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第402章


“没错儿,咱就是专门扫地擦桌子,给领导端茶倒水兼捏肩捶背的。你满意了吧。”马得韬大咧咧地回应。
三人都乐了起来,略显拘谨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许多。
大约半分钟左右,屋内飘起一股清幽香气,宛如兰花的芬芳。
“哦。安溪铁观音,清香型的。”赵鸿生微微抽动鼻子,随即做出判断。
“赵师傅,行家啊。请。”马得韬抬手示意。
赵鸿生颌首,他左手托起碗底,右手提起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了刮。只见茶汤清澈,橙黄明亮,显然是上品的特征。
将茶碗倾斜,缓缓吸入一口茶汤,微闭双目,静心感受。
很快,他的脸上现出讶然之色。
口中及喉头迅速被花香与甘甜所充盈,醇厚而持久,徐徐咽下。咽喉与下腹部只感觉一阵甘爽顺滑的热流淌过,令人舒坦无比。
“好,兰香馥郁,滋味清鲜甘醇,幽远清活。好茶,难得的好茶。”赵鸿生睁开眼睛,果断给予这碗茶汤高度的评价。
“见笑了,我这儿的茶叶可比不了崔老板那边的。”江逸晨说着。也端起茶碗慢慢啜饮。
赵鸿生若有所思,伸手抓起茶几面上的茶叶筒。打开盖往里面瞧瞧,又拿到鼻端闻了闻,片刻,眉头随之蹙起。
看来,小江老板倒也没有自谦,根据经验。从干茶的外形、色泽以及气味进行观察,这筒铁观音无非就是市面上常见的那种几百元一斤的中档货,但为何能冲泡出如此上好的茶汤?
倘若自己的嗅觉和味觉没出差错的话,应该比曾经喝过的将近万元一斤的极品明前茶更高一筹。这是怎么回事儿?
江逸晨与马得韬对视一眼,并未做声。
赵鸿生思索一会儿。便把目光投在了茶几面上那只玻璃电水壶上。
取过一只空杯子,到了点儿白开水尝尝,面色顿时释然。
“原来如此,有这等好水,难怪能冲泡出好茶汤。这是哪里出产的山泉?我好像从没有见过。”他转头问江逸晨。
“赵师傅果然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关键所在。”江逸晨微笑道。
须臾,他将早已准备好的通用说辞,从农科所专利技术,特制营养水,到云沙岛农场,包括山葵在内的特种调料种植,特种蔬菜瓜果种植,以及天然小鱼场等等讲述了一遍。
听得赵鸿生频频点头,心中对那个神秘的海岛农场愈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机会很想见识见识那里的各种特产。
另外,眼前这位小江老板的身份也令他感到好奇,年纪轻轻的,手中竟然掌控着如此多的好东西,不知有什么背景。而且这番介绍显然并非夸大其词,毕竟上回烹饪大赛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山葵根,以及面前这杯清香四溢的茶水,都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赵师傅,时候不早了,咱们先吃顿便饭,边吃边聊。不过赵师傅身为大厨,见多识广,海鲜什么的恐怕也早就腻了,今天就尝尝本店的特色麻辣烫如何?不会怪我招待不周吧?”江逸晨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发出邀请。
“哪里哪里,我可没那么矫情。想年轻的那会儿,最喜欢粼江老何记臭豆腐。”赵鸿生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老何记臭豆腐,咋跟我一个爱好呢?对了,为这个没影响和嫂子约会吧?”马得韬在一旁打趣。
“没事儿,教你个经验,口袋里常备绿箭薄荷口香糖就行了。”赵鸿生也开起了玩笑。
哈哈哈,三人又是一通儿大笑。
其实,对于厨师来讲,烹制高级菜肴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而已,平日生活中的饮食也基本上大众消费者一样,最多就是亲自去菜市场采购的时候,能规避开一些以次充好,或有害物质超标的食材。
马得韬拿手机给厨房拨了个电话,随后三人一起出门,来到隔壁的接待室。
第五百零二章酒桌上的交流
鼎香园总店三楼的接待室内,摆放了一张圆形浅色实木餐桌,桌面中央搁着一红一白两口汤锅,锅内细浪翻滚,正冒着腾腾的热气。
一名服务员手脚利索地将各种菜串、肉串从不锈钢托盘中取出,放入汤锅中涮烫,琳琅满目,光看卖相就令人垂涎。
江逸晨、马得韬和赵鸿生围坐桌边。
“赵师傅,能吃辣的不?”江逸晨问。
“没问题,川菜我也会做几样的。”赵鸿生回应道。
几分钟后,串子涮好,服务员用筷子将菜块依次捋到餐盘中,马得韬也在一旁帮忙。
“赵师傅,来,尝尝我们店的招牌麻辣烫。”马得韬将一只餐盘移到赵鸿生面前。
一缕清新的香气从盘中升起,直入鼻端,非常纯粹、温暖的感觉。
赵鸿生也不再客气,拿起筷子夹了块嫩绿的莴笋片,蘸一点点香油小料,往嘴里送去,细心品尝。
“嗯,清甜脆爽,汁液饱满,满口生津,好纯净的食材。汤料也是一等一的靓汤。这就是海岛农场出产的吗?”片刻,他连连点头赞道。
“没错儿,原生的云沙岛特产,在我们店里属于‘田园乡情’精品系列,每天限量供应,来晚的客人可吃不着。”马得韬答复道,随后自己也弄了一盘开始招呼。
在鼎香园,普通级麻辣烫仅仅是使用特种调料煮汤,而田园乡情精品系列则不同,清一色全部采用云沙岛原产食材,在店里属于高档菜肴,平时可不容易吃到。
赵鸿生又尝了几样别的菜块,面露钦佩之色。
“果然名不虚传啊。”
“赵师傅。喜欢就多吃点儿。”江逸晨微笑道,对方的反应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接下来,除了麻辣烫之外,服务员还上了田园乡情花式鸡肉烤串,精品蛋炒饭等。
诸多食材卓越的品质,令赵鸿生逐一尝过之后。深表叹服。要知道他在高级酒楼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各种来路的高级食材都见过无数,但印象中还真没有能比得上眼前这些的。看来如今的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啊,自己的见识还真有点儿落伍了。
马得韬又让服务员开了几瓶粼江啤酒,用玻璃杯斟满。
与上次在金江渔港做客不同,此时只有他们三人,自然容易放得开些,吃喝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几杯酒下肚。大家的关系不知不觉间又近乎了几分,赵鸿生也是性情中人,话匣子随之打开。
他说自己是地道的粼江本地土著,从太爷爷那辈就来到这儿定居,家中开了个小杂货铺维持生计。本来父亲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以后考个像样儿的大学,出人头地。
而他却走向了另一条路。小时候嘴很馋,但因为零用钱少。消费不起街上各种热门美食,于是退而求其次。就买来原料,然后钻进厨房中鼓捣,动脑子摸索着做,每有进步,就喜不自胜,并长期乐此不疲。为此常常遭到父亲训斥。说一个大男人喜欢围着灶台子转,将来肯定没出息。
后来初中毕业,他违背父亲的意愿,偷偷报考了市里最好的烹饪技术职业学校。父亲得知后,怒不可遏。捋袖子要揍他。于是他赶紧逃出家门,跑到朋友那里去躲了三天三夜。
不过双方僵持之下,最终父亲还是无奈做出妥协,遂了他的心愿。
“哈哈哈,没想到老赵小时候也这么叛逆啊,还是一副倔脾气。”马得韬听到这里,不觉大乐。
“唉,年轻不懂事,如果事前跟老爷子好好沟通一下,那会儿就不至于搞得那么僵了。”赵鸿生摇了摇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厨师这行当其实挺不错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哪个社会都离不了,并不比上大学差。何况赵师傅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啊,要不然怎么能在行业里出类拔萃?想来令尊现在肯定也以你为荣了。”江逸晨说道。
“呵呵,老爷子不骂我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马得韬拿起啤酒瓶,再次给三人的玻璃杯满上。
“老赵,往后咱们可是一根绳儿上的蚂蚱,可得往一块儿蹦跶。”
“你这家伙,什么蚂蚱蝗虫的,连话都不会说。往后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这叫同舟共济。”江逸晨瞪了马得韬一眼,然后又转而对赵鸿生说道:
“我这马兄弟年纪轻,经验不足,赵师傅是餐饮行的前辈,到时候还得多多帮衬,经常指点一二啊。”
“哪里,哪里,我还得靠小江老板关照啊。”赵鸿生微笑着回应。
“来,来,来,干一个。”马得韬举杯相邀。
三人碰杯,一饮而尽。
接着,赵鸿生提出想看看云沙岛出产的海货,江逸晨解释说店里暂时还未准备,回头儿等办完移交过户手续,就派人捕捞一批送到酒楼那边。
大家继续吃喝,这饭局直到晚上七点多钟才告结束。
江逸晨安排后勤部小傅,开车将赵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