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发明家》第196章


有人先站出来,其他犹豫着的人也纷纷排在老农后面表示愿意,那些担心得痘疮的人也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王浩然让人在宅院内布置了好几间房间让这些人临时居住,不愿意住在这里的也可以回家住,把不过没人愿意回家,都担心自己把这病传给家人了。
第二天,这些乡亲们纷纷出现一些头晕、手上长红斑的现象。这段时间是这些人最难挨的时刻,不是这病让人有多难受,而是出于对痘疮的恐惧,甚是担心自己得的是痘疮。因此王浩然常常有来看看这些人,甚至同食一桌,以此来稳定这些人的情绪。
又过了几天,这些人手上的红斑已经结脓了,而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是时候开始下一步流程了。王浩然让人把这些人手上的脓浆取了下来保存在小玻璃瓶里,并放在冰块里保存,打算等下就让人送到痘疮爆发地区及周边村庄那些尚未感染痘疮的人涂上。
而他当然也要种牛痘,别说是现在,在后世的他都没种过牛痘,万一被感染了,丢命事小,毁容事大!
曾诚勇见王浩然拿来小刀就在自己手上划了个小口,惊讶道:“小少爷,你这是……?”
“你也来,把这脓浆涂在伤口上就可以预防痘疮了。”
“这样就可以预防痘疮了?”曾诚勇不可思议道。
“亏你还跟我这么久了,这么点事有什么好奇怪的?我总不至于拿自己来开玩笑吧?”王浩然的话是对曾诚勇说的,更是对其他人说的。
曾诚勇自然是相信王浩然的,不再二话,直接拿出匕首在自己手上划了个口照着王浩然的做法把脓浆涂了上去。
“小少爷,那我们还要不要这样?”一农夫问道。
“还是也涂一下吧。”王浩然也不知道感染了牛痘的人是否还需不需要种牛痘,觉得再种种牛痘妥当一些。
李世民虽然没施行隔离灭杀的计划,可隔离却是不可免的,王浩然也是这么认为,等民众都认可并全民实施种牛痘后,已感染并能存活下来的人,自然就不会再受什么排斥了。
让老百姓种牛痘的事并不是很顺利,有不少百姓因为排斥这办法而坚决不肯种牛痘。王浩然不能对此坐视不管,要消灭天花,只有全民种牛痘才行,况且,他得以此证明这办法的可行,好让李世民不会再启用隔离灭杀方案。所以,王浩然等烧退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亲自前往那些村庄逐个劝说,甚至在几天后亲自走进痘疮重灾区察看情况,以证明种牛痘的可行性。
王浩然的身体力行让那些固执的老百姓终于解开了心结,这才使得种牛痘的事顺利进展开来。
刚开始那几天,仍有不少新感染痘疮的案例发生,王浩然也是悬着一颗心,不时的细想一下自己是否有什么漏掉了的环节。好在之后的几天里,新增案例直线下降,直到种牛痘后近半个月时间,感染痘疮的事终于消停了。
王浩然决定回长安,不过没有直接回,而是在歙州又住了个把月才回去,免得长安的人都避着他。
回到长安,王浩然也没有立刻进宫,谁知道李世民会不会担心王浩然在歙州是否有带着痘疮病毒回来呢?还不如让李世民自己去决定得了,若是他不担心这个,自然会召王浩然入宫。
李世民还算有气魄,一听说王浩然回来了就下旨召王浩然入宫,毕竟王浩然去重灾区出来后又在歙州县城住了个把月才回来,至今都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以之前王浩然使用种牛痘的效果来看,痘疮在人体的潜伏期顶多十多天而已,王浩然这么久都相安无事,定然是没感染上痘疮的。
………………………………
第241章 让功
在古代,痘疮是让人闻声色变的存在,因为危害极大,又没有治愈之法,所以一般都是用隔离灭杀的办法来解决。这办法太过简单粗暴,故而史书上鲜有记载。这回王浩然破天荒的制作出牛痘预防痘疮的办法,解决医学上的一大难题还算是小事,能挽救无数百姓更是大功一件。赏赐肯定是要的,李世民曾想封王浩然为异姓王,毕竟王浩然对大唐的功绩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不少朝中大臣却表示反对,王浩然的功劳太大了,民望之高,亦有功高盖主的势头,又有着在各个领域遥遥领先的技术,他若封王,对任何人来说,包括王浩然自己,这都是弊大于利的。李世民与众朝臣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改封王浩然为护国公,世袭罔替。
王浩然对这些名头倒无所谓,来到唐朝后,他更是觉得所谓的地位、声望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也只有做些有意义的事才能让人生变得有意义。
在李世民和王浩然谈及歙洲痘疮一事时,王浩然建议让朝廷慈善机构号召民众捐款救济,而朝廷之前一直有对歙洲调拨救济物资的事则可以停下来,只需在民众捐赠不够时再补上即可。
“这倒无妨,大唐百姓一直向朝廷交税纳税,如今大唐百姓有难,由朝廷调拨物资救济本是理所当然,哪还能再让大唐百姓自掏腰包呢?况且如今国库充足,这些许钱财,并无大碍。”李世民奇怪了,王浩然向来也可谓是爱民如子,现在怎么就突然站在朝廷这边为朝廷计较起这点钱财来呢?
“皇兄,慈善机构号召民众捐赠并非强迫,捐与不捐,或是捐多捐少,全凭自愿,老百姓也会自己衡量一下自己的家底,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自然不会捐赠。问题是,历朝历代,贫富差距向来悬殊,富者缴纳一成税赋亦无伤大碍,而贫穷之人若是缴纳一成税赋,则有可能衣食成忧。比起大唐国库充盈,老百姓们都富足起来更能体现出大唐的强盛。所以臣弟觉得,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至关重要。这次歙洲受难,朝廷正好可以立一典范,让那些富足的百姓献爱心,他们为名望也好,为积德也罢,总能为朝廷节省一些开支。而这些节省下来的开支,则可以补贴到贫穷百姓的税赋之上,以此稍微拉近一些贫富之间的差距。”
“你的意思是取消粮食上的税赋?”李世民听明白了王浩然的意图,之前农民的税赋一减再减,若是再减的话那只能是取消这类税赋了。
“没错,如今大唐商业繁荣,朝廷的主要税收来源逐渐转到商业税收上,更何况朝廷的各个产业收益颇丰,相比起来,农业上的税赋倒显得不值一提了。”
“嗯……这倒还可以好好商议一番。”李世民有些意动,不过农业上的税收比重可没真像王浩然所说的那样不值一提,所以这还需跟众朝臣合计一下才行。
王浩然回到家后,还没几天,取消农业税收的事还没点消息,房玄龄倒先让人送来邀请函,说是他得到了一些新品茶叶,听闻王浩然亦善于品茶,故而让他过去品尝一下。
王浩然不明所以,私下他跟房玄龄并无往来,总不可能真的只是让他去品茶吧?至于到底是有什么事,那也只有去了才知道了。
王浩然如约而至,房玄龄倒还真拿出新品茶叶来,沏出来的茶碧绿清莹,滋味甘鲜醇和,不过王浩然只知道这是绿茶,喝起来有些甘甜而已,哪里懂什么茶艺啊?
“好茶!色香味俱全,可谓是上品好茶!”王浩然挺喜欢这味道的,便赞赏了一番。
“呵呵……这茶叶是老夫的一个远房侄子种的,护国公若是喜欢,老夫让他多送你一些便是。”
王浩然答谢了一番,没多去深究,扯起了些闲话,等着房玄龄翻牌。
闲聊许久,房玄龄这才把话题转到主题上,说道:“前些日,太上皇提起取消农业税赋一事,听说护国公你也跟太上皇提及过是吧?”
“确实提过。”王浩然纳闷了,难道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这建议了?那会是谁呢?房玄龄提及此事又是有什么意图呢?面对不明朗的事,王浩然只能少说话,静观其变为好。
“护国公年纪轻轻就能为国为民,让老夫敬佩啊!其实在此之前,陛下也曾提及此事,只是一直还在商议当中,所以还不曾对外提及而已。”
“哦……还有这事啊,陛下仁义,真是大唐百姓之福啊!”王浩然更纳闷了,李治提过这个建议?那怎么前几日他跟李世民提及时,李世民完全像是第一次听到这提议的反应呢?
“是啊!陛下心善,朝中臣子若能尽心辅佐,将来定然又会是一代贤明帝王。”房玄龄见王浩然有去探究他话外之音,笑了笑,觉得以王浩然聪慧,不用自己过多点明,他便能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