罚他,把本官一时杀了,弃家逃走在江湖上绿林中安身,已得年久。因他长大白净,人都见他一身好**,起他一个绰号,叫他做“玉幡竿”孟康。
却说这一日,饮马川山寨之中,山寨中探听消息的小头目王二正急急跑向聚义大厅,刚来到大厅门前,却见一旁施施然拐过来一个汉子,身后跟着一个伺候的小喽啰。
王二一见此人,忙忙停住脚步,拱手拜道:“王二见过朱三统领!”
却见朱三头领摆了摆手,问道:“王二,你好歹也是个头目了,碰到什么事啊,这么着急?”
王二心想,此事对三头领说也是一样的,便又拜道:“回禀三头领,小人这次来是因为山下又来了一伙押送人犯的官差······小人是想问问,到底是救还是不救!”
“救!当然要救!”,朱三头领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反应的很是激烈,在王二看来,都要炸毛了!
“我这就去找两位哥哥说!”,正说着,朱三头领带着王二进了聚义大厅,将此事说给了邓飞和孟康听。
“兄弟,这事听你的!”,邓飞如是说。
“嗯!”,孟康也是附合的点了点头。
朱三头领有些感动,神智也算为之一清,并没有像方才似的那么激动,马上说要救人而是问王二道:“你知道那个囚犯是谁吗?几人押送?”
王二回答道:“回三头领,囚犯是谁小人确实没有打听到,不过小人上回听说本府的‘铁面孔目’裴宣被新任的知府找了个由头打入了打牢,说不准就是他!”
邓飞一听,说道:“这裴宣的名头我也听说过,着实是个好男儿,看来,这次还必须得救上一救!万一真是裴宣,也请他上山坐一把交易!”
这话,显然是对孟康和朱三头领说的。
邓飞又见朱三头领面露疑惑之色,知道他对这饮马川附近不是很熟,遂又解释道:
“这裴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亦会拈枪使棒,舞剑抡刀,智勇足备。”
末了,邓飞又补上一句:“若是能拉他上山,我便是让了这个寨主的位置也无妨。对于裴宣哥哥,我邓飞却是心服口服的!”
看着邓飞一脸的坚定,朱三头领不禁回想起自己到山寨之前的情景。
······
······
朱三头领的名字就叫朱三,没错,就是那个帮林冲给李景送信,却被王虎抓去京城的朱三!
王虎抓他只是为了证明李景有罪,时候可没有再管他,而高俅府上也没人把他这个送信的小喽啰放在眼里。
没过多久,朱三便被送到了开封府,罪行一判,发配河北蓟州。
饮马川的驿路,经年以来都是相同模样,朱三就这样在差役的押送下到了饮马川。
那时候的朱三和现在却有些不同,他身上当初李景赠送的银两早就没王虎给搜刮了,面对这如狼似虎的押送差役,朱三是半点孝敬都拿不出来。
这一路的惨痛可想而知!
朱三没有这么大的心脏,可以忍着差役的折磨。甚至,连逃跑都做过!
只是,不过是徒劳罢了。
在之后,则是更加的痛苦与折磨。
眼见了就要到终点了,但这对于两个差役来说是终点,但对于朱三来说,应该就是另一场苦难的开始。
朱三在半道上就有了这种觉悟。
眼见着反抗不了,朱三怨啊!怨天怨地,怨王虎,怨朱贵,怨李景,怨林冲······
而这一切,在那条饮马川的驿路上,却有了转机。
朱三到现在还记得,那一日,黑云压城,呸···黑云压山,有风吹过山谷,却仍显得有些沉闷。
朱三满心疲惫,身上的伤疤还没愈合,但身后的两个差役去不肯放松一点!
突然,驿道旁的草丛里跳出了几十号人影,为首的一个汉子双眼通红,看起来凶神恶煞,直如地狱里的恶鬼一般。
看起来霎时可怕!
但对朱三来说,眼前这人却显得无比可爱。
尤其是在这个双眼赤红的汉子将一柄刀交在他手中的时候……
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