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之异谭》第184章


说应该是一个非常恐怖的30秒钟的短片。” 
“你看了吗?” 
“没能看到,试了很多遍,在这个硬盘里始终无法播放,专家也不知原因何在。” 
万俟昭已经打开了电脑:“那个程序是什么时候设定的呢?” 
“很奇怪,居然是三年前。”宋毅来到万俟昭身边,盯着屏幕,“还有一个发现,庞秋恩死前浏览过的网页很单调,除了一些关于斑痕的医学网站就是他供稿的神笔网了,我尝试一一打开他浏览过的所有网页,却发现有一个神笔网的链接怎么都打不开,这个链接应该也是关于某篇文章的。喏,就是这个。” 
万俟昭盯着这个以神笔网字母开头的网址,停顿了两秒钟,才尝试点击打开,果然如宋毅所说,无法打开。 
“我请专家打开这个网址,他也无能为力。但以庞秋恩打开网址的频率来看,这个网址链接他几乎每天都会看。”宋毅望着万俟昭,问:“你是不是有新想法?” 
“嗯,但不知道是否正确。”万俟昭按照昨天娃娃脸三人给出的关于《远逝之桥》的信息进行搜索,结果发觉……“居然和这个网址一模一样!”宋毅不禁惊骇出声,“万俟,你是怎么做到的?” 
万俟昭摇了摇头:“不是我做到的,是碰巧我的伙伴在查的案子与这个案子实属一宗。” 
“《远逝之桥》,春风夜雨。”宋毅读着网页上的信息:“这个人,是庞秋恩?” 
“不,这个人叫闵鹄,也是水杉人,这里有他的身份信息。”万俟昭调出了闵鹄的身份证复印件。 
宋毅不觉先看了看万俟昭,才看向闵鹄的信息:“这个身份证的地址,是水杉的一个集体地址。” 
“哦?” 
“也就是大学或者军队给集体迁移到水杉的人员统一办的身份证,我回所里可以查查看。”宋毅说。 
“不用。”万俟昭直接登录了水杉师范大学的网页,在毕业生档案中输入了闵鹄的名字。 
“他居然和庞秋恩是同班同学?”宋毅惊呼,来不及感叹万俟昭的神速思维。 
万俟昭盯着屏幕:“而且,他的籍贯是江西九江彭泽县,这和庞秋恩的网名‘彭泽晚生’又是一个巧合。”万俟昭的眼睛眯了眯,“哦,这个人是校文学社的社长,同时还是‘文渊杯’征文大赛的冠军。” 
“如果不是学生档案,我真会以为他们是同一个人。”宋毅说,“我想,他们两个人除了是同乡,一定还有着其他不解的渊源。” 
“同乡还不好说,因为学校档案里庞秋恩的籍贯是北京。”万俟昭道,“这些事情,明天也许会有收获,据说追悼会上也有庞秋恩的同学。” 
“听陈荃说,应你的要求请了沐姿参加追悼会。” 
“对,我想通过沐姿向寒老了解一些情况……”万俟昭说。 
宋毅看了看她,问道:“你脑中的案情有新的进展,对吗?” 
万俟昭轻轻摇头:“很不成熟。” 
“很不成熟?我的发问?还是你脑中的案情?”宋毅严肃着开玩笑。 
万俟昭一笑,起身端了茶壶:“忘记给你倒茶了。” 
“房东太太给准备的几瓶茶我都看到了,比婚宴的香槟还漂亮。” 
“保鲜期只有三天,茶是昨天泡的,你拿回去后要在明天喝完。”万俟昭说。 
“好。”宋毅微笑着喝茶,看了看玻璃壶上的标签,写着“池塘清浅”,字迹浓重有力,微微向右上方倾斜,另写着“茶材:碧萝春,荷叶,榄橄”,碧螺春里有错别字,另外,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橄榄”其实写反了。 
“这个字应该不是你写的。”宋毅道。 
万俟昭看了看标签上的字,是燕彤写的所谓魏碑。 
“你可以写下来。”宋毅说。 
“什么?” 
“如果不想把想法说出来,那就写下来。”宋毅用瓜棱玻璃杯喝着淡绿色的茶,看着万俟昭说。 
万俟昭望着办公桌上竹刻笔筒中的钢笔,以及泥鸭镇纸下面的藕色再生纸,取笔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宋毅凑过去看,字很漂亮,笔画飘逸但字形节制,字的内容是两句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毅从中挑出他感兴趣的字眼:“春风夜雨。” 
万俟昭在纸上写下春风夜雨,同时还写下了四个字“桃李江湖”——“我在庞秋恩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落款,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万俟昭在“桃李江湖”的旁边写出了那四个字母TLJH。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话:诅咒(14)
“庞秋恩是桃李江湖,闵鹄是春风夜雨,看来,他们曾经不仅是同学,老乡,还是文友。”宋毅思索着说。 
“我曾经在阅读庞秋恩手稿时发现了另一个人的字迹,这个字迹曾经对庞的手稿进行过少量的修改和补充,还有简短的评述。如果没有猜错,这个人就是闵鹄。”万俟昭皱了皱眉头:“闵鹄隐藏在一个不易被人发觉的地方。” 
万俟昭在心里说:闵鹄的尸体和灵魂,隐藏在一个不易被发觉的地方。 
宋毅想起了什么:“庞的旧物里除了手稿,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尤其是那几张名片……” 
万俟昭:“他的名片夹里一共有十一张名片,”说着便取出名片夹,将十一张名片罗列在桌子上——“沐姿的,寒岳的,这个韩仁印就是寒岳,另外这两个是银行工作人员的。” 
宋毅将剩下的七张名片一一细看:
焦力,初夏风出版社副总编。 
李剑,《晴舍》杂志社总编,神笔网名誉专栏主编。 
陈翱,赤地出版社编辑。 
周信德,超光速快递,水杉市西城区红松枝路快递网点。 
崔军,水杉市四方印刷厂。 
赵奎,江铜电子公司业务员。 
方鹤鸣,大仓化工采购员。 
——“我相信你已经和这七个人联系过了。”宋毅说。 
——“只联系上五个,而且价值都不大。”万俟昭说,“赵奎和方鹤鸣都换了手机号码,而且都已从名片上供职的公司辞职。” 
宋毅将赵和方的名片暂时拿开,只留下其余的五张。 
万俟昭道:“据沐姿说,焦力是庞秋恩的哥哥介绍给他的,我联系上了焦力,他还不知道庞的死讯,他很后悔当初没能慧眼识珠——他曾拒绝过庞秋恩的投稿。 
“李剑,笔名三把剑,现在已经转行做影视剧编剧了,庞秋恩大学期间曾经在《晴舍》供稿,毕业后由三把剑介绍其到神笔网做编辑,因为是荣誉主编,所以对庞在神笔网工作的情况并不清楚。 
“陈翱,目前依然是赤地出版社的编辑,他并不认识庞秋恩,只是近两年听说这个作者很火,但从没和庞打过交道。 
“周信德,我去红松枝路的快递网点找到了他,他是这个网点的老板,已经做快递七年,他不认识庞秋恩,也没听说过,给他看庞的照片他也说没见过。 
“崔军,四方印刷厂的前厂长,目前的接任者是他的儿子崔小达,这张名片是崔小达留给庞秋恩的,因为上面有他家的电话。他和庞曾经是大学校友,毕业后几乎没有联系过,他抱怨庞成名后不找他的印刷厂来印刷他的书,”万俟昭揉了揉眉心,“他和庞曾经住一个宿舍,但关系并不密切,他隐约记得庞在大学有一个校外女友,但名字不是沐姿。” 
宋毅反复看了看这五张名片:“这批名片是庞秋恩大学期间积攒的吧?” 
“何以见得?” 
“如果我没有记错,《晴舍》杂志至少倒闭五年了。” 
“对,”万俟昭望了宋毅一眼,“我推测这些是六年前开始积攒的名片,庞秋恩二十一岁还在读大三的时候。” 
“何以见得?” 
“因为这个名片夹是六年前的限量版。” 
“哦~”宋毅点了点头,拿起陈翱的那张名片:“赤地出版社,很有名的出版社啊!我想再给这个人打一个电话。” 
他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并摁了免提—— 
“是陈编辑吗?” 
“我是陈翱,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对方是个好脾气的中年人。 
“您好,我想问一下目前出版社还接受个人投稿吗?”宋毅说。 
“虽然量少,但还是接受的,您从事哪方面风格的写作?可以接受自费出版吗?” 
“陈编辑,我几年前曾经向您投过稿的……” 
“哦?你是?” 
“桃李江湖。”宋毅慢慢吐出这几个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