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行 作者:潜菠》第110章


“恭喜!”
才进陈府,从管事到阿九都对我道贺。
我困惑迷茫。
阿九捂嘴偷笑:“公子一早亲去看榜单,那时阿良姊怕还在睡!心真大!”又道,“回府等了这久,还以为阿良姊不用我们贺喜呢!”
被他取笑,我有些不好意思。
“公子在书房,快去吧!”他笑着赶我。
见了陈子敬,我不禁赧然,“大人,我考过了。”虽然他已知道,我还是想亲自告诉他。
“恭喜!”陈子敬眉眼动人。
我傻傻看着他,福至心灵道:“过两日就是上元,可有幸请大人一同赏灯?”上元可谓是古代三大情人节之一。
陈子敬淡淡拒绝:“只怕不行。”
“哈?”顺遂太过,没料到他竟不愿意。
他眼含笑意:“圣上将在上元宴请新科士子。
我放下心,才觉被他捉弄,无奈一笑,心下觉得几分可惜,“想和大人赏灯猜谜,看来要等到明年了。”
陈子敬不知想起什么,笑得意味深长:“去年上元,我们已猜过谜。”
去年?我怎么没有印象?我凝眉思索,去年上元,明明和周文质一起呀,也没见着他。
“可记得笼中鸟?”他轻声提醒。
啊,我想起来了,酒楼大堂,架上挂鸟笼,笼中关鸟,笼上两锭银子。“可是……”我迟疑,那笼中鸟不是讽刺县衙的么?
“那是乔燕歌戏弄摆上。”
“哦……”我恍然,原来只是他们的小游戏,原来那晚他们在一起,青梅竹马又曾有婚约,二人约在情人节之一——
他解释:“是为掩人耳目,方便查案。”
“我出的谜,大人没猜出来?”罢罢罢,都是过去事,何必纠结!
“猜出了。”他笑道。
“当真?那为何没写下答案?”我惊讶。
“我是解了谜。”他仿若不经意,却把我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别人却未必猜到了。”
我粲然一笑,原来他没告诉乔燕歌。这时想来只觉乔燕歌此人当真老道厉害,贵族小姐乔装西北商人毫无破绽。忽然发觉她近段时间都没来陈府了,从西北回来后就没听过她消息,也不知是何缘故。
~
陆续中举士子都得了消息,上元节,圣上要在别苑办琼林宴。
我没有适合这种庄重场合的礼服,借了周文质衣服。
“置几件新衣嘛,不然今后与手下人出去,别人还当你是长随。”周文质帮我理好衣领,摇头道。
“那就当长随罢。”我不以为意,“朝廷要发官服,置办多了反是负累。”
“你呀你!”周文质无奈,懒得再说我,出门唤人备车。
琼林宴人人独占一几,众人依照宦官指引就坐。我被安排在东向第五位,周文质坐的位子和我隔得远了。
茶水先上,众士不动,目光都不自觉看向北方上座。那是皇帝坐的位子,尚且空着。
厅里还有好些空几,鼓乐响起时,又来了一批人——乔燕歌领衔众年轻朝臣,与在座的人相互寒暄。大家纷纷站起,环绕她身侧。
乔燕歌自是雍容美丽的,前程远大,当得起众星捧月。她母亲是户部尚书,位居六部之首。周文质若如愿进户部,还是她母亲的手下呢。
她招呼一圈,终于到我这,客气有礼的道了恭喜,便继续与她人交谈了。我自不会管她,与明法科诸人互报姓名,认个脸熟。
待灯树千光照耀,月色灯山满别苑,宦官轻轻一击掌,鼓乐停了,“圣上驾到~”尾音拖得悠长。
众人垂首不敢观瞻圣颜,一跪三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诸位爱卿坐罢。”声音醇厚平和。
起身落座,鼓乐又起,茶水盘撤了下去,侍膳宦官鱼贯而来,奉上佳肴妙馔。
无意的扫了眼对面,不禁讶然——西向第一位坐的赫然是算卦人,今日场合穿着朴素青布袍子,收敛了无所谓的笑,举止端方,颇有世外高人仙风道骨感。满座就他一名男子,能坐西向第一位要么是重臣,要么是今上亲信,他是谁?
察觉到我的注视,他敛眸,不动声色的举杯示意,自顾喝了。
乔燕歌坐我上座,冷眼看我们互动。
也不知道谁起的头,向女帝祝酒时先赋诗一首,显露才学博上欢心。仿佛约好似的,众人说赋诗就赋诗,没得半点迟疑,有贺及第,有庆上元,都算应景。无论众人诗佳否,女帝都和颜悦色,笑纳祝酒。
一看便知是事前准备过的,我有些不耐,坐在灯火通明的热闹宴席上,却分外想念陈子敬。若能和他畅游灯市,多好。
周文质遥遥以眼神示意我快些准备。
“几位榜首都祝酒了,哦,还有明法榜首褚阿良,你可准备好了?”乔燕歌不轻不重的问,却是临近几桌都能听到的音量。
“哦?”女帝也听到了,很感兴趣似的看过来,“你就是褚阿良?”
我习惯直视,立觉不妥,俯首躬身道,“回陛下,学生是褚阿良。”在场都算天子门生,自称学生没什么问题。
女帝随意问:“你作了什么诗?”
“嗯……”我沉吟,问得突然,我还没想好呢。
旁人见我久久未出声,正待解围。
蓦地听到轮椅碾过地面的声音!微微侧脸朝声音传来方向看去,穿过重重舞伎,撞进一双清冷熟悉的眼里,素手拨开黑暗,缓缓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心情一荡,脱口而出。
举座皆惊。
“哈哈哈哈!”女帝快意,“当真风流年少!只是你当众轻薄重臣,又该如何?”手指着陈子敬,“律令作何规定?”
陈子敬面色如常,我却看出他眼里薄薄惊怒。
我强作镇定:“陛下误会了,学生说的却是治学第三重境界,若非到此境,不能顿悟。”
女帝似笑非笑,不作声。
“学生斗胆。”心中暗道,救急如救火,各位先辈莫怪莫怪!一本正经借用了王国维先生的论述,“窃以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若无此三境,难成大学问。”
“不错,治学成事莫不过此三境。立大志,不言弃,终能成就。”算卦人道,举杯向帝座,“自古帝王有良师,王者有良友,霸者有良臣,今陛下精一执中,兢兢业业,广揽英才,贤臣来归,又爱养足民,教化为本,使天下一心,士皆可用,户皆可封,天德王道已备,必臻于盛治!”
帽子扣得大。
众人起身再拜,齐道:“陛下圣明!”
☆、流光
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于科考士子,金榜题名或为四喜之最,寒窗苦读十数载,一朝金榜题名,合该应了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狂。
只是这“花”的含义略显暧昧。
上次琼林宴,因我孟浪,竟在同年中迅速扬名了。正式派官还未下来,安家费已发,众人整日聚会饮酒作乐。但凡士子聚会,大家都想起,“哦,还有那个风流的褚阿良,如斯妙人当邀一起雅游”,因此我频频接到邀约。此前在平春,少与同窗往来,又受限于地方,是以不曾知士子聚会具体做些什么。聚会过两次,我算彻底明白了。
何曾想,国子寺附近竟是最大的青楼倌馆聚集地,与国子寺仅隔一河,遥相对应,且多是官设,归教坊管辖。天地良心,我来过几次竟然一次都没注意到! 
虞朝风气开明,士子文人分明以风流自居,她们来烟花柳巷非“嫖”;重在“狎”,逛青楼乃雅游,与善琴棋书画的伎子们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琴瑟和谐,结交蓝颜知己。
“对舞青楼妓,双鬓白玉童”,“粉艳烁月彩,舞衫拂花枝”,“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等等,诗人文豪观妓逛青楼描写,诚不我欺。
众人把酒顾美人,醉卧美人膝,我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倌嗔道:“姑娘可是嫌我不如意?”在我又一次把他推离身侧后,小倌抗议了,“姑娘若真嫌我,我也不敢不识趣,这就请嬷嬷来换个可心的!”
“非也,只是在下确不惯如此。”我想换一个不过是重复如此局面罢了,便安抚道,“请为我斟酒,多余不敢劳烦小哥。”
有士子看我窘境,吃吃笑:“阿良如此拘谨,莫非还是雏?”
“还是怕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