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谱》第106章


只见她用手一点,脚下立刻升出一团祥云。
真武大帝深施一礼拜道:“玄武恭送圣母。”
方相和韦琨见状,二人也急忙跪地拜道:“多谢圣母救命之恩。”
这时,从空中传来女娲娘娘清脆的声音:“尔等快快保护颛顼去吧!”
单说,女娲娘娘离开了武当山,足蹬祥云一直向凌霄宝殿飘来。
天相太白金星得知女娲驾到,急忙出殿迎接,他向女娲施礼称道:“小神在此恭迎圣母。”
女娲还礼问道:“陛下安在何处?”
天相道:“陛下在养心殿与金母及玄女圣母攀谈聊句,圣母请随我来。”
女娲由太白金星引路,见了玉帝及二位圣母娘娘,互致礼仪,免不了寒暄一番,先听玄女言道:“恭喜娘娘寻得儿女,贺喜娘娘圆满归来。”
女娲面带羞愧之色,摆了摆手苦笑道:“玉妹取笑了。本宫找到了他们不假,可他们今非昔比,实在令人担心。他姐弟二人近在咫尺却不曾相识,并且二人苦苦争斗,整天斗法,互不相让。我不宜向他们道明实情,无奈之下,我只好去了武当山,请玄武帮助姐弟二相认。但愿他二人能早日知道实情,也就祛除了我多年的一块心病……”
女娲声音凝咽,眼眶里不禁有些湿润。
玉帝见状,开了金口劝道:“圣母寻得儿女,本是件喜庆事。圣母这次去凡间,一定有不少奇淡趣事,不妨道来听听。”
女娲禀道:“陛下,我此番真是来去匆匆。不过,这次颛顼与共工交战之事,正好让我赶上了。我回天庭之前,与共工照过面了,此人好生无礼,全不把我和真武大帝放在眼里。他凭借功夫了得,又持仗有宝物在身,几经交手,他屡败颛顼及其手下众将,如今颛顼再无招架之功,已经退至姜水,情况危机。故此,我便匆匆赶回天庭向陛下禀报,希望陛下早做打算为好。”
玉帝沉思片刻说道:“颛顼兵将众多,竟屡败屡战是何道理?看来共工本事了得,天下无人能敌了。也罢,朕只有差天将降服于他,。”
他转脸对太白金星吩咐道:“天相,速派四大天王下界,擒拿共工。”
“臣遵旨。”太白金星刚要下殿,只听女娲说道:“且慢。陛下,此事断不可行。”
玉帝问道:“圣母为何阻拦?”
女娲道:“陛下,天庭若是这么大张旗鼓地去擒拿一个区区共工,只恐损我天庭神威。此番争斗,共工已经报怨上天对他不公了,若再劳师动众将他擒来,到时他仍然有理争辩。他与颛顼之争,毕竟是凡间之事,尽管不合乎天意,但他尚未触犯天条,而天庭有何依据降罪于他?假如他争辩起来,我们何言以对?反倒使天庭陷入尴尬境地。请陛下三思。”
“是啊,若降服共工,何必兴师动众?有紫微大帝一人足矣。”九天玄女也进言道:“陛下,娘娘所言极是,想那共工也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他定会与天庭理论,天庭以何借口处置于他?”
玉帝问道:“依二位圣母之言,凡间之事该如何处理?总不能不顾天意,任由共工肆意妄为,假设如此,我天庭神威何在?”
玄女笑道:“陛下稍安勿躁,本宫自有主张。据我所知,不知共工从何处得到了一件宝物,把它穿在身上能防所有刃器,既是水火也对共工毫无伤害,所以,颛顼即使兵将再多,也会败在他的手下。”
说话间,她轻轻移步到王母娘娘跟前,并对金母施礼笑道:“我已经观察了很久,只有一件东西可破解共工之宝物。”
玉帝问道:“何物?乃天庭有?还是凡间有?”
玄女道:“此物正是金母的金钗凤簪,请金母娘娘见谅,可否借此一用?”
这时,女娲惊呼道:“着哇!凤簪乃克柔克刚之物,或硬或软它俱能伐之。甚好甚好,还是玉妹多有心计。”
王母娘娘将凤簪交予九天玄女,言道:“请师姐收好。”
“多谢娘娘。”九天玄女手捧凤簪对玉帝礼道:“请陛下恩准,我要下界面见颛顼。”
玉帝当即应允,九天玄女携凤簪直奔凡间而去。
且说玄女正在赶往下界之时,共工已经跨过了金钱河,将颛顼逼退至旬河西岸。
颛顼率众不敢与共工正面纠缠,仅凭旬河屏障与其周旋。
而共工则急于要打垮颛顼,当他追至旬河岸边,却又不见了颛顼等人的踪迹,这下急得他冲着旬河哇哇怪叫,并破口骂道:“颛顼小儿!你有本事休要东躲西藏,如同丧家之犬。你滚了出来,若是就地求饶,我可以饶你不死!颛顼小儿!你快滚出来与某决一战!”
不管他怎样叫骂,颛顼令众将按兵不动,不与理采,他深知共工厉害,不能与他正面交锋。
自打中原开战至今,颛顼损兵折将屡吃败仗,那天若不是方相和韦琨将共工引上武当山,颛顼险些被共工生擒活拿。
对于共工而言,只有降除了颛顼便可夺得天下君位。
如今他只身一人却能战胜颛顼的千军万马,有何奥妙?
这主要归功于他身上那件法宝,此宝物名叫“护身甲”。
若问他如何获得此宝?还得从紫微大帝将他轰下凡尘说起。
那天,九天玄女向紫微大帝说明了凡间实情,并向他揭露了共工的险恶用心,紫微大帝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北极中天。
共工无奈,一跺脚愤然离开了玉霄殿,一路凡间赶来。
当他路过昆仑山时,偶见此处十分幽静,便停住脚步想在稍加休息,他落定后就在昆仑山上四下漫步,观赏一下此间风景,以缓解心中之怒烦。
就在他刚想离开时,却偏偏又遇见了一位老者,若问这老者是谁?下回再说。
第四十五回 共工头触不周山(二)
共工被紫微大帝赶出了北极七天,在他返下凡间之时,途经昆仑仙岛,正巧碰见了道祖鸿钧尊上。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鸿钧道祖与共工早就相识,当年在涿鹿,轩辕黄帝大败蚩尤时,二人就在紫霞洞前有一面之交。
可鸿钧尊上并不清楚共工近况,只道是故人相遇不可慢待,况且,道祖又知共工并非一般人物,于是便邀请共工来在他的仙居:昆仑山玄都洞。
二人经过攀谈,彼此了解了各自的近况,当然,共工怎敢以实言相告?
稍后,这位鸿钧尊上又把自己的三位高徒叫来,向共工一一做了介绍,这三位高徒后来同为道家三大师尊,为道教最高神灵,称为道教三清,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是三清中最高尊神,居玉清境,道教认为他是盘古转世,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所以叫做“元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元始是宇宙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元始天尊初称元始天王。据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后,蜕去躯壳,一灵不昧,巡游于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
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
所以被称为:太上盘古氏玉清元始天尊,全称应为“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元始天尊妙天上帝”,又称“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
实则是道教开天辟地之尊神,开教之始祖。
灵宝天尊,据称他是“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另有传说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居上清境,所以又称“上清灵宝天尊”,别称“通天教主”、“通天道人”等。
他在道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其全称应为“一气化三清上清居禹余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又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简称老子。
据传,他是混沌未开时的元气,历经亿万年化成五色玄黄大如弹丸之光,投入了玄妙玉妙口中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