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521章


巴老主动跟自己谈到了茅奖。
这让肖飞很是意外。
再怎么着,他也是挂名的茅奖评奖委员会的主任啊,据说,虽然因为健康原因他已不再参与过多,但重要的作品和事项,他还是要了解并提供建议的。
巴老对自己说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啊。
肖飞心里一阵的激动。
“谢谢巴老。”肖飞对老人又是深鞠了一躬。
“好了,不要客气了,你们过去吧。”巴老轻轻点点头。
辞别巴老。
从疗养院里出来,程编辑笑着对肖飞说道:“肖飞,看来,你获得本届茅奖的几率又大幅度提升了啊。”
出了疗养院便是西湖,两人便在西湖边的绿荫之中漫步。
“但愿如此吧,感谢巴老对我的看重啊。”肖飞说。
“其实,按照你拿出的这个创作成绩,在这个评奖年限内,国内的作家是没什么人能比得上你的,如果不评你的话,那会让舆论哗然的。”程编辑说。
“程老师当真这样认为吗?”肖飞问。
程编辑果断地点头:“我对国内作家的创作基本上还是一目了然的,好的作品一般出来之后,都会激起很大的反响的,而这届评奖周期内,截止到现在,你的两部重要作品之外,也就有一部《尘埃落定》有点儿意思,其他的有影响的书,我觉得获奖的概率都差不多。”
尘埃落定?
好像就是98年才出版的。
肖飞不得不敬佩程编辑如炬目光,看得可真够通透的啊。
第569章形势
“程老师,依您之见,您认为94至98年度这一时段内的长篇小说,都有哪些有希望获得第五届茅奖呢?”肖飞请教道。
程编辑思索了一下说:“进入90年代之后,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长篇小说的出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长篇出版越来越多,95年的时候,我国的长篇出版已经达到平均每天两部,到了97年的时候,则是全年出版长篇小说达到了八百余部,今年我估计不会比97年少。”
“但是,长篇出得多了,不代表优秀作品也多了。”
“相反的,其实,有影响力的优秀长篇反倒是变少了。”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看,我认为你的《生死疲劳》、周大新先生的《第二十幕》、张平先生的《抉择》、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比较有戏。”
就程编所列出的几部作品,其中倒是有三部还真就是第五届茅奖的获奖作品。
这其中,周大新已经成名已久,他的《第二十幕》也是他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煌煌巨著。
张平跟王安忆也算得成名已久的老作家了。
就肖飞和阿来算是新人。
其中阿来比肖飞还要新。
阿来的《尘埃落定》写出来之后,不知投了多少家出版社,都没人敢出,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国家级大社有胆魄,帮其把书出了。
即使这书出来之后,也并不是特别有名。起码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是没什么太大影响力的。
《尘埃落定》主要是在文学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作家对其评价很高。再加上它写的题材是罕见的少数民族内容。
所以,《尘埃落定》的获奖属于意料之中的事。
新人获大奖。一举成名,这在茅奖的前期评奖过程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事。其实,第五届茅奖四名获奖者中,除了阿来,还有一个《茶人三部曲》的作者王旭峰也是新人作家。
见过巴老之后。
程编辑因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忙,急着先回去。
肖飞则想着,这到了杭城怎么着也得去看看马耘他们公司筹办得怎么样了。
他就一个人留下,给马耘打了个电话。
接到肖飞的电话,马耘很是惊喜。他告诉肖飞,公司已经在杭城一写字楼开业,目前b2b网站已经差不多制作完毕,即将上线。
马耘问肖飞到了杭城为何不跟自己联系。
肖飞告他,这次来也很仓促,事先自己也不知道要到杭城。
马耘问清了肖飞所在的位置,告诉肖飞,让肖飞在原地等,他亲自去接肖飞。
肖飞还以为对方是开车来接。
但过了半个来小时之后。他却看见,马耘竟然是开着一辆摩托车轰隆隆的驶了过来,嘎吱一声停在了肖飞的身旁。
“上车吧!肖先生!”
马耘一甩头,动作很酷地说道。
肖飞一笑。跨上了后座问:“马哥怎么不买辆车来开,这样也是公司的一个脸面不是。”
“肖先生,公司初创。还没盈利,怎么能为了脸面而胡乱花钱呢?现在最要紧的是得先把事情做好。不然怎么对得住你和任先生的投资呢?”马耘笑着说道。
“马哥,你难道没听过一句话吗?在中国。脸面也是很强大的生产力啊!你公司显得格局小梅实力,别人家就会怀疑你,进而否定你,业务开展也会难上很多啊。”肖飞坐在马耘身后,笑着说道。
马耘一边开摩托,一边跟肖飞说话。
他听得肖飞如是说,心里很是大吃了一惊。
心想,肖飞年龄不大,对世情倒是真的看得很通透啊,这句话让马耘有醍醐灌顶之感。
说得多新鲜啊,脸面就是最强大的生产力。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肖先生,你这话讲得很好,我领教了,照您这么一说,我还真的要买一辆好车回来装装面子。”马耘道。
“买吧,一个高科技的大公司,至少也要有几辆三十万左右的车撑门面的。”肖飞豪气地说道。
时间不长,马耘载着肖飞就到了一幢写字楼前。
这是一幢建起没多久的新楼,
名字叫华兴大厦。
大厦门前有不小的广场,停满了车辆。大厦外观为圆柱状塔楼,外面玻璃幕墙装饰,楼高足有三十来层,很上档次。
“咱们公司在十八楼,占了一间三百多平的房子,房租可不便宜,每平米每月9块钱,只是房租和物业费就要每月三千多了。”马耘停好车,带着肖飞上楼。
前世的亚洲首富,现在竟然在为三千来块每月的房租耿耿于怀。
肖飞觉得挺有趣。
不过,想到他前世创业的时候,可是在自己家里办公的,而且是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肖飞也就释然了。
马耘说到底是个精打细算的人。
“马哥,这楼不错,很能提高咱们公司的形象,就该租这样高档的写字楼。”肖飞说。
“是啊,是啊!肖先生喜欢就好。”马耘道。
“马哥,不用客气,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好。”肖飞说。
“哦,那也好,我比你大,而且大得不少,直接叫你名字,也不为过,肖飞,我就不和你客气了。”马耘冲肖飞点点头。
两人乘电梯到了十八楼。
从电梯里下来,肖飞就嗅见好大的一股油漆味和电钻的刺刺声响。
看来,这一层还有不少的公司在装修。
马耘带着肖飞走进一间开放式的大写字间。
肖飞看到,这写字间也没怎么装修,只是用隔断将一个个部门隔了开来,门口有公司牌匾,上面写着:杭城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在埋头工作,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响响成一片,工作氛围很是热火朝天。
“啪——啪——啪——”
马耘拍了拍手大声说道:“大家都停下手头工作,我来给各位介绍一位贵客。”
他这一说,所有人都停下了工作,朝这边看了过来。
“这位就是肖飞肖先生,他是一位优秀的青年作家,他也是咱们阿里巴巴公司的大股东,大家鼓掌欢迎!”马耘说。
第570章怎么做
“哗——”
办公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看向肖飞的目光都热烈起来。
肖飞在国内人气很高,没听过他的人几乎没有。
如今看到这么个名人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些阿里的创始员工们也是兴奋难抑,更何况,大家都还知道,肖飞是公司最主要的投资人之一呢?
说肖飞是他们的老板也不为过啊。
“肖飞好!”
“肖总好!”
“肖总给大家讲两句吧!”
人们七嘴八舌地问着好,争相地拥了过来。
肖飞看着面前这些人,他知道,前世的时候,最初跟马耘创业的人共有一十八个,这十八人后来有了个绰号就叫阿里十八罗汉。
前世到了2010年代,阿里纽约上市之后,这十八人几乎个个都是大神级的人物了。
不过,现在他们都还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年轻人。
他们估计怎么也想不到,用不了十年,他们创办的阿里就将建起一个电子商务的庞大帝国。
不过,看这办公室里的情形,现在跟随马耘创业的人,恐怕不止十八个了,最少也要有四五十个之多。
“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