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军司令笔记 作者: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第112章


卢钦斯基的第28集团军继续向柏林迅猛前进。该集团军第128军在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П·Ф·巴季茨基将军的指挥下,接近了泰尔托运河。该军面临的任务是同坦克第3集团军一起强渡运河。该军的一个师(第152师)在Л·Г·雷巴尔科上校的指挥下,前出至米滕瓦尔给,于下午投入了与德军法兰克福一古本集团企图向柏林突破的小部敌人的战斗。该师粉碎了敌人的这一企图,到傍晚已经战斗在米滕瓦尔德西部。
卢钦斯基的主力近卫步兵第20军(军长为Н·Г·什瓦列夫少将)和近卫步兵第3军(军长为П·А·亚历山德罗夫少将)坚定地向柏林南部推进。其中一个军面临的任务是,不向柏林前出,而在巴鲁特地域集中。该军应以自己可对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实施突然突破来作掩护。
最近几天,普霍夫的集团军是我的主要所在地,于是我也把自己的前进指挥所同他的指挥所联合在一起。
前一天我从普霍夫那里出发前往坦克兵们占领的地域。可是,看来道路还没有完全弄通,我未能走过去,只好返回原地。4月23日,雷巴尔科向我报告,第28集团军司令员卢钦斯基在他那里。尽管小股敌人在坦克兵和步兵之间某个地方游窜,但同列柳申科一样,同雷巴尔科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频电话联系。
我坐上“维利斯”牌汽车,前往雷巴尔科那里。在夺取封锁我们几条道路,给我们带来很大不便的科特布斯之后,现在态势大大改善了,可以直接沿着从科特布斯到巴鲁特和继续通往柏林的道路行驶。
在措森和柏林之间的某个地方,我从自己的车上看到迎面开来的也是一辆“维利斯”牌汽车,上面坐着卢钦斯基中将。我的汽车停了下来。我们两人都走下汽车。他简要地报告了集团军的状况和有关执行我的命令的情况。
我从报告中得出的印象是,他正确地理解了命令,正采取一切措施,尽量坚决迅速地向指定地域——巴鲁特地域和柏林南郊前进,以便加强坦克兵。我只须告诉他我们必须在复杂困境中作战的某些特点。
卢钦斯基精神集中、头脑清醒、体态端庄,马上给人以很好的印象,后来这种印象证明我没有看错他。一个人的外貌,你在同他长期共事之后,往往会不放在心上,但是在第一眼你是会注意的。卢钦斯基的外貌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身材高大匀称,威武雄壮,是一位真正的近卫军军人。
不过,我要重复说一下,卢钦斯基的报告,还有他已经跟雷巴尔科建立了联系,并且到达雷巴尔科那里,和他一起进一步明确了次日的任务,这些情况都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尽管如此,我不顾怕表露出过分坚决的口气,在谈话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他的一个军应尽快出现在巴鲁特,尽量立足稳一些。
根据卢钦斯基的报告判断,他那里一切都很顺利:各师按计划行进,甚至超额完成了计划,作战组和司令部也在向前挺进。
但是,这天的情况是这样的有利有趣,同时又极度的紧张,所以我想激发这位新来乍到的集团军司令员的个人情绪,想给他以更多的勇气,使他更加坚定地向柏林前进。
尔后的事件表明,卢钦斯基将军和他的整个集团军的确迅速地适应了他们所碰到的复杂战役情况。该集团军刚一编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就立即被直接调向柏林。当时有许多人想往到柏林去,他们正是要在那里结束自己的战斗里程。
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进行了一夜和一个上午的局部变更部署,从而越来越接近易北河。象戈尔多夫和卢钦斯基一样,普霍夫的第二梯队(在卢肯地域)也有一个军。该军有两种用途。第一,对付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第二(普霍夫这时已有自己的特殊任务),用于对德国法西斯部队实施反突击,如果他们试图从西南向柏林突破的话。这种可能性我们也不能排除,后来查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普霍夫的部队不断乘胜前进。他拥有足够的兵力密度。这使我可以从他那里抽调Г·И·韦欣少将的第350师,将其作战转隶于列柳申科,当天就立即用汽车输送到北面波茨坦地域加强坦克兵,目的是让他们有事可做,巩固身后的各居民地。
扎多夫的集团军先遣部队和主力先后于清晨和日终时分在埃尔施特尔…里萨宽大正面上前出至易北河东岸。
这天到达易北河的有波卢博亚罗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4军、巴克拉诺夫将军的近卫步兵第34军和罗季姆采夫将军的近卫步兵第32军。就是这位罗季姆采夫,在两年半以前,指挥近卫第13师在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河河岸的最后一个狭小地方进行防御。
说实在的,在这3个军前出至易北河之后,近卫第5集团军已经完成了战役开始前夕所受领的主要任务。然而,实际上该集团军应当继续战斗,并且不能有任何大的问题。
由于德军格尔利茨集团对我第52集团军和波兰人民军第2集团军的反攻,在扎多夫的集团军南面出现了严重的甚至是不利的情况。我收到了关于扎多夫的各军进至易北河的报告,而扎多夫同样也收到了我的命令:将波卢博亚罗夫的坦克军和罗季姆采夫的近卫步兵第32军调到该集团军第二梯队,去遂行新的任务。
我用近卫第5集团军已完成自己战役前夕所受任务的各军建立了这个集团,打算用它对德军格尔利茨集团实施突击,阻止该集团继续向北扩张。
在原先也进行过非常激烈的战斗的德累斯顿方向上,这天的情况尤为不利。敌人于4月22日夜间,重新部署了自己的部队,找到科罗捷耶夫将军的第52集团军和斯维尔切夫斯基将军的波兰人民军第2集团军之间的接合部后,沿施普雷河移动,对科罗捷耶夫的集团军第48军实施了突击。
敌人突击的总方向是朝着施普伦贝格的。我认为,德国人不完全知道施普伦贝格集团军被歼的消息,于是要同该集团会合的企望对选择突击方向起了作用。总之,如果我们不及时消灭施普沦贝格之敌和那里的一切敌人,我们左翼就可能出现即使不是危急的局面,也是相当复杂的局面。
早晨,德军突击集团(两个师和约100辆坦克)转入进攻,突破了第52集团军第48军的正面,向北前进了20公里,进入波兰人民军第2集团军的后方。
波兰人民军第2集团军的一些师的部队,其右翼连接扎多夫集团军的师,这时乘胜向西推进。敌人的突击正对准最薄弱的地方——集团军的后方,况且该集团军战线拉得很长并且处于运动之中。同时,某些兵团的战斗协同和他们之间的联系也遭到了破坏。
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个走过漫长道路的集团军来说,都是复杂的。它对于波兰人民军第2集团军来说尤其困难:柏林战役是该集团军组建后的第一次战役。可是波军仍然表现了无比勇敢的精神,在消除被突破一刹那问产生的某些混乱之后,以反转的正面顽强地展开战斗。
傍晚,我下达了一系列号令,号令的当前目的在于,消除突破口,尔后全歼敌格尔利茨集团。我知道,希特勒匪徒发动了相当猛烈的翼侧反突击,企图在我军整个左翼造成危机局面,对主要方向(柏林方向)上战役的进程施加影响。但是,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已力不从心了。
敌人未能造成危机局面。敌人的反突击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的主要计划。
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不惜兵力兵器地消灭突破口两翼敌施普伦贝格和科特希斯这两个集团。如果我们拖延消灭他们,那么格尔利茨集团的反突击对我们威胁就要大得多。可是,现在这一突击已经晚了。为了粉碎格尔利茨集团,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削弱向柏林突击的兵力。我定下的决心也出于对现实情况的判断。
过了一昼夜,到24日傍晚,波兰人民军第2集团军、第52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的两个军和一个坦克军的部队,暂时阻止了敌人的进攻。这股敌人已向施普伦贝格方向推进了33公里。
如果对敌人的深远战役企图作个评价,我在当时形成的兵力对比的条件下无论如何是不能给予它好的评价的。然而,如果说到德军是怎样从战术的角度来进行自己的最后一次进攻战役的,那么倒是应当给予应有的评价:接合部他们找得很准确,行动坚决,集中了8个满编师(其中两个坦克师)和约20个独立营进行突破。
这几天,我主要待在自己的前进指挥所里,而方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