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鬼蛇神》第73章


莫逆之交。
虽然大元与海南的缘分是起于李德胜,但是他真正落脚海南却又与李德胜毫无干系。像李德胜逐渐淡忘大元一样,李德胜的名字在大元后来的生活当中几乎被遗忘了。也是时间的伟力罢!
大元和三哥的缘分始于1990年的沈阳,那年三哥高中毕业。三哥从电影厂的照明学起,后来成了专业摄像师。他开始上班,大元刚好在做电视节目,从那时开始他们成了搭档。19岁的三哥和37岁的大元,以当时的年龄差距两人可算得上忘年之交。
达哥那时已经从西藏内调,回到老婆所在的城市落脚。达哥的女儿比大元的儿子大六个月,他俩在同一年做了父亲。达哥和大元一样,对离开西藏后的生活很不适应。大元写了关于那段生活的小说《总在途中》,之后离了婚。达哥没那么惨,但也无法忍受在学校里当老师,逃到沈阳来和大元他们作伴泡剧组。那一年达哥28岁。1990年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年份。
有个六个字的成语叫往事不堪回首。那些年里大元的日子昏天黑地,1991年离婚,1993年登陆海南岛,1995年从岛上撤离(大元自己),2000年去上海的大学里任教。十年一梦,正可谓“往事不堪回首”。
在他自己看来,他和达哥一如既往没丝毫变化,三哥从男孩长成了男人,儿子从幼童长成了中学生。对于他曾经的读者包括前妻在内,他已经彻底堕落,完全脱离了小说和文学混迹于江湖。他们怎么想,大元真的不是很在意,对他而言生活就应该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没有变化生活也就停止了。
也正是这一段生活让他深切体会到原有生活的局限,他看到了所谓的作家的生活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自以为是,其实酸得要命,让旁观者觉得好笑,更觉得可怜。他们就是一群自说自话的人,个个自信到爆棚,完全不知道自己实乃井底之蛙。
大元喜欢一本叫《刀锋》的书,一生当中读了五六遍之多。书里的主人公叫拉里,从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归来后,忽然对身边的一切生出深刻的怀疑。他有一笔数目不大的遗产可以继承,这让他能够过一种不必为生计工作的游手好闲的日子。他决定什么都不做,只是读书和到处走走看看。
不写小说的这十年,大元过的就是这样一份日子,很像书中的拉里。
拉里去了很多地方,去过非洲,也去过印度,似乎还去过南美洲。他做过很多底层人群的工作,甚至做过苦修者。他当初的疑问在于现存的秩序和价值,他最终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是他却因此收获了充实和对自己的信心。这本书是毛姆的杰作,是以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杜撰而成。
大元这十年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毛姆笔下的拉里。
人,生活,生命,爱,所有这些方面他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尤其喜欢布莱希特的《三分钱歌剧》剧本解说中的一段话。
强盗麦基在展望未来时,看到的绝不是绞刑架,而是平静的属于他个人的鱼塘。
他写作二十年,他几乎从来不做笔记札记日记,他从来对格言警句抱怀疑态度。但是他从菲尔丁那里学到了另外一种方式,为自己的作品写题记。
生活是什么?它不过是一种愿望。
——摘自卓别林电影《舞台生涯》
你只要稍稍离开江岸
就会发现大路笔直
上下都很平坦
——摘自《上下都很平坦》
当然,信不信都
由你们,打猎的
故事本来是不能
强要人相信的
——摘自拉格洛夫《骑鹅旅行记》
各种神祗都同样的盲目自信,他们唯我独尊的意识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他们以为唯有自己不同凡响,其实他们彼此极其相似;比如创世传说,他们各自的方法论如出一辙,这个方法就是重复虚构。
——摘自《佛陀法乘外经》
辽阔的大海空空荡荡,没有其它船只航行,他们像是在穿越一个空寂的世界。
——摘自毛姆《远东航船》
玻璃弹子有许多种玩法,最简单又最不容易的一种,是让弹子途中毫不耽搁,下洞。
——摘自《错误》
窝莱斯有做美洲土人的野心,既然事实上办不到,他只好一个人单独生活。其实孤独的人就是文明国家允许的一种变相野蛮人。
——摘自雨果《笑面人》
男人和女人都知道自己有罪。他们知道自己造成的苦痛,他们的过错,他们的谎言,他们的背叛。
——摘自格林小说
没有什么能够
抹平我们额面的皱纹
因为我们过去热爱
现在也仍然热爱生活
相信吧,不论过去
现在或者将来
我们都是些认真的孩子
——摘自《零公里处》
所以我觉得,我编撰这些故事的时候,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远离着缪斯女神居住的帕纳塞斯山。
——摘自薄迦丘《十日谈》
我清楚记得
就在堤坡上
那颗三色弹子
显得自由自在
——摘自《上下都很平坦》
我在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前敲了门,来开门的是个女人,我一看出是她,不禁大吃一惊。
——摘自辛格《巴西一夜》
病区没有任何形式的围栏,这样它既不能防止病人外出,又不能防止外人进入。
——摘自《虚构》
除非他能找到一个意外的出口,一扇非正式的后门,或者譬如说外通一条小弄的太平门……
——摘自巴斯小说
他觉得后心被砸了一下,顿时突发的麻木向全身蔓延开去。他马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他只记得他绊在一丛灌木里,身子朝软绵绵的黑暗倒过去。
——摘自《总在途中》
柔软而无情的雪片,悄悄的做自己的工作。一摸就融化了。它是纯洁的,就跟伪君子的诚实无欺一样。雪片变成雪崩,跟欺骗变成罪恶一样,都是纯洁的东西慢慢积累起来的结果。
——摘自《笑面人》
不如总在途中
于是常有希冀
——摘自李一丁来信
从我这里走出苦恼之城
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
从我这里走进幽灵的行列
——摘自但丁《神曲?地狱篇》
大元把这些题记每一则都用他所喜欢的三百字稿纸誊下来,一张一张贴满他在海甸岛东部住所的墙壁。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因为那些文字彼此很不一样,有的是诗,但是大多数不是,是一种描述叙述或者表述。他很迷恋这些曾经属于他小说的文字,所以躲在这些文字当中懵然而自得其乐。
所有熟悉大元的人都知道他很自恋。一个自恋的男人。
1 命中注定的美丽邂逅
他少年时期就有了人生偶像,诗人书法家画家林散之。林散之的字是他的最爱,在他心中怀素和王羲之也要排到林散之之后。还在大学生的时候,他已经用自己的稿费拥有了第一幅林散之。大元自己也写诗,也时常被诗情诗意所笼盖,但他的诗与旧体诗相去甚远。林散之全部是旧体诗,大元读来很有心得,可以给别人说得很起劲,但是却没能从中汲取到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滋养。
林散之的诗和字包括画,在他都是高不可及的神品,他只有仰望的份,从来没奢望过可以接近。
但是有一点却让他以为自己有机会去模仿,那就是林散之的生活。老人家的一生聚徒教授不亦乐乎。这样一种格局和状态是大元内心无比想望的,而且他觉得自己未必不能够去选择那样一种生活方式,去大学当老师成了他许多年里的一个愿望。
而儿子2000年小学毕业,那也是大元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儿子13岁,已经离传统的??年龄只五六年光景。
大元认定这段时间刚好是男孩长成男人的关键期,所说的中学时代。他把儿子带到这个世界来,他必得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他已经把太多时间都推给父母亲,他决定在儿子小学迈入初中的这道门槛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格局。
经过多方努力,他进了上海一所老字号工科大学当老师。他把自己原本动荡的生活一下给固定了,让自己想动也动不了。只有这样他才能把儿子带在自己身边,他和儿子就此成为新上海人。
此前母亲极力反对他的想法。儿子在奶奶身边的七年里,爷爷奶奶两个人尽心竭力,爷爷(一个退休的老工程师)负责教育,奶奶掌管生活。母亲反对大元自己带孩子的理由是他根本带不了,首先因为他是男人,还因为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