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鬼蛇神》第69章


罗布林卡名满天下。它是西藏现存的唯一皇家园林。
那一天不是休息日,让林琪修女格外惊讶的是偌大的罗布林卡之内充满了休闲度假的人们。人数之多密度之大连大元也觉得诧异。他们估计游人的数量肯定过千,也许有几千人。
须知那时的拉萨,不过是个十几万人口的小城。有那么多人齐聚在一个公共园林中,的确令人不可思议。
藏族的休闲娱乐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一家一户出动,用围帐在林子里圈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自带成桶的青稞酒,自带点心奶渣水果这些,自带羊毛藏垫供大家围坐,每家每户都不会忘记带手提音响,因为音乐和舞蹈是他们假日的主要内容之一种。不用说,喝酒喝茶是另一种。
林琪修女相当兴奋,她已经被几个藏族家庭邀请,既喝了酒喝了茶,又和他们一起照猫画虎跳了锅庄舞。
她开心,陪她的大元自然也开心。他们进门的时间已经不算早,不经意当中他们已经错过了参观那些皇室珍宝的时间,只能在气派的皇家建筑外面唏嘘慨叹。
天色渐暗,各家各户的围帐里陆续点燃了酥油灯。看得出来,那些渡假的人们已经准备过夜生活了。林琪修女虽然流连忘返,但却不得不离开。她明天早上要飞北京了。
大元在大门口问过守门人,知道这一天是藏族的一个很重大的节日。守门人说到节日的时候用的藏语,他不知道汉语该怎么说。所以大元和林琪修女都没能知道那究竟是个什么节日。
大元告诉林琪修女,藏族的节日非常多,甚至超过法定的节假日。法定节假日全年约六十天,如果藏族自己的节日另有这么多,那等于一年里有三分之一时间他们都不必工作享受假日。
林琪修女说:“三分之一时间都是节日,那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很多美国人都说黑人懒,说黑人不愿工作只想享受。细想下来,谁的内心又不是如此呢?谁又愿意所有的时间一直在工作呢?那些美国人是在嫉妒黑人,嫉妒黑人太开心太享受了,而他们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
大元说:“我在这里这么久,我也有过那些美国人的感受。他们太会享受了,我说的是这里的人们。我何尝不想像他们那样放松,什么心都不操,只把自己交给阳光绿色和音乐,可是我做不到,我再怎么想还是做不到。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才意识到我是在嫉妒他们。”
林琪修女似有无限感慨,“他们离上帝太近了,他们天生就簇拥在上帝的周围,生活对他们而言只有享受,太享受了。”
大元接上,“而我们的日子实在太可怜了,每个人都感慨于‘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们早就认可了生活不如意才是主调,偶尔的一点开心只能当作是意外之喜。”
“要是真有来世,我倒宁愿下辈子做一个西藏人。真羡慕他们这么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是西藏人而不是美国的黑人?”
“大元,衷心谢谢你。这几天让你陪我这个疯婆子跑东跑西,你一定累坏了也烦坏了。”
“琪姐,你们女人真是小心眼啊。你就不知道能够再见到你我是多么开心!不要说这么几天,再多几天我也一样高高兴兴陪着你到处跑。我说的是真心话,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女人很容易哄的,你这么说我就当真非常开心啦。明早不要你送,太早了。我已经在宾馆定了车,你也睡个好觉。”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就此别过。一路平安吧。”
“谢谢。我们美国见了。”
0 关于心
心主要面对的是善和恶。
心的方式是以体验为主。所以心经常要面对情感、想象力、亲情、仇恨……心不大面对具体问题,大家很难用心去面对菜价和疾病,或者各式各样的具体问题。面对问题通常用的是智。
心有时候和价值判断、权衡利弊全无关系;但心的反应其实不是人类独有的反应。
心所面对的最直观的一个方面是情绪和情感;动物也有情绪和情感。主人死了,宠物狗就很伤心;小鸟死了,它的配偶也跟着殉情。这些都是我们可见的,不需要任何实验来证明的。所以这部分不是人所独有的。
倒是想象力的部分,动物绝对不可企及。但我们其实也无法去猜度动物的心,我们也不敢说动物真的没有想象力,但是我们看不到相关的事实。
想象力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人以为自己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人是因为拥有想象力才有了创造的事实。因为人是真的在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创造,才有了城市,有了辉煌的水利工程,有了天上的那些飞机和地上的那些火车汽车轮船;地球的表面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其它动物即使有类似的情形,都只是基于生存需要的本能在创造,在可见的有限范围里发生些许改变。我能想起的例子包括白蚁的蚁??,和啮齿类的洞??这些,它们当然无法与人带来的改变相提并论。
此外人心里有个东西叫善,经常跟在善后面的单音词为“良”,善良。这个词的意思大概是说,善是好的。也如与善相对的,也就是恶,恶的前面也经常加一个单音词“邪”,邪恶。同理,恶是不好的。
恶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魔鬼。有的人就是有魔鬼,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魔鬼。有的人就是善良,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所有这些都发生在心里,与脑没有太多关系。
善恶与心相对应,善恶不与智对应。
需要用一点笔墨讨论一下良知,良知肯定属于心的范畴。
细细追问一下,良知似乎是某种来自外部的声音,是发生在一个生命过程中的冥冥之中的提醒。有良知的人听得到这种声音,能让它提醒自己去选择好的方向,做出好的判断。
我这里说的好,指的是利他。反之,坏,指的是利己。
良知究竟跻身何方我们尚不清楚,但它时而会出现,经常是在内心有所为难之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这样推断:
你有良知,你做了利己但同时会损害他人的事,心里就会不舒服,做了利他的事则会心情舒畅;
你没良知,做了利己但同时会损害他人的事,你会心安理得觉得一切本该如此。你绝不会选择做一件与己无关纯粹利他的事,因为那会让你懊丧,觉得自己太莫名其妙,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做那件事的理由,但是你找不到;
良知就是如此有力量,它直接把不同的人分成两种。
人的行为言语都会有一个他自己的价值取向,良知在此成为一个分水岭。或者利己,或者利他;或者坏,或者好。
因此良知在人的内心里是平衡点,也是一杆秤。它可以称量一个人是好还是坏;一个人的某一个行为是好还是坏。
正因为良知不是谁都有和什么时候都在,所以人与良知之间还需要机缘。这个道理古代的圣贤们已经知晓了,所以才有“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才有(基督教的)忏悔。日三省,每天忏悔,这些都是先贤为我们选定的与良知相遇的方法论。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
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可以知道,良知的最初表现见于同情心。是心在同情,而同情的方向是他,利他。所以从小有同情心的孩子日后便也会是有良知的人,反之亦然。
人类在表述对良知的认知时,习惯用良心二字。
某人在做了众人所不耻的事之后,经常被千夫所指:
你就是个畜生!你的良心让狗吃了!丧尽天良(心)!你根本不配这一撇一捺(人)!
这种时候良知(良心)成了人与畜生的分野,成了人的代名词。这种情形下多数人都处在过激状态,结论自然也过激。其实没有良知的人未必一定做坏事,他们只是不会主动去做好事而已;他们与损人利己者没有本质不同。他们之间只是程度不同。
关于良知的话题还有待讨论,因为我已经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良知是个什么东西,更不是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是我的最大困惑——为什么有的人有良知,而有的人没有?
对有它的人而言,良知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但是对于没有它的人,他毕生都无法理解良知究竟是什么;
那么良知还是人类的专属吗?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结论了,我们是谁?
我们有强烈情感取向的极丰富想象力的一颗心(我们中有的人的心中藏着一个叫良知的东西),所以我们与其它动物不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