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与我何干》第82章


才华。
杨枝也没特意多说什么,只继续笑道:
“只是想到了,这满天下的学子,四下里游学、拜访名师故友的不知道少!虽然女子是多了很多安全名声上的问题,但是两座女子学馆互相间、交流学习一下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
即有同窗作伴,也有恩师下人,开始亲眷不放心也不妨碍一起出来走走的。虽然是比书生们麻烦很多,但什么事起步也都要求不了那么多。总算是能给很多女孩子、一个出去看看的机会,同时你也有更大的把握,去沟通引诱你那些旧友啦!”
黛玉是难得极为罕见的蹦了起来,红扑扑的笑颜都在放光道:
“那我也可以回去看她们的!”
杨枝却又难得跟着泼了冷水,说道:
“你可别忘了,这学馆可是都归你管的!离开了你,可别说什么交流学习、难不成这京里就要隔多少时日休馆好长日子吗?”
黛玉也顾不得高兴了,有些愣愣的问道:
“可是不是还有娘亲吗?我原是因为母亲不方便,才勉力支撑一回的,怎么会离开我就要休馆了呢!”
杨枝也有些惊奇的问道:
“你没瞧见这无论是新办的地契,还是从前的庄子,都已经是在你自己的名下了吗?这本就是因为你才要办的学馆,也是你一手操持的,它的未来也会全部由你决定的!”
黛玉连忙推托,又说:
“母亲好坏!明明知道,当初这个地契是并没用给我看过的。我也毕竟还小,未必能那么周全照看的来的。而且我也有那么多还要去学的,这怎么能行呢!”
杨枝乐呵呵的把她牵过来说道:
“我们还能帮得上忙的时候,自然乐得和你一起把它、变成最好的模样的!只是这早晚是你的,让我们去做只会让它和这个世界上其他的学馆还是一样、没什么大的分别。但是你们自己,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去规划它,让它变成真正所有女孩子都渴望的模样!”
黛玉有过一霎那的迟疑,但终究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心意、重重点了头。母亲曾经问过她很多回,喜欢什么、未来还想做什么,可是直到这一瞬间,她才终于真正知道了。
即便是成为了历史上,偶尔留下了一些笔墨的才女又怎么样?前朝还不是,说打压就残害了多少女性,如今恢复起来尚且这么难。
她们不去尽力释放更多光芒,怎么能让这世人知晓,那种无谓的残害、其实是源于无能的惧怕。日月争辉从来不是为了取代太阳,而只能让这个世间更美好。而这世间也不该只剩下一种光芒。
黛玉若有所得的看向母亲。
她知道,她是真正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不知晓能飞的多高、多远。但她们可以去自由的探索,而不必要按照特定的、众所周知要求的道路,去前进!
因为她有了,足够包容和理解她的家人,让她不必去妥协的。
这日起,原本对自家书馆就十分上心的黛玉,更是用十二万分的心思去仔细打造了。
第101章 第98章
等到晚餐过后,荀全飞果然特意辞行。
林海挽留道:
“盛承,何不等再暖和一些,再踏上归程呢?不过几日工夫、即安逸方便些不说,也能好好领着雅珍出去玩玩。若不然,岂不辜负了上京这正恰到好处的春日风光。”
荀全飞生的眉宇宽阔、两颧丰满,此时憨憨笑道:
“这些时日麻烦你们很多了,雅珍被你们带着,该玩的该吃的也都没一样漏下的了。也不能总由着她疯了的,家里她哥哥也还筹备着考试,我总要在跟前多看着些、才能放心。这会儿其实除了冷点也不耽误赶路的,可比我们来的时候要舒服多了。”
知道他心意早定,也确实不放心放妻儿在家,留下了继续玩乐一段时间的。
杨枝也只能笑着回道:
“盛承要是再外道的话,只管自己回去吧!雅珍我们就留下了,毕竟我们可没觉着是麻烦。还很高兴她,能和黛玉一起玩一起作伴呢!”
即便知道她只是在玩笑,但是荀全飞也不肯接话了,只能无言的举起茶杯、敬过来示意为自己的失言道歉了。
两家人也是多少年的交情了,虽没说好得和一家人似的,但也绝对是多了一门、相处的很不错的亲戚了。
荀雅珍原还因为又说起这个,有些眼泪汪汪的,但没一会儿又被你一眼我一语的逗得笑哈哈了。
黛玉看他们大人说的热闹,也没什么她们插嘴的余地,也就把小伙伴拖到一边窃窃私语起来。
杨枝又询问了,可找好了船只商队,荀全飞才答了,说已经是和几个同乡一起商量好寻了本地的商家、一起返乡的。
林海也赞道:“这样不错,你身边只一对丫鬟小厮,有些同乡照料着,我们才能放心雅珍跟你回去。”
即便是荀全飞也有些无奈了,他说:
“如海兄和嫂夫人,未免有些过于忧虑了。我也不算是第一次领她出门了,哪里还有想不周全的地方!”
杨枝正在看黛玉在那边,兴致勃勃介绍着什么呢。
闻言也转过头来笑道:
“要不怎么说担不起你的麻烦,若不是因为我们,你想必也都不需要出门考试、还多费了那么多心思的。我们原就合该着让她好好痛快玩一场,再念着我们的。只是也要平平安安来、毫发无伤回才能真正放心,而且再怎么多小心,也是在给你添麻烦的。”
荀全飞拙于言语,不知要再怎么辩驳、也知道不用再去客气,自然就将此节揭过了。
林海倒是含笑说道:
“说到这儿,我们可还有一桩麻烦事,也要再麻烦你呢!”
荀全飞先回了不敢,但面上却没有任何担忧、退缩,只马上说道:
“如海兄尽管说来,也难得还能用得到我。只要我能办到的,尽管吩咐!”
因为他早就知道,他们家也正在筹备一家出愚学馆,所以林海倒也不用赘言。只把杨枝和他商量的想法,摆了出来。说道:
“盛承,也知晓我们那家学馆的环境。虽然也有游人村落,也是靠近上京的位置,按理说并不会有太多安全上的担忧。可毕竟是再繁华一些、添加些人气才好。”
荀全飞点头称善,但怎么也想不出、这方面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只能更加凝神,仔细倾听。
这才知道,原来林海是要在学馆周围,建一间特殊的书馆。不是为了贩卖书籍营利,而是只凭借租赁去吸引、往来的人群不断,真正将这一方土地,真正变成书香之所。
杨枝也是早调查清楚了,现在无论是活字印刷术还是纸张什么的,早都没了她表现的机会了。
虽然这年头廉价的纸张,的确是有些粗糙也没那么白皙的,但是真要她去想现代的是为什么、能有又那么便宜质量又好的纸张?她也是不知道需要怎么改良的,连到底是原材料还是技术上的差别,也不晓得。
这些可以暂且搁下,留待以后再研究了。毕竟他们此时需要的也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
如今因为很多情况的限制,除了四书五经这一类、读书人必备的书籍,可以大量采用活字印刷。然后少量珍贵的还是雕版印刷,还有就是大多书店,还在雇佣读书人抄写的。
这也是现在,很多书生养家糊口,想要维持自己科举生活的最好的手段。
当初无论林海还是林父,以前也都做过,杨枝也深有体会。知晓这种事若是不能水到渠成,也就没有了要那样做的意义了。
总之,现在大家都是很期待,那个每天只需要三文钱就可以、自由畅游的书海了的。
另外,无论是再艰难一些的,还是想补贴家用,也提供抄书来换取十天半个月免费资格的凭证的。
荀全飞也是读书人,虽家里条件好些,可也不能把所有想看的书籍都买回去。也见多了,书店老板对于看白书的,那些驱逐和不屑的举动。
他自然也是极为兴奋,即将有这样的一个书馆,当下眉开眼笑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