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青春校园》第28章


于是吟咏性情道:“渔船野烟钓叟隐,一点江鸥上青云。九天悲歌旖梦断,顾影江泪双滂沱。”
吟完恨琳瑶不在身边,无法被他的诗人气质折服,只能自我感觉良好,正在静观云水之际,突然发生了一件大煞风景的事,只见猫从大巴里探出头来,大叫道:“小淹!他妈的靠岸了!你他妈的还上不上车了?”
小淹犹如黄鹤楼上看翻船,雅兴全无,又回到刚才见到长江时的第一感觉,想毛泽东《沁园春》词里有“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可八十年后的今天,百舸争流没有变,只是漫江碧透变成了漫江黄透,悲夫!一甩手走回大巴。 
第三卷 第二十章 二等公民
车行不到两小时,便来到著名大城市江阴,沿途所见,有美丽整洁的花园别墅,有破烂不堪的贫民住宅,有高楼林立的闹市区,有人烟稀少的开发区,还有野草蔓生,满目疮痍的垃圾堆,最后来到江南理工大学第三校区。
第三校区的来历是:2000年的华夏大地上,不知什么原因,兴起了高校合并的阴风,于是,原江南理工大学、长江医科大学、江阴建设学院三校合并,神灵一统,组建新的江南理工大学,原江南理工为第一校区,长江医科大为第二校区,江阴建设学院为第三校区。
虽然后二者在对外宣称时已没有原来的名义,但在江阴民间,还是习惯按照传统的称呼——江南理工大学只代表第一校区,江阴建设学院就是江阴建设学院,不是江南理工大学。
江阴建设学院原是国家建设部直属高校,虽不像江工那样声名赫赫,财大势大,也算不得二流大学,应该算是较差的一流大学,然而这仅有的一点骄傲的资本,随着被江工的“收购”而消失殆尽。先是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所有学生研究生,全部转入第一校区生活和学习,但是,把江建学院空出来,绝非用来开妓院,而是有更加开源节流的赚钱的方案:在江工,最被人看不起的自然是二等公民,因为他们只要交钱就能上,但学校却极喜收此类学生,因为他们所交之学费比一等公民多得多,并且一年到头或四年到头无需给他们半分钱的生活补助,如此赚钱的生意,何乐而不为?但若真的付诸行动,面前有两个障碍,一是一等公民们自恃高考分数出类拔萃,瞧不起二等公民,不愿和他们同处一窝,免得污了自己,就像在中学里,学习好的总跟学习好的在一块儿玩,狼狈为奸,而对于那些差生痞子街孩子亡命之徒,总是视而不见。所以,倘若计划外的学生收得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倒也无所谓,但倘若收上一个团的二等公民,那么一等公民们将无法容忍;第二个障碍是:即便不在乎一等公民们的想法,那么如果二等公民收得太多,学校就会变性,比如,如果收上一个军的二等公民,江工将和剑冢技校没有区别。
但这些问题随着高校的合并而得以解决,江工找到了两全之策,就是广招二等公民,填满第三校区,这样既满足了身在一校区的一等公民的清高,达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使江工没变性——变性的是江建。
所以这个原先的建设部直属高校,硕士学科点博士学科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应俱全的江阴建设学院,成了一个青一色二等公民的学校,八百亩茂林修竹,青松落阴,松径清幽,竹荫逸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落霞孤鹜长空坠,依稀黯淡野云飞,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的校园内,只有两个大学院,一为成人教育学院,一为多媒体教育学院。
或者说,原先的建设部直属高校江阴建设学院,现今变成了与民办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等四流学校同一性质的学校,搞得一校区的学生在对外人自我介绍时,不再单纯称自己的学校是江南理工大学,而是姿态婆娑的称:“我乃江南理工大学一校区之学生是也!”并且重音在“一校区”三字上,这不免给对方以故意卖弄违背中国人谦虚为美之风度之感觉,引起对方的反感,学生自己也觉得此乃傻啦吧唧有失儒雅之举,但宁愿如此傻B,也绝不许别人误以为他是三校区的学生,否则就不止有失儒雅了,而是性质大变,“青云直下”了。因此一等公民除了对二等公民歧视外又加了愤怒,因为是他们逼得自己做出此等有失风度的事的。
江工与江建原本离得不远,合并后,又在距离最近的地方开通一条马路,将两校区从内部连为一体,有了这条马路,从三校区骑单车去一校区只需两分钟,反之亦然,总之来去如风。而且学校领导有野心,欲将两校区联成整个儿的一片,因而自合并之日起,一校区不断朝三校区扩建,遇到湖泊就填平,遇到民房就爆破,穷极百工之巧,功费数百余万,无所不用其极。三校区也不断朝一校区扩建,遇到湖泊就填平,遇到民房就爆破,如果湖泊太大无法填平,就在它周遭堆起假山盖起凉亭,名之曰“有名湖”,表示比“未名湖”高一个档次。至小淹们到来之日,三校区已沿新通马路朝一校区新建十几座学生公寓楼。中国高校合并阴风刮过后,各高校校区面积之和虽然一个比一个大,但是排除“殖民地”,只就“本土”而论,江工一校区的面积在全国已是属一属二,如果在未来几年内与三校区连成一片而成一个校区,将成为举国无双的最大校区。由于从三校区去一校区变得很方便,反之亦然,所以在一校区完成东部大开发,三校区完成西部大开发之前,两校区的学生已提前开始两岸三通:因为一校区有学生三万余人,而周围所建民房太有限,无法满足大学里同居男女族的同居要求,只好到三校区找房子同居;另外,由于人口爆炸,自习教室人满为患,迫使同学们每天下午下课后第一件事就是他母亲的占座位,而三校区的自习教室却大量闲置,甚至致使一座八层教学大楼一到下午放学就锁门大吉,于是一等公民想自然学习更重要,也顾不得是否屑于和二等公民同处一窝鱼龙混杂了,主动支援东部地区,每晚群鸦蔽日而至,三校区学生也向往一校区优越的硬件设施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经常往一校区跑。
小淹们来到三校区后,可住的宿舍已所剩无几,幸而一共才一百来人,便将所剩无几的宿舍全部让给女生,男生就住在临街的教师宿舍楼里。校园深处虽然新建十几座学生公寓楼,但那绝不是二等公民够资格享用的,因此,中工今年一等公民的大一新生,全部入住三校区新公寓,而在入住之前,已有两座较早建成的新公寓为二等公民以色列占领,于是校领导强行拆除犹太人定居点,大手一挥道:“滚蛋!住到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又破又烂又脏又臭)旧公寓里去!把新公寓让给大一新生!”
但是校领导在解释此事时,自然不会把“二等公民岂能住学校花大量资金建成的新公寓”这一真实理由说出来,虽然这个理由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的天经地义。只见他们咳嗽一嗓子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笑道:“由于一校区的学生公寓全都能上网,而大一新生刚从高三上来,学习劲头仍然十足,为了保持他们这种难得的学习劲头,才让他们住在三校区不能上网的新公寓里。至于有人说不让你们多媒体教育学院和成教院住新公寓是存有偏见,那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向来对你们爱护倍至(因为我们就赚你们的钱),犹胜于计划内学生,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反正三校区所有公寓都不能上网,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学习,所以住哪儿都一样。”
立即有学生反驳说:“那为什么不让我们住三校区的新公寓,让江工大一新生住三校区的旧公寓?”
校领导无言以对,恼羞成怒,一语道破了天机:“人家高考考多少分?你们高考考多少分?他奶奶个雄!”
同学们见校领导如此贪赃枉法,毫无办法,只好自我安慰“为人在世,原是镜花水月,人生到处谁非客,得意江湖便是家。”小淹们被校领导热情相迎毫无偏见的送到三校区,把行李从卡车上卸下,买饭卡领钥匙,然后寻找自己的宿舍,这座教师宿舍楼位于学校最外层,外面就是大街,这使得同学们从寝室去教室,需要横贯大半个校园,几乎和去一校区一样远,一天几个来回,倒也很能锻炼身体,这是穷学生的想法,有钱人大都不这样想,想的是赶紧买辆自行车。
此楼虽名为教师宿舍楼,但因年久失修,教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